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四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在风光旖旎的海南,我同几个要好的朋友作逍遥游。
他不如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迈奔放,不如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的悠然自得,不如白居易“随富随贫且欢喜”的乐观豁达,他的眼里只有国家和人民,他就是杜甫。
条路刚铺好的时候,车少人稀。路不长,但很平很直。路的西头是我们单位的后围墙,墙是砖混与钢筋间隔的透景结构,在路上可以看到单位崭新的办公楼和花红草绿的院落。路两边的人行道铺设的是花纹式地砖,很好看。橘黄色的灯光照下来,在路面形成一个个交叉连接的光圈,给人以温馨和谐的色彩。
人,天然寻找着让自己身心感觉温暖的地方。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周年,从南湖红船到中华巨轮,从探索复兴到大国崛起,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在肩,不负人民,须臾不忘。
去年十月,霜降过后的一个上午,年近九旬的父亲在家里颤颤巍巍地接过工作人员代表政府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的那一刻,平日里反应有点迟钝的老人,眼角立刻湿润了,一边用颤抖的手不停地抚摸着纪念章,一边断断续续激动地对工作人员说“谢谢,谢谢,谢谢党和国家挂牵着我们这些老兵……”
1994年8月,我们作为最后一批享受国家分配政策的学生来到了董家河煤矿,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便和矿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背井离乡 披着星光 寒风打在脸上 黑夜难掩泪光 行李箱拉在手上 黝黑的脸上布满了风霜 “孩子 不哭 过年回来给你买糖 ”
今春尾声,经陕西传记文学学会会长薛引生先生推荐,抽空阅读了团结出版社出版的渭南市合阳县作家范小琴散文集《聆听花开》。得知她在新华书店工作,业余写作,通过写书,体会到每一部作品的来之不易,因而便在营销书籍中理解每一位作家的苦衷,理解每一位购书者的选择和读书者的挑剔。因为女儿、儿媳、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所以女作家的读书写作相对会更辛苦和不易。如此,我便对这位未曾谋面的作家从心底生出许多好感。
那一年暑期,我本来想回老家邯郸去看望爷爷奶奶的。火车行驶到半道,遇洪水停了下来,刚好停在离西安很近的一个小地方,具体地名我已经记不得了。妈妈跟我说:“要不我们下火车转汽车去西安吧。”于是跟着妈妈坐上长途汽车,我一路晕车,哭了好久,晕晕沉沉中到了西安。那是我第一次去到西安。
妈妈曾教我一首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支歌,从我的心头飞出,这支歌,时常在耳畔响起。
五月又闻槐花香。洋槐树,也叫刺槐,因其耐旱易活,遍布在乡下人家的门前屋后。每年的这个季节,也许是在一阵雨后,也许是在你无意的一注视间,洋槐花开了,或高或矮的洋槐树枝上垂满洁白的洋槐花。在碧绿的小叶子衬托下,那开着的咧嘴笑着,那半开着透着娇羞,还有那含苞欲放的却又在默默地积蓄着甜蜜和芳香。
装修,顾名思义,是指在房屋工程上抹面、粉刷并安装门窗、水电等设备。买了毛坯房,入住之前总要对房屋进行装修。但是,我却见到另一种“装修”。
有人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我觉得这句话是有些道理的,童年是一个人的精神襁褓,烙印着每个人对这个世界的最初体验,对人的影响根深蒂固。你可以抹去一切,但无法抹去童年。无论我们走多远,童年都在灯火阑珊处守望着我们,带着最初的笑容。
夏天的阳光总是太热情,太阳跌下山,村头巷尾,固定歇身的石凳,一摸,还热得像刚出炉的山芋。
三十多米长的木廊花架上,两旁,爬起来十多株的藤蔓月季。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唱的就是我的家乡安徽凤阳县,解放后,凤阳人的生活有所改善,但吃饭问题还没从根本上解决。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凤阳县小岗村村民私下将土地包产到户,后来在全国推广,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
陈忠实总体上是一个谨重的人,方正的人,然而并不失其幽默。他不算风流倜傥之士,不过陈忠实的性格也绝非枯燥乏味。实际上他有自己的幽默,且具独特的语言和神气。唯当着情意深厚的朋友的面,他的幽默才会发生。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每当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的心情都格外激动,随着那深情而优美的旋律,我都情不自禁的跟着吟唱。这首歌唱出了我的心声,也表达了我对党的无比感激之情。那时,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便埋下一颗感恩的种子,党就是亲爱的妈妈,那就是我童年心中最美好的梦想。
袁隆平逝世 一声惊雷在中华大地响起 我的泪河忍不住决堤……
远方不远,你带着梦去了 带着粮食的力量和光芒 从一片片低头的稻穗中去了
此刻,山河大地都念叨着 同一个梦 伴着五月的清风 你应该正在长长的稻穗下 乘凉
一个大写的人 毕生的追求 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带着梦的种子 去了远方
杂交水稻,盐碱水稻,艰难育种你称傲。稻花飘,产量高,粮食满碗人民笑,不忘你让咱肚饱。人,再见了;功,当记牢。
山河长咽,国失骄子。 稻椒丰硕,长忆于斯。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