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又到了一年中考季,耳闻不如亲身感受——陪伴孩子、接送孩子近三天,方知中考也是过个难关。
妈妈四年前退休了,经历了十多年刻苦读书、二十几年努力工作,几乎一刻都不停歇的她,终于可以稍微停一停脚步、过上盼望已久的退休生活。
戴望舒的《在天晴了的时候》中这样描述,在天晴了的时候,该到小径中去走走,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接连下了几天的雨,厂区到处湿漉漉的,人们的心情会有些许压抑,车轮在雨水中
□廉涛清澈的沣河水缓缓地流淌着,水面上不时有野生鸟儿扑棱棱扇着翅膀,相鸣关关、自由飞翔着;滩面上金凤凰、卡罗拉、大花月季、丰花月季、藤本月季等各色花儿,成片成片地开着。一对看上去80多岁的老夫妻蹲在花丛
□秦继芳在没有遇见这些夏花之前,我已经精神消沉了好长时间。那是一段难熬的光阴,亲人突然离世,工作又遭变动,我的人生仿佛一下子被命运按了暂停键,突然停滞不前了。我黯然神伤,浑然不知窗外季节的更替。一个晴
□范超杏成熟了,在端午前后。端午有粽子、绿豆糕吃,有艾叶悬挂,自然也缺不了杏点缀,这是标配,也是应景。俗话说,哪个鱼儿不偷腥,哪个少年不偷杏?因之我正经致电给高中同学毛蛋兄说,我小时候在老家,此时都是
□田丽娜 “叮铃铃”采诗官沿着你踏着历史的长廊走来集一片民生碎戏,撷一朵邂逅情花风乎舞雩纳来雅颂 呦呦鹿鸣收起春草野萍一字字一章章从沣峪口喷薄而出的珍珠串串成诗歌的心脏,诗国的王冠 几千年了你滋
□屈宝民从沙河子东进沟,一直往北走,约莫五六里开始爬山。山洼多松栎,郁郁葱葱,密可蔽日。而山梁细草铺地,毛茸茸的,线条圆润,如动物脊梁。早上的太阳斜着照,山的阴阳分明,立体感更加突出。远处的山坳里有几
今年五一,是疫情全面解封后的第一个长假,大家都想着出去转转,我想就不凑热闹了。
午休起来,像往常一样准备出门锻炼。窗户玻璃上噼哩啪啦的雨点声告诉我,雨还在下,而且比早上更大了。趴在窗前朝外看,院子里已积起了许多水潭,雨点在水潭中砸出密集而深陷的凹坑。略一思忖,撑开雨伞,毅然出门。
□王蓓蕾昨天适逢居住的小镇上有集会,我在熙攘的人群中穿行准备买点蔬菜水果,老远就闻到一股清香,抬眼一看,是一个售卖香包的小摊,才想起来端午节就要到了,于是在琳琅满目的香包中,为孩子挑选了一个红色的生肖
□高洪波粽子的味道很好,因为它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就是屈原屈灵均先生,他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除了忠君爱国的气节,以及过人的才华,剩下的就应该是端午节的粽子、江上的龙舟赛了。关于屈原的故事
□张桂英“悠悠艾草长,甜甜粽子香。”我喜欢农历五月五的清晨,喜欢睁眼就能闻到空气中溢出的甜粽味道、扑鼻的艾草清香和让人鼻酸的爱的味道。因为生在农历五月五,我对端午节有一种特别的情愫。小时候家
□张淑兰傍晚回家,一股粽子的香气丝丝缕缕地飘散在楼道里。刚拿出钥匙开门,对门李嫂就端着一盘粽子走出来对我说:“刚出锅的粽子,赶紧趁热吃。”看着这盘青绿色的三角粽,一股暖流在我心中缓缓流淌着。
□刘爱玲“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苏轼的《浣溪沙·端午》,诗中尽显端午节的热闹景象。每当读
我童年里的第九个端午节,在印象里大抵是不好的,不仅仅是因为爷爷当时给我讲的屈原毅然而然地投入汨罗江的那股子悲怆,还因为自己挨了顿打。 我的家乡在陕南的汉中米仓山麓,村尾有一条小河名叫南沙河,我家
一尊高大雕像,峨冠博带,长衫如飘,在山顶凌风而立。山下,从阔野深谷中奔涌而来的黄河,惊涛滚滚,白浪滔天,卷起千堆雪。这气势这景观,便属于司马迁。一雕像为今人所建。是他,但不像他。其相貌和身姿隐含着巨大
□张映勤从旅游的角度看,中国的名山大川确实不少,遍布全国,数不胜数,山如人面各不同,每座山都有自己的特点。得知此行的目的地是陕西太白山,心中疑惑,这名字还是第一次听说。这些年,各地新开发的旅游景区很多
□曹延鹏 母亲来时我站在村口的公交站旁卸下一路的风尘与沉重的行囊她在老远处就在眺望端详可是路要比脚要长她的目光似乎比天上的星星还要亮到达时我看到了她眼里的喜悦还有鬓上的霜 母亲走时我就又去了那个远方车走
□肖克凡 细丝般的雨滴近乎难以察觉,毕竟空气滋润令人想起电影《雨人》里达斯汀·霍夫曼的著名台词:“有点儿湿。”确实有点儿湿。那么,倘若撑伞呢?你将与雨的世界隔离,隔离会失真,失真不
□程琳春暖花开季是属于花儿的,也是属于蜜蜂的。花儿感恩阳光、气温,感恩于自然的馈赠,竞相开放,花香馥郁。蜜蜂也感恩着花朵,每一朵鲜花上都倒映着自己忙碌的身影,每一颗果实上都浸润着自己的汗水,每一丝甜润
最近我做了一件自己一直不想做的事儿——带父母参观养老院。我爸今年85岁,去年确诊为帕金森,但总体来看身体还算硬朗;我妈今年82岁,腿脚可好了,活蹦乱跳的。我也没说不管他们,所以不明白他们为什么总
时隔十年,再次来到延安。三天的培训安排得紧凑有序,思考了很多、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真是久违的充实。从小受党员父亲的熏陶,我一直对党史颇感兴趣。趁着培训后鼓荡的热情,我找出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
有人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的确,在人生成长历程中,不单是个体生命的延续增长,还包括精神品位的健全和提升。要使自己的人生旅程更加丰富而有力量,离不开阅读的陪伴和滋养。古人
谢俊乾(网名西岭雪)的诗集《西岭飞雪》出版,这是我意料中的事情,因为他的诗写得好,而且数量也多,早就可以出集子了,可是他谦虚,对自己的诗总是不满意。我和俊乾是同乡、同学、朋友,他家在白鹿原上,我家住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