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长久以来,一直都想写一篇关于故乡的文章,可每次坐在电脑前,思绪万千,竟不知从何说起。在一个暮秋的季节里,我再次回到了故乡。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父亲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唯独对秦腔情有独钟。秦腔的高亢、雄厚、粗犷、豪放就是父亲性格的最好写真。
初夏,随着“哇哇”的一声啼哭,重8斤的儿子出世了。那一刻,初为人父的我,欣喜若狂。
今年是我入党的第26个年头,在建筑单位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也已经32年了。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上小学时,一首《我和我的祖国》根深蒂固印在我的脑海里。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在党和祖国的呵护下,我不仅实现了求
站在蜀河古镇的街上,脚踩石头铺就的路面,看着古色古香的建筑,沐浴穿镇而过的江风,突然间就有了时空变幻、穿越历史的感觉。古镇昔日客商云集、物流繁忙的景象,似乎就在眼前闪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毛泽东写过的一句话,以今天的眼光去审视他像极了中国共产党走过100年风雨兼程,披荆斩棘的历程。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3年7月,当时中华大地内忧外患秋,12名胸怀理想的知识分子在上海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至此,中国共产党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舍生忘死的精神,拯救民族于危难,推翻三座大山,带领四万万人民站了起来,建立了新国。古语有云: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1950年7月,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将战火烧过了鸭绿江,中国人民拉开了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多少好男儿长眠于异国他乡,当然我们也不会忘记牺牲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对越反击战的先烈们。中国共产党面对一场场正义而残酷的战争,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他从未侵略过他国,从未称雄称霸,恰恰相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政策至今深受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地区拥护。
流光一瞬,华表千年。百年巨变,百年跋涉,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100年的风雨历程,带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新时代的青年一代沐浴在党的光辉之中,应当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在党的100岁生日之际,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党的恩情铭记于心,党的关怀伴我前行。
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1988年参加工作,1991年加入党组织,岁月匆匆,转眼之间已满30年,加入党组织,是我不悔的选择,党组织的关怀和培养,给了我幸福的人生。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回想当年在部队坐着小方凳,趴在床边,庄重地写下这句话时,尽管字迹和面庞都还很稚嫩,却充斥着自己年少满怀的激情与梦想。
听到袁隆平老人逝世的消息,我心头一震,泪水夺眶而出。
我是一名回族女孩,童年的时光在一个回族大院里度过,记忆中巷子里的房子因年久失修,让这个回汉混居的老城区更显落魄。1997年在各级党委、政府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新建的居住区逐步解决了回族群众生活居住集会问题。从小爷爷就告诉我:“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让我们少数民族也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在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下,我们回族的生活越过越好”。尽管我对爷爷的话半知半解,但是我懵懂地了解到是中国共产党,把我的童年从破败的灰色建筑间打捞了起来,从此以后童年的记忆也如同胸前的红领巾一般鲜亮。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初识民主党派是在中学时期的政治课本里,当年我13岁,也是从那时起,我与九三邂逅结缘。
就像沈从文写湘西一样,莫言围绕山东高密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高密东北乡”因此名声鹊起,游客不断。或许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经常会梦到小时候生活过的场景,尤其是生活中的细微之处栩栩如生,梦醒依然记忆清晰。可能记忆和梦境交织在一起才能激发出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为一个优秀作家提供了创作灵感和动力源泉。
去年,由陈彦小说《装台》改编而成的同名电视剧热播,人们对主人公刁顺子的形象津津乐道,也由此认识了戏剧舞台背后的特殊群体装台人。时隔近一年,作家陈彦再次推出长篇小说《喜剧》,作为他“舞台三部曲”的收官之作,与《装台》《主角》一起,演绎出戏剧世界的众生相。
黄姐今年五十岁不到。她十几岁就闯荡社会,天津码头、北京胡同都待过,刚开始修脚、捏脚、按摩、推拿,后来面部护理、头疗……男女客人都有,技术掌握得越来越多。见的世面,用她的话说海了去了。怎么个海法?下至平头百姓、上至身家过亿的老板,她都服务过。
我只知道它生长在中国北方的农村,无论春夏秋冬都披着一件灰色的衣裳,单薄而憔悴。
林教授是我们大学时的网红老师。他学识渊博,知天文、懂地理,简直就是一部奔跑的“活字典”。最关键的是他潜心钻研心理学多年,深谙各类人群的内心世界。据说,在课堂上,他不但能让同学们在捧腹中快速领会知识要点;在课后,他化身精神导师,又让同学们在希望中重拾对生活的热情。跟他聊过的学生无不豁然开朗,信心倍增。
奶奶有个花布袋,藏蓝色的棉布上缀着星星点的白花儿,缝了一条的确良面料的带子,但奶奶从来没有背过。上世纪90年代,布袋里外缝缝补补、层层叠叠,慢慢也就拼出了不少颜色,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花布袋。我虽从未见过里面的物件,却总是被满满鼓鼓的一包牵出无限好奇。我偶尔见奶奶从上锁的大木箱里拿出布袋,就想凑上去翻,小手还未触及,奶奶便一巴掌打过来:“莫动!”
我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1988年参加工作,1991年加入党组织,岁月匆匆,转眼之间已满30年,加入党组织,是我不悔的选择,是党组织的关怀和培养,给了我幸福的人生。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是一名国企职工,同时也是一名中共党员,从小到大,从书本上、电视里接触的都是关于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事迹。抗战时期的林觉民、秋瑾,新中国成立后的焦裕禄、王进喜,各行各业涌现出的优秀党员,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每当看到他们的事迹都让会我心潮澎湃,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在我心中越来越强烈。
2021年,欣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我的心情格外激动,情不自禁从内心欢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也就没有蓬勃发展越来越美的澄合矿区。
有一首长诗 《天问》 在历史的长空中回旋有一个节日
芒种过后看榴红,荏苒觉临端午中。
静谧的初夏傍晚,我在南窗下读到唐代诗人姚合的一首诗《夏夜宿江驿》:“竹屋临江岸,清宵兴自长。夜深倾北斗,叶落映横塘。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却愁南去棹,早晚到潇湘。”
老祖宗真有心,给后人安排了这么多节日,好吃又好玩,让后人从中体验作为中国人的美。这么多传统节日里,除了中秋团圆饼,就惦念端午的粽子香。这种香带着甜,和着家的味道。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