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在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的秦始皇陵以东约1 5 0 0 米的位置,有一座名叫西杨村的小村庄。1 9 7 4 年3 月末,一位生产队长带着几个农民来到这座村子南面的小树林旁打井。当他们挖到3 米多深的地方时,竟然发现了残破的&ldq
仅有初中文化程度,通过刻苦自学,一生中小改小革不下百十项,获得国家专利就达4 0 多项,涉及机械、汽车、电气、医疗器械等多个领域,其中有两项发明已被载入中国建材行业的史册,被誉为“中国移动隧道窑之父&
图书品种全,折扣力度大……每年此时也是爱书人的狂欢日。当当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双1 1 ”开局1 分钟,当当即售出3 1 4 5 7 6 2 册书。抢购结束,有人晒出自己的购书清单,也有人感叹,看
——读任来虎长篇小说《走出黄土地》 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对于好友来虎来说,他迎来人生又一重要收获,他的首部长篇小说《走出黄土地》终于付梓。我知道,来虎为了这部书,耐住寂寞,潜心创作,表面上看
□宋扬 b i a n g(音二声)陕西有种面叫“b i a n g b i a n g 面”,完全是陕西人的独创,试过一切输入法,均打不出这两个汉字,该字形太复杂。真不知道西安卖面铺子是如何打印出这两个字当招牌的。这面
□王家年 手机上管散步叫运动,用来计步数。从体育角度来看,散步不算运动,从走心的角度而言,散步也是一项运动。毕竟人在散步过程中需要顾及视听感观,这无疑是一个人走心、思考,最后转化为情感表达的过程。生活中
□曹延鹏 或许之前没有仔细看完过一份报纸,更何谈自己的文字能刊登在报纸上。误打误撞成为一名企业基层的“土记者”通讯员,让我有幸与陕工报结缘。虽说是一名基层通讯员,但更确切地说,自己还是一个文字
□曹春雷 出差,租住在一个铁路小区,附近就是铁轨线。夜晚,站在阳台上,看到一束耀眼的光芒把黑夜撕开一大片,由远而近,呼啸而来,呼啸而去,是货车。刹那间,我恍然有时光倒流之感,一下置身于多年以前。我还是
2020,一个特殊的时期。 春天,当新冠病毒疫情来势凶猛波及全国时,当全国万千白衣天使逆行而上不顾个人生死驰援武汉时,有一个合唱团最先开始行动。听说前方各类医疗物资告急,大家不仅纷纷捐款、志愿服务在
在钢花飞溅的绚烂里 在高楼成行的世界里 融合着陕钢人的滴滴汗水 编织着陕钢人倾注的灵魂 炉台上的钢铁 于烈火中升腾 在炭焰里涅槃 生命随之激荡 钢铁人在激情冶炼 钢铁人在激情蜕变 眺眼钢铁 钢
翻新房子,家里所有的物什都需倒腾一回,猛然发现,屋里最多的是书,不免问自己,这些书,于我,有何用?魂牵梦绕的故乡,是一座美丽而僻静的山村,从小除了和小伙伴儿在田间地头玩闹,就是陪爷爷每天中午听收音机里
——读《简爱》有感 1 9 世纪盛开的鲜花,在工业大国的思想天空毫不起眼,漫天的尘土足以掩盖其光华和傲骨。然而,鲜花的眼中只有斑斓和绽放,最终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这就是世界文学名著《简爱》。因心
□李晓会幸福是一种不太确定的东西,几乎所有人都把自己向往而不可得的境界称作“ 幸福”,但不同人所向往的境界又不相同。一般人把愿望的实现视为幸福,比如在孩童时期,得到期待已久的玩具是幸福;求学路
□竹杖 我们与食物有说不清的因缘,有德于食,好好吃饭,如同善待我们的亲人。明末清初教育家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中,以“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愈珍馐”为德。简单说,不铺张,不浪费
在我的书柜里,整齐排列着6 本剪报本。这些剪报本有大有小,有厚有薄,有优有劣,有新有旧。其中两本特别喜欢,这两本都与《陕西工人报》有关。摩挲着这两本很厚、半新半旧的剪报本,我记忆的门瞬间被打开了。
□秦永毅一个电话,让我左右为难。刚才,玉给我打了个电话,让我晚上到她家去吃乔迁新居宴,我总觉得怪怪的。玉原来和我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后来调到了地区首府。在单位,我俩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加上单位经常团建
米脂窑洞古城“远照米脂一座城,近照米脂无有西门,盘龙山上栽旗杆,西角楼压着九条龙,老鼠刨,狐子拱,出了个闯王李自成,三打河南攻下了北京城。”这首从陕北苍茫大地上空响起,顺天而生、信天而唱的酒
陈忠实老师在书房 陈忠实老师起初给我最深的印象,是他夹着雪茄,满脸沧桑,在白鹿原上眺望和沉思的凝重表情。站在他的墓前,望着辽阔的灞河河川和沟壑纵横的黄土塬坡,我脑海里浮现的,依然是他那坚毅而深邃
□春草 闭门洗双手,取暖围铁炉。闲谈世间事,笑叙执温酒。
□刘诗萌 一朵菊花是秋天熟透了的词语告诉你:什么是“汗滴禾下土”大地对种子的深情 种子从不开口大地也保持缄默但花瓣上的光芒会替它们说话
□黄胜柏 大别山深处,石关里最后一抹金黄。晚秋,追逐一抹金黄,邂逅一捧温暖,珍藏一份遇见。一季清秋,清了纸笺上的墨印,浅了岁月留下的痕迹,安静地倚在时光深处,看花开花落,流年转换。如果有来生,宁愿为树,
曾子曰:“以文会友,以友辅仁。”由此名言联想起我与陕西工人报社有着许多动人的故事……1 9 8 6 年,我还在宝鸡县广播站(现为陈仓区广播电视台)当一名小记者。就在1 2 月上旬一天,单位安排让我去县粮食局采访。
□刘锋 走在大街小巷,看到男女老少穿着五彩缤纷、款式多样的服装,来来往往,或步履匆匆,或悠闲漫步,如同欣赏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的人真是幸福的像花儿一样,感慨之余,我的思绪不禁飞到了遥远的童年时代。那
□杨乾坤天下之人,爱茶者众。有爱西湖龙井,有爱云南普洱,有爱福建铁观音,有爱安徽太平猴魁;而我所爱者,却是陕西平利的女娲茶。平利县在陕西安康东南,秦岭屏北,巴山倚南,汉江濒临,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这里自
栾树祥树祥和会贤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蒲城师范任教时的学生。记得在2 0 1 7 年一个秋日的下午,他们夫妇抱着一大叠诗文稿件,让我看看,并嘱我写篇序言。我知道,栾树祥长期在农村担任小学校长,退休后,他追求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