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小二,来一斤牛肉一壶酒!”小时候,看小人书《水浒传》,最喜欢看好汉去酒馆喝酒的画面,他们在桌前一坐,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篆刻 胡三银
书法 屈应超
母亲习惯早起 习惯去菜地 看一夜露水之后 那些葱呀蒜呀 洋芋呀玉米呀 迎着晨风 接受她的巡视
母亲生活在陕西关中一个惬意的小村庄,这里有山有水,有淳朴浓郁的乡情。从记忆开始,父亲一直做生意,镇上第一个盖房子、买彩电、买汽车,算是乡亲们心中的“大人物”。每每提起过往,母亲脸上总是洋溢着满足如意的笑容。
清明前去了蓝田县九间房镇街子村。此行有赏春观景之意,但主要是去参观汪锋同志的故居。
今年,恰逢建党100周年,通过开展“党史教育”主题学习,我又一次认识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了解了党的苦难辉煌,让人更加爱党、爱国。
我从小沐浴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目睹了家乡陕西榆林从贫瘠荒凉到“塞上明珠”的日新月异,感受着祖国在党的领导下日益繁荣富强。尤其当看到国外纷争不断、民众生如草芥,国内安定祥和、天下一家亲时,更加庆幸我们生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并由衷的敬仰党、期盼有一天成为其中一员,能像众多英雄一样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冲在第一线,铿锵有力道“我是党员,我先上!”。
时光荏苒,我在临床工作足足三十个年头了,而且从没想过要离开!在科室党员的引领感召下,我早早加入中国共产党,如今也是一名老党员了。在建党1 0 0 周年之际,回顾自己走过的路,这么多年我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理想、奋斗、奉献、创新、坚持”的初心使命。我身边的老党员用一丝不苟的大医精诚精神,去除尘世间浮躁与诱惑,向善之美的情怀深深影响着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1988年9月,当我们的县委书记找我谈话,让我和县委宣传部有关领导组建恢复停刊已达30年的《三原报》时,开始我一口回绝,因为当时我在县文化馆供职,已经在国家和省内外报刊发表了不少文学作品,还获过10多项文学奖,一门心思扑在文学创作上。县委书记听了我的理由,望着我的眼睛,不紧不慢地问:“现在,党需要你改行从事新闻工作,你能不能放下你个人的爱好?”突然之间,我想起我已经递交的入党申请书中的誓言,誓言不是心血来潮的一时应景的华丽词汇,而是对党掷地有声的行动准则!我旋地表示:“党让干啥,我就干啥!”
很喜欢一句话:“友谊最好的状态,大概就是在一起时,自然和乐,不在一起时,各自安好。”最好的友情,不一定要时刻联系,却能彼此惦记;不一定要形影不离,却需要惺惺相惜;不一定要相互讨好,却能够相处舒服。
在党的培育下,我参军入党,退伍后成为一名公务员。多年来,我真切地感受到,在党的领导下,祖国由高速度发展到高质量发展的巨大变化。
1984年夏天,告别了父母和儿时玩伴,我带着一腔热血光荣入伍。在部队,我严格要求自己,希望成为一名有担当有作为的军人。
书籍已然成为我生命里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生中,我与书籍的不解之缘编织出许许多多难以忘怀的故事。
谷雨时节两霁阴, 无边风光处处新。
小时候,我随祖父母在乡下生活,祖母是文盲,祖父只读过几天私塾,但是他们都喜欢书,特别重视对我的学习教育。祖父总给我说“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当时,我确实不懂这句话的全部内容,但是我知道,这句话是说读书的重要性。
四月,一个下雨的日子,应友人之邀到了赤水河边。小时候,听老师讲红军“四渡赤水”的故事,后来学唱了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赤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时候,我非常渴望有机会一睹赤水风采,没想到50多年后才来到了这块英雄的土地上。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请党组织考验我吧!”重温四十年前自己亲笔书写的入党申请,一种激情油然而生,这样的记忆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悠悠五千载,泱泱大中华。
入党誓词是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惊涛骇浪洗礼中凝练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每个党员内心深处对党和人民做出的一生承诺。从庄严地举起右拳的那个时刻起,我就把这个承诺融进了自己的骨子里,短短80个字,字字重千钧,我将终生信守。
记得那年我在师范学校读书,学校举行班级“歌咏比赛”,我们班的参赛歌曲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练唱过程中,我对中国共产党这个称谓有了深刻印记。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对中国共产党这个名字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为一名有11年党龄的党员,回想起自己入党前前后后的情景,仍像昨天发生的一样,历历在目。对党员的印象最初来源于四伯,小时候只知道四伯是村上书记,经常见他带领乡亲们修水塔、修水渠、修路、整理田地,还兴办砖厂、造纸厂等,感觉党员就是起模范带头作用的。
从南湖烟雨中迎风起航,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通过百年间的砥砺奋进和自我革命,从当初的50多人,发展成为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革命先烈们把理想的星火点燃,信仰之光照亮新时代的长征路。方志敏在狱中用忠诚写下“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邱少云在火势蔓延全身时用最隐忍的潜伏,完成了最勇猛的坚守,还有带领兰考县群众防灾治沙的焦裕禄,深藏功名的革命老英雄张富清,从非典到新冠肺炎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的钟南山院士......一代代共产党人心系群众、勇于担当、无私奉献,深刻诠释了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执着坚守。
当“重温入党申请”这几个字映入眼帘时,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入党之路,感慨万分。我做了近3 年的入党积极分子,最后才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我平时工作忙、杂事多,在单位能读书的时间不是很长,故养成了夜读的习惯。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