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女性 > 女工新闻 赵梦桃小组:精神高地的奋勇孤守
2015-07-17 10:38:22来源:
分享到:
  字体:【




7月,咸阳城西十多公里处,一片平阔的田野上,一个按照省、市“退城入园”决策而新建的企业——咸阳新兴纺织工业集团正在浮现。曾经赫赫有名的“西北一棉”被重组为该集团的一分厂,细纱乙班赵梦桃小组就在这里。
新企业、新设备、新地方、新组员,条件改善,但依然高湿高热高噪音;收入略有提高,但与劳动强度并不匹配;“90后”已成主力,但纯粹靠荣誉激励已显乏力。作为最基层劳动者、最小集体的精神高地,12任组长带着所有组员以超常付出和无私奉献坚守至今,但今天,赵梦桃小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15位组员的奋勇孤守,亟需驰援。

崭新的工厂道路两边,宣传栏图文并茂彰显着赵梦桃小组的光荣历史和精神。习仲勋题于1987年4月的几个大字格外醒目:“梦桃精神,代代相传。”
至今,赵梦桃小组命名已52年,梦桃精神的火炬传递到了第12任组长王晓荣和她的组员手中。沧桑历史中,企业经历了三次重大改制、一次破产重组和去年的再重组,但每一任组长、组员以及企业领导都在为这座精神丰碑添砖加瓦,特别是在纺织行业产能过剩、效益连续多年低迷的艰难岁月里,她们以巨大的牺牲和坚韧的意志,坚守着这块高地。
早在1994年退休的第五任组长王广玲说:“赵梦桃小组出来的人个个都很棒,别人以为都是厂里专门挑的技术好、漂亮的,其实是赵梦桃一个个带出来的,后来历任小组长都按照她的做法,一代一代往下传。赵梦桃小组永远都在实践着她那句话‘让小组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这个传统至今依然。
“我们搞全员质量管理,提出‘辛苦我一个、美化十亿人’,创立了新方法,每个班要为下个班找一个课题,下个班解决后又给下下个班提出新的课题,一直这样循环,结果我们连续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我还应邀去日本介绍经验呢。”第七任组长韩玉梅回忆。
“我们每届班子都把扛起赵梦桃小组这面旗帜,当成一种责任。”企业一位老领导说。
多年来,新工人进厂,第一件事就是到赵梦桃荣誉展室接受教育。每到清明节,就组织员工给赵梦桃扫墓。还有,开展梦桃精神的征文、演讲、座谈,连续10年进行“梦桃杯”技术比武。企业还把赵梦桃班组的经验具体化为5个方面、16条标准,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开展争创梦桃式班组活动。2013年,企业隆重举行了赵梦桃小组命名五十周年纪念。
重组为一分厂后,新的集团公司专门拨出一大间作为“赵梦桃小组活动室”。今年清明节,小组的扫墓活动特别增添了一项内容:给老组长汇报新变化。
命名以来,赵梦桃小组获得市级以上荣誉超过52项,其中,全国先进班组、全国工人先锋号、巾帼文明示范岗等全国性荣誉24项,省部级先进集体等荣誉23项,市厅级集体荣誉5项。
作为领头羊,12任组长,人6次荣获全国劳模称号,其余7人均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省部级劳模称号或相当荣誉。据不完全统计,既使不含连年重复荣誉,12任组长,仍然获得超过140项的厂、市、省、部、全国等各项荣誉;荣誉最多的为第二任组长吴桂贤,超过20项,并曾成为国务院副总理;荣誉最少的为任职时间最短的张亚莉,任组长两年,获得省级“三八红旗手”、省优秀党员等6项荣誉。
这是一座几乎无人能够超越的精神高地!

然而,这也是一场堪称奋勇而孤立待援的坚守。在时代巨轮轰然前行中,曾经誉冠全国的“小组”一个个地悄无声息了,而赵梦桃小组的精神接力顽强地跨越世纪并奔跑至今。这背后,是一代代组员长期的超常付出。
时至今日,记者仍然清楚地记得那一幕:2009年首次采访赵梦桃小组,老厂的车间里震耳欲聋,吼着喊话也听不见;既湿又热的空气中,弥漫着纤维,不到十分钟,就难以忍受。然而她们常年在这样的环境中,拿着当时约为全省职工平均水平40%的千元工资,还要经常加班练技术。“这么低的收入还要奉献,这人道吗?”说实话,当时最强烈的感受就是这样。
   去年下半年,新厂建成。梦桃小组首当其冲搬过来调车。宽敞明亮的厂房里配上了空调,绿色的地板吸附了空气中的大部分“浮花”,崭新的德国进口细纱机使噪音降低不少;配套的宿舍也装上了暖气、空调和浴室。“生产生活环境改善很多,但毕竟还是纺织企业,湿度50-60%,夏天温度35℃,说话也得喊。”组长王晓荣一边咳嗽一边说。
最大的问题是劳动量不减反增。虽然每人看3台车,比以前少1台,但以前每台是400锭,现在每台1392锭,走一遍的距离从30米扩大至60米。“不管是值车工,还是落纱工,要不停接断头,换管子,都要不停地跑,以前一个班,相当于从西安跑到咸阳一个来回,现在是一个半来回。”她特别强调:“不是走,是跑哦。”
特别是到新厂后,人员大量减少,改成两班倒,每个班由过去的8小时延长到12小时,就这样两个白班、两个夜班、休息两天,周而复始。对于超过法定的8小时劳动,一分厂副厂长杨雯静很无奈:“整个行业就是这样,生存都很艰难,又要想方提高职工收入,只能大量减员。”
“累,太累了。”这是记者采访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作为小组的老大姐,41岁的王晓荣已经干了24年,她的感觉就是“太累了”。因为新厂工作量突增,本来就纤弱的她瘦了6斤。22岁的王丹告诉记者:“累,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回屋睡觉,一句话都不想说。”落纱工赵菲菲说:“太累了,12个小时的活,午饭45分钟,车子让伙伴代看,得跑步去跑步回,换别人去吃饭,每天脚肿、腿痛。”她告诉记者,到新厂后她瘦了10斤。
超量劳动之下,还要保持小组的先进性,只能是组员更大的牺牲——挤压本来就少得可怜的休息,牺牲生活、婚恋乃至健康。一直以来,小组都保持着比别人早上班和晚下班各20-30分钟的传统,要么是练技术,要么是帮助同伴。“只要一个人遇到问题,大家都自动过来帮着干,直到完成,然后一块下班。”王晓荣说,也正是依靠这种付出,组员的技术都是全厂最好的。还有工厂的临时任务,总是下达给梦桃小组。“昨天下班时接到任务,要求改涤棉21,结果干到晚上八点,这样的事经常发生。”时间长了,队员免不了抱怨:干完了本分,为什么总是多干、白干?而最让大家耿耿于怀的是有种说法——给赵梦桃小组吧,谁让她们是先进?
进入新时代,对梦桃小组有个新要求:赋予梦桃精神以新内涵。这对小组的压力很大,为了创新,王晓荣和大家想了很多,最终她们决定搞志愿活动,当交通协管员、给环卫工送清凉、看望智障儿童、植树、捡垃圾……“是很累,但不带出去活动、交流,哪去找新内涵、凝聚力,干活时根本没时间交流。”然而,这只能再占用休息时间或者连续作战。
如此一挤再挤,生活、亲情、婚恋等等只能不断退后。遇到活动,金子般的两天连休也得打折;平时,12小时工作加上早到晚走的传统和上下班赶公交时间,实际上每天属于自己的时间只有10小时,基本只够睡觉。
小组15人,平均年龄26岁,最小的22岁。“一大半没成家,没时间谈对象,她们纠结、家里急,我也急,但怎么办呢?”
王晓荣儿子今年高考,却毫无办法帮助,只能对他说能考啥样就啥样。“我还算好点,有婆婆给做饭,要是双职工,干脆没法子。”何菲爱人在西安,因为两人上班时间节奏不对茬,二人见一面要半个月甚至一个月。

最近,小组最大的新闻就是张娟、包齐娜、韩婷婷三名组员的“买断”。为了这个决定,她们纠结很久,无数次动情,毕竟小组的荣誉感、姐妹们长期互助的亲密可能是其它地方无法给予的。有着6年组龄的张娟说:“确实干不动了,每天上班13个小时,孩子没人带,干久了脾气都变坏,买断就是为了和家人过上正常的生活。”
尽管组员主动离去已非首次发生,新人也很快补充进来,也没有人认为这对梦桃小组有多大影响,相反上上下下都坚信“组织那么重视,赵梦桃小组的旗帜肯定能打下去,一定得扛下去!”但每次同伴的离去,都会留下阴影,因为梦桃精神的核心之一就是“不让一个姐妹掉队”。
确实,为了让这面精神旗帜高高飘扬,从国家层面到地方、企业,各级党政工都很重视小组的建设、发展。正因此,小组才出了那么多全国、省、市劳模和人大代表、技术能手。通过各种形式的张扬,梦桃小组在全国广为人知。从老企业到新的企业集团,都为梦桃精神的传承做了大量细致工作。
特别是近年来,针对纺织工人收入过低,经省、市工会全力呼吁,陕西省、咸阳市党政高度重视,时任省长赵正永亲自调研决策,这才有了退税、退城入园等实际举措,使包括梦桃小组在内的咸阳纺织工人工资,从1000多元提高到目前的2500多元。
可是对梦桃小组,至今仍然缺乏一个具体的支撑机制。
首先,是应该探索建立一种体现先进性,至少是与劳动付出对等的待遇保障。现有的收入水平总体过低,一方面与长期超量的劳动付出严重不对等;另一方面,与社会比,只相当于2014年陕西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而与本厂职工比,没有任何差别。但待遇的保障仅靠生存已无比艰难的企业显然没有可能。“既然企业认为梦桃小组是无形资产,既然各级党政工都认为其精神价值不可或缺,那么就应该合力为梦桃小组建立荣誉津贴,这不仅可行,而且必要。”一位工会干部说。
其次,无私奉献的提倡应该有度、有边界,这个度、边界就是组员作为职工的基本权益。道理很简单,在以人为本的新时代,如果以无限牺牲职工的利益为代价保持集体的先进性,这样的先进意义何在?有位组员对记者说:没有休息,没有生活,没有爱好,甚至没有婚恋、家庭,如果这才是先进,是不是太残酷?谁愿意学?
再者,对荣誉的内涵不能无限放大。记者就此多方讨论,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梦桃小组作为一面精神旗帜,固然要与时俱进,但说到底还是最基层的劳动者,只要它能起到引领、示范基层劳动者的作用,就是圆满发挥了它的先进性;如果把各种道德标签都往上贴,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工人日报》记者毛浓曦

</




责任编辑:sxworker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