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李溱 “世间有你,万物安详。” 写完这句话,心特别安静,仿佛周边所有的声音都戛然而止,又仿佛这颗安静的心,柔柔的被光阴洗过,澄净而透明,恬淡而遥远。那种远,超越了时空,超越了生命意
□同亚莉 一本书 好似通往远方的一条路 书中的人物景致 把我从熟悉的地方 延伸到了远方 我是书中人 看完一本书 我从远方归来 书中的人 成了我新的朋友和邻居 有的热爱 有的
□张焕军 辛丑丙申丁亥,适逢立秋,恰遇周末。余并命可、念贻兄同往耀州与安黎兄相会。 耀州古称华原。上及阴康氏,距今五千余年。处渭北高原南缘,属关中与陕北过渡带,有“北山锁钥”“关
□白来勤 烤红薯的泥土炉小推车,飘逸出异域香水的气息,弥漫大街小巷。口红吻在纸巾上或嘴唇上,都不会把心肠的色调影响。 乡愁,在水泥钢筋洗礼下坚挺而鲜活;乡情,在烤箱空调煎熬里醇烈且干练。农家乐的
□张晓宁 周末的清晨,淅淅沥沥的雨声把我从梦中叫醒:立秋刚过,这应该算是第一场秋雨吧。 往日窗外的知了一只比一只叫得欢,似乎在比谁的声音洪亮悦耳。今天竟没有了一点声响:难道它们也在听雨? 拉开
□任雪姣 我生于滨江小城陕南紫阳,对水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儿时的住所便建于濒临汉江边岸,那可是个看江景的好地界。小时候,每一个醒来的清晨都像是大自然赐予的礼物,推开窗户,就能看到那碧青的江水犹如灵
□席金峰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东京奥运会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是,我国奥运健儿在东京奥运会赛场上顽强拼搏,让国旗在东京奥运场馆一次次升起、国歌一遍遍奏响的壮观场景,仍然感
爱书的人拿到一本书如同小孩子拿到棉花糖。阅读,给人的快乐既直接又含蓄。 你可以走进优秀写作者的内心世界,去看、去触摸、去认识、去了解,收获他的思想稻谷;你也可以在阅读中解疑释惑,让自己走出困顿其中
“人人都有家庭,家家皆有岁痕。”8月中旬,咸阳市工人文化宫退休职工王玲女士历时四载,又推出别具一格的家国情怀连环画册《岁痕》(二),彩印装帧、设计精美,一图一议、直观鲜活,犹如以往的“
作为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线,一座城市因书店的存在而变得温暖、有人情味,纵使只散发出“微光”,也足以引人注目。 书店,是城市之光、灵魂驿站,是所有梦想的集合体。每座城市,都有一间能够当作名
□曹春雷 我有个习惯,每当心有郁结不得疏通,就主动请缨去买菜,妻子也乐于把权力下放给我。于是,清晨,骑上电动车,带个竹篮,向城郊的菜市场进发,尽管不远处就有超市,但我还是喜欢去露天的集市。 这
□柯贤会 老家的石磨是从一个叫磨沟的地方八抬大轿“接”回来的,传说那个地方的石头是女娲补天丢弃的石料,质地坚硬,是制作石磨的上等材料,远近的人都到这里买磨,生意非常火爆,成为当地村民重
□周刚振 “小英雄,爱劳动,飞到西,飞到东。唱支歌,嗡嗡嗡,储备粮食好过冬!”这是我的一方小手绢上的儿歌,它陪伴我走过了五十载。 那年我8岁,记不起来当时是谁给我买了一个十分漂亮的小手
□林萍 疫情之下,商场、娱乐场所、书店这些平时遛娃休闲的地方都被关闭了。过个周末,一家人照例困在空调房里,实在是浑身酸痛,步子也越来越沉,没有一点精气神。 于是,我们决定驾车一路向南,顺着导航
□王玉初 乡下生活的母亲对二十四节气特别敏感,也习惯根据节气来提醒孩子们添减衣服。立秋已到,酷热离开虽还有一段日子,但昼夜温差很容易让人感冒生病。母亲好像忘了我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仍会提醒我早晚
□碑林路人 晨起推窗,有微风袭来,风中略有凉意,让燥热许久的心,有了空山新雨后的舒畅。 打开手机,有朋友留言:“凉风有信,秋已近。”突然,眼眶就有些湿润,原来这世上也有和我一样多愁善
□楚秀月 秋天就是一个童话,用简单的金黄 诠释着世间的丰足 这童话里,有我们共同的秘密 轻轻告诉你,打开还是合拢 全看汗水中的播种 坐等黄昏,我们收获着自己 点燃内心深处的火种,只需
□李宝萍 在秋天,我喜欢走向田野 那饱满的果实 为我打开了自然之窗 我更喜欢向每一粒果实学习 颗粒饱满的谷穗,总是以谦虚的姿态 向着大地致敬 香甜的苹果,总是以乐观的颜色 回报秋风
□李永明 我出生在农村,在城市工作了几十年,但对乡村生活依然眷恋,对故乡的人和事情有独钟。记得三十年前,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全家带着简单的行李和家具,坐在一台轰隆鸣响的大型拖拉机车上,被剧烈颠簸
□叶青才 树木在思考。树木的思考并不都是为了果实成熟,一些果子就在这时候提前掉了下去,叶子们没有为它们掉一滴眼泪。 在大地上,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一边向上,一边向下。这并不矛盾,就像我们回眸历史,
□孙亚玲 周末,给初玄先生打了电话,去他在凤翔沟新收拾的一处院子。 将头扭向窗外,看着绿得泛青的麦苗和小草,随风东倒西歪地摇晃着纤纤的身姿,还有那紫叶李在经过雨水的冲涮后,精神头旺盛地奓着干净
□高鸿 来鲁院学习,不觉已二十多天。北京这几天的天气格外好,像我的心情一样。天高而远,淡淡的蓝均匀地晕染开来,像一汪纯度很高的水,幽虚澄澈,空灵剔透。不喜欢这个城市,高昂的房价,拥挤的交通,庞大
个人简介 杨稳新,西安灞桥人,陕西省水利系统职工。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水利部水利风景区评审专家。其书画作品先后多次荣获全国大奖。 杜甫诗意图 羡鸿鹄之高翔 日暮客愁新 南山论道 情游江
铜川,这是一座奉献青春与智慧、喂养了共和国煤炭工业成长壮大的城市;这是唱着《唱支山歌给党听》,感恩共产党,个体命运与国家民族命运相连的感恩之城;这是蕴涵国家精神力量,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诞生之地。
□晨思 多年没有联系的中学同学秀晴,突然加我微信。我俩在高中时坐同桌,关系挺好的,甚至在高三时还擦出了点儿爱的火花。只是还没等成熟,就在高考后各奔东西,慢慢“相忘于江湖”。如今,我们各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50004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