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韩星海 2021年元旦,几位文朋诗友一见面问道:“走进新年里,你有什么感想?” 我回答:“我想起了晨钟暮鼓……”这又让我联想起了唐朝诗人李咸用《山中》那句诗:&ldqu
□月亮红第一次遇见水下挖藕是那年冬在大荔黄河滩水深齐腰 挖藕人俯下裹着防水服的身子紧握工具 开裂的双手一再深入浑黄的水底仿佛在尽力打捞遗失半生的光阴生活即是一片深邃辽阔的水起伏与清浊无常这些身陷其中
□白玉稳阳光钻进巨大的玻璃房,泼洒在茶台之上。这是三九天的阳光,明亮温暖得不可思议。前几天的北方还是个大冰库,这会儿已开始在阳光下慢慢解冻融化。此刻的兰花房,和煦如春。光束悬浮在空中,眯眼能看出光线里
从传统旧式日历到如今功能多样、款式丰富的日历书,日历书市场逐年火热起来。今年,在日历书的销售排行榜中,既有《故宫日历》《豆瓣电影日历》《物种日历》等“老牌强队”的身影,也有《敦煌日历》《颐和
读贾平凹长篇小说《暂坐》 我们每个人都迷茫过、徘徊过、无助过、浮躁过,贾平凹的《暂坐》就是书写城市人这种心路历程,他用深邃的思想,力透纸背的笔力还原了城市人浑浊的生活现状,以及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表
□吴翼民我们家的牙膏真是婀娜多姿。所谓的婀娜多姿,不是牙膏的品牌式样色彩。牙膏再怎么说总是那么一支一段,挤出来的牙膏大抵呈白色,也有蓝色黄色的,一刷,全是泡沫,如此而已。然而,我们家牙膏之婀娜多姿在于
□黄廷付小时候,父亲曾不止一次对我说:“如果你迷了路,一定要记得告诉别人你家在哪里,你爸妈叫啥,这样好心人才能把你送回家。”我听了总是使劲点着头说:“爸,我记下了。”记得读小学二年
□石丰去年开春以后,在父母和兄嫂的精心操持下,三十多年的老屋终于寿终正寝,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取而代之的是一幢拔地而起的两层新居。早在多年前,家里就做着建新房的打算,特别是兄嫂,从积极筹备到购买各种建
□岳明阔人人都渴望有一张俊美的容颜,以增加自信和人缘。可相貌来自天生,很难改变。对于容貌的美丑,有人欢喜有人忧。其实,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特定场合,“丑”有“丑&rdqu
自古英雄出少年,当然,此刻,冠你以英雄一词,还不够恰切,我不允许过誉的口水淹没了诗的初心,和掌声,但你坐在指挥台前的,24岁的沉稳、自信、从容,却分明在昭示,一颗航天新星,冉冉升起的过程。
在古代,第三人称代词是不分男女的,一律用“他”。如《西厢记》中张生眼中的莺莺:“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红楼梦》曲子中的《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
□王盛华吁呼哉。粲粲然。地崩山裂,紫气升腾。盘古女娲,开世造物,育我华夏众生。结绳记事,刻木为符,初显洪荒之声。茹毛饮血,刀耕火种,怎铭上古黎庶苦情;大河长江,昆仑秦岭,翘首期盼再劈鸿蒙。启元开霁,圣
□金洪远长期工作生活在海滨小城,近水楼台先得月,各类鱼鲜品尝了不少。每逢周末,小城的饭店生意奇好,河鱼海鱼是食客必点的看家菜。就菜式而言,各家饭店各有烹调秘诀,但在我们几个老吃客的感觉里,当数位于纬八
□罗锦高近年来,“著名”一词用得很火。媒体记者本来用作客气用语,却在我们生活中泛滥开来,大有难以遏制之势,皆嗜好“著名”者使然。有人出了几本书,就被冠名为“著名作家”,发
□李永明洋溢河是家乡门前的一条小河,是月河的一条重要支流,它蜿蜒几十公里,河谷狭长,水流平缓,一河两岸都是沃野良田,河水灌溉着农田,滋养着水稻、小麦、油菜等经济作物,小巧玲珑的洋溢河虽没有大江大河的恢
□雷焕记忆中,因为雪少或无雪,渭北高原的冬天多是苍凉的。田野里除了麦苗还有一身绿衣外,极目所至,沟塬、川道、河流、房屋……甚至连空气也是灰色的。所以,一到冬天,人人都在企盼着雪的到来。雪是
□楚秀月那棵树长了多少年气流便酝酿了多少年一场盛大的膜拜,堆满枝桠这个冬天,依旧选择用满树的绿意来表达横渠四句的深遂十月叙述的语言化为蒙蒙细雨五十块石碑,不止一次从沉默中站起重新书写了新的高度无需解读
□方英文汉江之南的巴山,刚刚入冬,正值青霜向冷雪交班之际,薄凉轻寒,有一种皓齿明眸、涵养静好的夫人之美。山林依旧蓊蓊,隐隐残留些晚秋的红意。河水款款,鸭鹅唼唼。鸭子前游,大鹅紧随,像是县长下乡调研、村
仲冬时节,走进安康市汉滨区县河镇谢坝村监委会主任汪德存的养猪场,看到存栏的一千多头规范科学饲养的健康生猪,令人感到向观摩者生动呈现了养殖产业的兴旺局面。他带着十分感激的心情说:“这一切要感谢总
翻开散文集《回不去的故乡》,能看到扉页上写着:“多年后,我们的村子可能会消失,还有我这本册子中的故事……”那些生动鲜活的人和事即将消逝,无人知晓。正是独属于作者石俊荣的那份&ldquo
新书推荐遍览环球,没有一个国家的家长,像中国家长那样为孩子辛苦忙碌、焦虑不安甚至忧心欲碎。周国平说:“我不忍心看中国父母们的眼神,那里面饱含着关切和担忧,但缺少信任和智慧,是一种既复杂又空洞的眼神
路遥出生在黄土高原上的清涧县,主要成长于革命圣地延安的延川县等,工作和生活在关中平原的西安市,处于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过渡之地的铜川市,亦与路遥结下了不解之缘。1969年冬,路遥以延川县“贫下中农毛泽东
□王慧春有的时候,人和人的缘分,一面就足够了,因为,他也许就是你前世的认识人,写作的遇见也是如此。二十多年前,我的写作老师来工地采访,我不敢正面请教,可一整天目光几乎没有离开过他。他不顾危险进入隧道,
□曹春雷进了院子,大黄狗“汪汪”迎接我们。一个孩子应声从堂屋里出来,拘谨地看了我一眼,红着脸打招呼:“叔叔好!”很腼腆的样子。我笑着回应他。他的眼睛特别亮,真的像黑葡萄,而眼神也格
□李瑞华时常在梦里梦到自己所爱的人,场景温馨感人,醒来时还存留幸福的模样。你梦到的他,一定也是想念你了,那种召唤,是思念之切,是爱的一种感应。有一次在机场,匆忙登机时,总觉得有人在喊我名字,回头一看是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