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春草世称此日为亚年,阴阳替交需祥端。枯枝孕苞蓄荒野,只为绽妍把春染。
吉林人社版的“今译足本”《随园诗话》,厚厚的三大本,1 5 3 2 页。大约为销售计,封面上竟是毛泽东视察黄河的大幅照片(1 0 .5 c m ×8 .5 c m),还有醒目的九个大红字:“毛泽东出巡必带的书
陈忠实的一生与文学结缘,《信任》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荣获全国报告文学奖,《白鹿原》荣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陈忠实也曾感慨,自己与背馍结下了不解之缘,少年时为读书从乡下背
一位老工会主席眼中的作家柳青 柳青1 9 5 2 年从北京到长安县任县委副书记,并在长安县皇甫村落户达1 4 年,文革后又在县城韦曲东街干休所居住4年,不但写下了著名小说《创业史》,也与当地广大干部群众建立了深厚友
“在城市的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这样一群人”。——他们 我是一名工程技术人员,每天都穿梭在
□岳明阔 我作为一名曾经的通讯员和成长起来的诗人,在自己人生路上曾多次得到陕工报的助力。早在1 9 9 6 年夏天,我创作的杂文《蛀虫当剐》首度在陕工报发表,“北国周末”专版主编薛喻阳老师还回了亲笔信
□牧犁 “额济纳”,是曾辉煌一时,西夏党项族语的唯一音传。世界仅存三处之一的胡杨林,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与内地县级行政区等同)政府驻地。清晨7 点2 0 分,是胡杨林景区日出的准确时间。时前,景区林
□赵春燕 去年冬天,我在重庆武隆支教。南方的冬天和北方不同,已近冬至,依然满眼皆绿。雨很寻常,几乎天天有。三角梅在雨中怒放,各种颜色的花都有,以紫色为最盛。道旁的桂花,处处飘香。这些情景,让我一度把异乡
□汪存 每年一到冬至,我就会想起“爸爸牌”饺子。记得高三那年冬至,正好是星期天。吃过早饭,母亲就动员全家人一起包饺子。我和弟弟手舞足蹈以示响应,打算比赛看谁包得快、包得好。在我的眼神示意下,弟
□张鸿雁 小雪大雪之后目光就潮湿了起来万物已藏 诸繁已简只有在冬的深处我们才能认清自己 因为云朵的压迫这一天收敛到最短在这种急促里又有谁愿意将往事重提 风已占领了空白还有许多凛冽的记忆在身后紧紧跟踪冰冷
□姜利威 冬至时,天寒地冻。这一天,昼夜达成协议,白天变短,夜晚变长。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皑皑白雪装扮一新,于白茫茫的庄严与肃穆里,大地异常冷静,此刻,北国正风雪漫天,南国依旧是柳绿花红。炉火通红的屋子里
知识爆炸的时代,书是越来越多了。看到一个朋友写了篇“散书”,说他的客厅、卧室、阳台里的书橱已经堆放不下,而源源而来的书再也没有栖身之地,于是他开始散书,和许多伴随多年的书籍分手了。同样为书所
□王玉艳 1 9 8 9 年,我高考落榜,父母决定让我去西安舅舅那找份工作。舅舅是西安市一家地板厂的车间主任,他先是安排我做打杂的工作,枯燥又乏味,在西安,我没有同学朋友,和其他干活的人也不认识,觉得特别孤独。
□王慧春面朝大海,像一个久别母亲的孩子,海水挠着脚丫,海风拂过面颊,海涛冲刷一切,极目远眺。因工作事情的郁闷一点点散去,明白了自己只是那微不足道的小水滴,所有员工汇聚起来的企业才是大海,天色渐渐暗了下
□秦永毅 一想到那抹金黄色,我就有一种陶醉的感觉,它是那么美妙,让人神往。一个冬日的下午,5 点左右,天色将暗,我正坐在电脑前写文章,忽然,一抹金黄色的阳光穿过我的肩头,照在电脑屏幕上,周围一下子笼罩在一
□董志振 不知从何时起,每天清晨总能听到南面阳台那边传来的阵阵雄鸡报晓声。小区在城郊,南墙外是一片空地,我常常站在阳台上往下眺望。只见一排梧桐树枝叶繁茂,叶子已伸到围墙外,三间砖瓦房隐映其间,屋门口停了
□张焕军暮秋初冬,由西安到徽州旅游。这个时节,北方已是落木萧萧,细雨寒风。而此时,皖南依然是一幅柔和的秋景。在客栈大厅醒目的位置,立有一块“一日游”的招牌。西递宏村、黄山、新安江山水画廊等景
□宿育海1988年转业到西安,我先后给《陕西日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写过不少言论、杂谈,也写杂文,但不多,因为杂文不是我的强项。一次在《西安日报》开会,我认识了陕西工人报副刊部的杨乾坤先生,他顺便说
□春草琼花秀树玉,寒岸立雅竹。川清高山皑,小巷叫卖起。今是雪世界,风冽松枝低。梅蕊苞待放,迎春如君期。柴院小人趣,旷野人迹稀。煮茶围炉夜,叙语不知时。殊觉寒冬奇,堪比夏日碧。眼中有盛景,心里可藏诗。
□周养俊每当听到《可可托海牧羊人》这首歌,我就想起了遥远的可可托海。2014年夏天,我因参加《边关万里传邮情》的采写去了可可托海。从此,这个美丽的地方就刻在了我的记忆中。可可托海是新疆富蕴县的一个小镇。富
□王慧春 寂静的村庄在冬天睡着了,而我这个游子,从心底里悄然回来了……未进村庄,我先来到爷爷的坟前,枯草掩盖着那个小小的坟茔,我快要找不到了,可这里长眠着我魂牵梦绕的亲人。在爷爷最后的日子
□刘俊华 我和陕工报的情缘,细算已有六十多个年头了。半个多世纪来,她像良师、挚友伴我成长,给我知识、力量和理想,携我走过了风雨坎坷的大半生,和她结下了不解之缘。1 9 5 9 年,我刚从空军部队转业来到西安仪表
□鲁秦儿 假期,人们往往选择去旅行。旅行的意义有多种,但大多数是为了看风景,或为一种心境。如果想放松自己,不妨来一场旅行。工作的压力有时让人透不过气来,那就趁着假期出去走一走,在一个地方待久了,觉得有一
□每小平 雪天看到村民吃红薯,就想到存放红薯的窖子,想起了5 0 年前人们挖窖子的人和事。窖子是水井深度的一半,又称地窖,进口即出口。窖子有人叫地道,但不像电影《地道战》中在地下相连通有数个进出口的通道,
□秦永毅 小雪节气那天,真就下了一场雪,一下子就冷了。走在野外,原来还暖呼呼的衣服似乎变成了一层纸,手指尖冰凉,又一个冬天到来了。望着漫天柳絮一样纷飞的雪花,思绪仿佛被一根无形的绳子牵着,回到了从前,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