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孙冬刚 “嗒,嗒,嗒嗒嗒……”拆迁在即,马上就要搬家了,母亲却专心致志地保养起了她心爱的缝纫机。 这台缝纫机购置于20世纪90年代初,比我年龄都大,是母亲婚后家里添置的最重
冬天一来,北风呼呼地刮,气温骤降,总让人忍不住思念那些温暖的日子。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在《沐浴》中写过这样的诗句:“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寒冷的冬天,洗澡是件大事。尤其是对于我这种特别怕冷的人来说,冬天里洗澡,更是件艰难的事。
不知不觉在陕煤韩城矿业公司桑树坪矿党委工作部干宣传工作快两年了。虽然是党委工作部年龄最大的一位,但我每天都像小学生一样,总感觉有学不完的知识在前面等我。 从小在养育了我们一家三代人的矿区长大,在
浐河两岸主要种植小麦,吃的多是面食,臊子面、旗花面、油泼面、biangbiang面、苞谷面、叮叮面等。 臊子面,是浐河两岸居民重要的民间面食。平时吃,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招待亲朋好友和一年一度的古会,都是
在西岳华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村子里世世代代相传皮影戏。皮影戏在陕西一带并不少见,但双泉村的这个戏班子却会一种叫作老腔的独特唱法。据说,早在西汉时期,这里是一个军事粮仓的所在地,漕运直通当时的都城长安,带头船工为了加快运输效率统一大家划桨动作,一边喊着船工号子,一边用木块敲击船帮,这便是老腔的由来。华阴老腔是流传在中国千百年来土生土长的摇滚,而这种“土得掉渣”的民间艺术,却蕴藏着太多不可思议的历史故事。
抗战时期,安吴堡被誉为“青年的故乡”,这里是中共中央以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名义创办的安吴青训班的校园,聚集着来自海内外的万余名抗日青年。这里更是妇女解放的乐园,千百名巾帼英雄在这里受到熏陶
□张愔 我的老家在渭北平原一个不大的村子。不知从何时起,村子周围布满了星星点点、深浅不一的土壕。一到每年三四月份,这些形状奇特、凹凸不平的土壕,就全都长满了柔嫩的芦苇。 芦苇属于茎秆植物,乡下
□韩星海 冬至节气,可能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天。 上午时分,来到茶人之家,打开电暖器,随即烧水煮茶,陈皮加普洱。一时间也无客户,自饮几盏,身子稍有暖和时,便动了起来。 此时端着茶杯,下意识向窗
□谢林 梁山镇地处汉中南郑区北部,汉江南岸,因位于梁山山脉而得名,方圆绵延约25公里。境内有著名的龙岗寺、药王洞、乾明寺、猴子岭4处名胜古迹。梁山石燕被誉为古“汉中八景”之一,曾是汉中郊区
□孙文胜 这几天,天气忽冷忽热,我的肠胃跟着胀痛了几天。妻子闻言,转身入厨,很快就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面糊糊。 面糊糊,也叫“糊涂”。秦地关中盛产小麦、玉米。用面粉熬糊糊,自然是便捷、营
□韩景波 小雪之后,蟒岭山里的家乡就少有晴天。雨变成了雪,不大不小,不紧不慢下个不停。我也正好借了这“清寒小雪夜围炉,诗酒花茶乐中过”的休闲,学古人去细品那“雪水烹茶天上味”
□魏宝魁 我的笔犹豫不前了当写下这个标题的时候如雕刻家手中的刀唯恐一不留神损坏了一件臻于完美的艺术品是的,偶然的一瞥竟在我的心湖划过一道闪电而你悄然离去的背影却把一颗遗憾永久地埋入我的内心多少次了我在
(外一首)□申宝珠 北风送来一场雪荒野就送来一树梅雪地送来两行脚印我就送来一树花香我以所有对所有,忠诚对忠诚倘若,这些还不行请严寒次第绽放,翻飞出轻盈和蝴蝶以虔诚对虔诚,覆盖对覆盖我要与一场雪默默相对淡
□张妮 我第一次见到窑洞时,它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佝偻的身子倚靠着背后的大山。黄泥和豌豆皮调和制成的墙皮大部分已经脱落,露出身上深深浅浅的“疤痕”。雨水在黄泥的屋顶上反复作画,变色发
“野山,你咋能给人说我一天啥事都不干?!”早上正在办公室完善工作方案,老宁突然气冲冲地扑了进来。
一个偶然机会,有幸参加高考后“新三届”地中海邮轮中日六日游。今年是我们79级毕业四十年,7月15日,母校西北大学在西安举办了77级、78级、79级毕业四十年大聚会。10月下旬,我们西大中文系79级又在西安和汉中(西北大学前身西北联大抗日战争时期迁于汉中市城固县)举办了毕业四十年聚会,到城固县古路坝寻访了西北联大旧址。如今又在公海邮轮上参加全国“新三届”邮轮聚会,深感荣幸,令人高兴。
我叫白峰,2020年初从山西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通风专业毕业后,来到陕煤集团韩城矿业公司桑树坪矿工作。不知不觉已经在矿上工作三年了,这期间经受住了大学生采掘队的考验,从刚出校门的懵懂少年到为智慧化矿山贡献力量的我,一步步在实现自身价值的道路上前进。
大自然赋予了人类美好的灵感,想象力与创造力,让人类从自然中获取生存的能力与力量,于是就有了人类的劳动,并有了劳动创造的文明。 从文明中产生智慧,在智慧中传承劳动,这是来自农耕的文明。 在家乡农
阅读作家安黎先生的纪实文学《那些家长》,我的心情很不平静,仿佛宁静的海面卷起一场风暴,飞沙走石,震撼魂魄。内心又好似一张阴晴表,时而阴云密布,时而云开日出,阴霾尽散。 书中展现了十四个家庭鲜活的
读完《域外的履痕》,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书中忧国爱民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怀,在吴树民较早出版的杂文散文集《舞动的春天》中已有所表现。在这些作品中,作者的目光关注现实,歌颂人间真善美的同时,也鞭挞社会
李波先生作为安康市诗词学会会长、长安诗人,已久负盛名。李永明先生在发表的《李波的诗意人生》一文中说:“在安康诗词界,提起李波的名字,人们交口称赞,都会竖起大拇指。”并且“被陕西诗词界
癸卯初冬,赴京参加乡贤夫人黄世芳铜雕展时,路过石家庄。正是黎明时分,软卧车厢内暖气十足,上床客人打鼾如雷。睡意全无之际,不禁回忆起往日与书的缘分。 1992年,新闻出版署在石家庄召开全国出版史研讨会
现在,诗坛陷入一种窘境,写诗的人很多,读诗的人很少。每天都有许多新的诗作发表,但除了在一些小圈子或者极少的特定场合,根本见不到有人在朗诵或者谈论诗歌。文坛本就寂寥,诗坛更是寂寥中的寂寥。 诗歌的
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我和我的孩子踏上了乒乓球的旅程。四年的光阴,仿佛短暂的旋律,回荡在每一个球拍的挥动之中。
一连好多个凌晨从睡梦中醒来,辗转反侧,再难入眠。仰望窗外,皎洁的月光没有丝毫云层遮挡,清辉溢满夜空。高悬天际的那轮月,从盈满到损缺,到不见踪影。静谧中,思绪飘向远方,想起白园……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50004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