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医疗三二〇一医院 欧娜
九月的南泥湾,稻浪翻滚。站在田埂上,我这个从汉中来的学员感到格外亲切。家乡汉中被誉为“西北小江南”,眼前南泥湾则是“陕北好江南”。同样的金黄稻穗,却蕴含着不同的意义——汉中稻香里透着千年农耕文明的沉淀,南泥湾的稻谷中则传承着“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奋斗精神。
陕西工人报社2025年度第二期通讯员培训班就是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开展的。
上午,我们系统学习新媒体时代的宣传技能。从新闻写作规范到AI工具的运用,从摄影思维到新闻视角的建立,老师们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用影像讲好故事、用视频传递声音。正是在这样贴近实战的学习中,我一步步按着全媒体记者的要求成长——不仅要会写,更要会看、会拍、会构思。这些课程让我明白,好的宣传不能只靠辞藻堆砌,要扎根现实、贴近群众,用多元化的方式呈现真实的一线故事。
下午的现场教学让人受益匪浅,我们先后走进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和延安炮兵学院旧址,在历史的回响中感受革命先辈艰苦奋斗的精神;走访延安卷烟厂、延安嘉盛石油机械公司,于机器轰鸣中见证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创新与担当;瞻仰中央职工运动委员会旧址和延安工人学校,在斑驳的桌椅和窑洞间感悟工人运动的光荣传统。
作为一名医院宣传工作者,这次南泥湾之行让我深受触动。站在昔日的“陕北好江南”,我领悟到:几十年前,在这片土地上,大家为解决温饱问题而奋斗;如今,我们面对的则是人民群众对健康生活、美好生活的向往。医院的病房与诊室,何尝不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稻田”?医生和护士的每一次深夜值守、每一台精细手术,患者康复后每一个发自内心的笑容,都是新时代的“丰收”。
这次学习让我更加坚信:好的宣传就要聚焦平凡岗位上的微光,用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小人物,书写医者仁心的大温暖。我要把南泥湾“扎根泥土、脚踏实地”的精神带回去,用镜头捕捉医护工作的温暖瞬间,用笔触记录医患之间的感人故事,用心呈现新时代医疗卫生工作者为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所付出的努力。
大巴车缓缓驶离,我透过车窗回望南泥湾金色的稻田。这片土地教会我的,不仅是宣传技巧,更是一种扎根生活、贴近群众的创作态度。期待能将所学所思转化为生动作品,用心展现医疗卫生行业工作者的风采,致敬奋斗在新时代的陕西工人。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