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春草 夫耕归带月,妇采背弯驼。最趣是孺子,沾乌诵似歌。
吴源极 五月的风掠过城市褶皱,在劳动者的眉间稍作停留。汗珠坠落的刹那,勋章悄然成型。深嵌于老茧交错的掌心,闪烁在工装褶皱里的星芒,镌刻进千万双比钢铁更坚毅的瞳仁。 纺织女工的指尖在经纬间游走,
王芳闻 立夏时节,再次携友人到终南山下,行走于太乙路的大唐诗路、天子街、曹村、唐村、潏河……杨柳夹道,榴花明艳,荷塘新绿,麦田浪涌,诗碑时隐时现,一个个熟悉的背影透着光晕,仿佛在我前
洗炭翁六十又三,心如止水,体似槁木,早过了动辄就被感动的年纪。然而一件芝麻大的事,却令我几近干涸的心湖瞬间湿润,涟漪阵阵。切好粗细不一、长短不等的五六十根管材,三下五除二将四根立柱浇筑于坑位中,想在天
血红 脑海中还残留着去年秋天院子里的银杏树满树黄叶优哉游哉地飘落、红枫的叶片慵懒惬意地打起卷儿来的影像。 过年时,慢悠悠地走在张家界的街头,路边鞭炮的硝烟味混着小摊熬煮的浇头香气,还在鼻头盘旋
王婉若 山风掠过晒谷场的清晨,我总能看见母亲弯着腰,把金灿灿的稻谷摊开又收拢。在农村的黄土地上,岁月的犁铧在她脸上刻下沟壑,可那份藏在粗布衣裳褶皱里的温柔,却像村口老井的水,历经时光沉淀,愈发清
王健春 原想这辈子与拐杖无缘,不料一场意外,毫无征兆地与它美丽“邂逅”。 小时候做游戏,伙伴们都抢着学电影里扮演八路军伤病员,拄个像拐杖一样的木头棒棒,显得有英雄气概,多个道具,表演
张翼安 白驹过隙,转眼间又到了母亲节。端详母亲的照片,思绪把我拉回到从前。 1960年4月,刚满6个月的我来到母亲身边,成了她的养子。母亲总是省吃俭用,力所能及地让我吃好穿暖。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
本报全媒体记者 焦晓宁 “那确是本好书,让他们多宣传就是!” 这是“五一”前夕,陕西省作协主席贾平凹先生短信回复本报记者采访邀约中的一句话,也是再次对长篇小说《大梁村》作出
吴联盟 2011年,当我第一次看到自己采写的新闻稿件刊发在《陕西工人报》时,颤抖的双手捧着报纸,就像捧着初生婴儿般幸福,此后十余年,她让我的岁月如歌。 2022年夏末的篮球场蒸腾着热浪,职工篮球赛开赛
杨瑞琪清晨四点的韩塬大地还浸在薄雾里,村口老槐树下的柴火灶已经噼啪作响。铁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冒着泡,厨师围坐在一起,手腕翻飞间,一个个元宝似的馄饨就“蹲坐”在竹匾里。这是我记忆深处最温暖的画
孙惠敏 周末的阳光慵懒地洒进客厅,我窝在沙发里追剧,难得半日清闲。母亲端着切好的水果盘走进来,正要招呼她一起看,却见她突然凑近,目光直直地锁定在我的头顶。 我被盯得发懵,下意识摸了摸脑袋说:&l
循着太史公故里的文脉余韵,我在晨光里踏入了这座以竹明志的精神殿堂——韩城留芳公园。立足此地,仿佛步入了一方被时光拥抱的净土,清风携着草木的芬芳扑面而来。这座公园,不只是休闲的乐园,更以廉
袁海彬 晨曦微露,我照例在机关会议召开前翻开最新一期《陕西工人报》。这个习惯承袭自父亲,而父亲则是从爷爷那里继承——三代矿工与这张报纸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 爷爷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
乐凤丹 2025年春,作为陕西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主席培训班的一名学员,我站在中共三大会址斑驳的砖墙前,凝视着泛黄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仿佛触摸到百年前广州街头此起彼伏的罢工号角。广
苏楠 2010年,初入职场的我,在同事办公桌上看到一摞摆放整齐的《陕西工人报》。当时,年少轻狂的我,在心里给这份报纸贴上了“不入流”的标签。 转眼到了第二年夏天,我所在单位承办全市安全应
贠文贤 在乡土文学这片创作天地里,我怀揣着梦想与热情,也在努力探索,而贾平凹先生对我作品《大梁村》的评析,让我对乡土文学的“土”与“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一、三则
写廉于天地间 你可曾在纸上写“廉” 那是一笔一划的认真 更有握笔悬腕的恭谨 你可曾在心上写“廉” 那是风雨无惧的坚贞 更是宠辱不惊的淡定 廉是书写于笔端的敬意 它
肖吉萍 时光如梭,岁月如箭,一晃36过去了。我也由中年步入了古稀之年。 每每翻开泛黄的报刊剪贴本,第一个映入眼帘的便是1989年7月22日我发表在陕工报第三版“我的业余生活“征文栏目中的散文《
韩尚臻 我有一个记忆的宝库,里面有许多“宝石”,这些“宝石”就是我的记忆。我拿起一颗最璀璨的宝石,时间仿佛回到了那个下午。 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和母亲去她的办公室,本
艾青春 周日下午,我去新建路买东西,路过宝鸡市经二路西段的府西巷,又见到了盛开的樱花。 府西巷长约600米,大约有40棵樱花树。听说,这些樱花树是日本奈良捐赠的,大约有20多年了。去年还从这里给北坡森
刘培英 我家住在江边,撑开大大的木格窗或者打开后门,就可以看见汹涌澎湃的汉江,老百姓称它为“大河”。汉江伴着满目青山、江边美景让人一览无遗,顿时心旷神怡。 清晨,先是满江大雾,雾似乳
付海贤 清晨出门,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激活了睡意朦胧的我。昨夜,春天里的斜风细雨,驱散了雾霾,滋润了原野,迎来了一个惬意的早上。 农谚说,春雨贵如油,有人调侃,下多了烦死人。想到农谚,思绪自然
张玲 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江口镇,那是一个混居着回族和汉族两个民族群众的小镇,所以它的全称也叫江口回族镇,我就在那里出生。父母当时都是江口粮站的干部职工,在我的记忆里,那个年代因为是粮站职工,总能
冷霜 在陕北的黄土高原上,有一门古老而质朴的艺术,如同黄土地上顽强生长的野花,虽不张扬却散发着独特的芬芳,它就是绥德剪纸,而在我心中,这门艺术永远与母亲的身影交织在一起,成为我儿时珍贵的记忆。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