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近些年,延长油田职工创作成绩显著,卫尚科既是延长油田职工文化的组织者、领导者,也是文学创作的实践者。2010年12月,陕西省总工会成立省职工作协,我和卫尚科都是主席团成员,于是我们就成了同事兼好朋友。我
——读诗人牧之诗集《风在拐弯处》有感 在祖国的西南部,有一片神奇的土地——贵州,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有驰名中外的茅台酒,也有著名的遵义会议。此时此刻,它们依然影响着并贯穿于中国人的生活
邢德朝 那年,我在西电公司西安高压开关厂当钳工。那时,厂有厂报,公司有《西电工人报》,报纸除了企业生产经营方面的信息外,还有一版副刊。厂里当年有8600余名职工,公司下属有2万多职工,两张企业报几乎人
□赵发民 老余是个保安,与我无亲无故,但我却很敬佩。 说起老余,还得从前年说起。三年前,我在林业大厦谋得一份新职。上班第一天,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老余。 老余身高一米八,身材魁梧,慈眉善目,朴
□ 微雨 一个闪电窗外忽然下起了大雨,雨又大又急,我猛然想起刚才下班后忙着拿东西,自己的摩托车还没有放进车棚。 急忙打了伞下楼去,发现车棚的开门卡没有带,看到一个女子刚从车棚出来。我便客气地跟她
□张鹰 前几日,战友送我一件文化衫,上面印有曾让中华儿女扬眉吐气的蘑菇云图案,还有“纪念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56周年”字样。这件文化衫一下将我的思绪带回到新疆马兰基地那段难忘的岁月。
小时候家里来了个父亲的朋友。他说,老母亲八十多岁还未曾见过火车,她对儿子说:能带她去看一回火车,就心满意足了。而我们幸运多了,村子附近就有火车站,小时候经常听到火车的笛声,看到长长的火车经过。那时候对火
多少年来,身临酒场已不计其数,或接待应 酬,或婚礼庆典,或过节访亲,或朋友聚会,无 论是人之常情,礼尚往来,还是工作需要,逢场 作戏,隔三差五,总会有之。而本人并无酒量, 又因工作岗位缘故,怕喝酒耽误正事
一般人认为,世界上最短的书信出在法国。法国大文豪雨果的《悲惨世界》脱稿后,寄给了一家出版社。过了一段时间,他给出版社寄了一封信。信的全文是:“?——雨果。”随后,出版社写了一封回信
张锡瑗是谁?邓小平第一任妻子也。 张锡瑗身后何以尴尬?墓碑上的张锡瑗成了张钖(yánɡ)瑗也。 2014年8月6日,香港凤凰台播放了专题片《尊敬谈笑人依旧:邓小平影像记忆》,在谈到张锡瑗时,说她去世
——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与咸阳市工人文化宫的情愫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人物画泰斗、黄土画派创始人刘文西在我们文化宫书画厅办过画展,不仅为咸阳职工美术爱好者举办过讲座,他还与文化宫文军有
□ 孔明 怎样算老?70岁往上吧!只限于男性。至于农字,顾名思义,不用解释,出身农门,祖上没有家谱,能记得的上辈人都是庄稼人。1949年以前呱呱坠地,进过夜校被扫盲识字,能认得自家的姓氏和自己的名字。就是
□陈仓 狮虎大战,难分难解,难分胜负。老虎问狐狸,如何不战而胜,击败狮子?狐狸建议,用剩余的肉养两只秃鹰,全面掌握制空权,增强不对称打击力量,威慑狮子。如果狮子不识时务,不知进退,就让秃鹰啄瞎狮子的双
□ 雷颖泽 常听人说,当你拥有一件东西的时候,往往不懂得珍惜,一旦失去了才知道它的宝贵。许多已经走过大学时光的人都有如此感慨。然而,“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爵禄,何处买青春?”是的,潺潺流水般的
□李永明 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每个人都眷恋着自己的故乡,故乡的山山水水,故乡的风土人情,都种在心里,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我都割舍不了对故乡这方热土的眷恋。家乡的一条河流,丰润着方圆几十里,
如果说巍巍秦巴山孕育了无数别致景观的话,那么美丽醉人的许河水库就是遗落在秦巴山的一块“翡翠”。许河水库又叫许家河水库,位于安康市汉滨区东部的关家镇,距安康城区18公里处,1959年12月建成,是一
□ 康玉科 船在汪洋大海上航行船长鼓足勇气迎接每一次风浪用心欣赏每一缕阳光用勇敢躲避一个个暗礁用智慧穿越浓雾扬起的风帆是他自信的标志因为前方的彼岸定会是凯旋的港湾
□ 杨剑横 在岸边彷徨与迷茫把彷徨与迷茫投进水里击中要害的水浪惊恐万分流水无情,落花也忍不住疼痛和悲伤 吞噬一片片夕阳,残阳如血我没有抽刀断水的力气流水是砍不断的愁千愁万绪也理不断 滚滚江水向东流,是自
时时云雾掩关山,处处牛羊植被欢。绿草茵茵复碧树,绵延百里入秦川。 □ 伏萍
沣河 □ 诗村 从秦岭的石缝里走来带着历史的挺拔和坚韧从大山的峡谷里走来流淌着终南的灵秀和诗韵 哦,沣河肩挑沣镐两京制麻纸、吃米皮、喝黄酒吟诵千年《诗经》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周文王夜观天象推演八卦周
□秦永毅虽然知道妈妈已经走了,但她还是忍不住想和妈妈说话。前几天,她给妈妈的手机充了话费,以后还会充,她要像以前那样经常给妈妈打电话、发微信,和妈妈聊天。怕妈妈孤单、害怕,她在妈妈的坟头栽了几棵柏树,
□李仙云每到炎炎夏日入伏之时,舌尖上的味蕾总会让那个儿时的画面清晰如昨,我和母亲、姐姐盘腿坐在大门口巷头的凉席上,有滋有味地品着喷香爽口,筋道滑溜的荞面饸饹。爷爷则端着一个青瓷大碗,圪蹴在大门口,满心
□张瑜打墓不是挖墓。在我们这里,打墓就是打墓,绝对不能说成挖墓,这是有讲究的。打墓不但是光明正大地去动土,而且是丧事最隆重和主要的程序。算是给主人家帮大忙哩。主人不但好吃好喝地伺候着。活儿干到中途,逝
□曹春雷街上有个缝纫铺,在一个铁皮小屋里,屋很小,顶多三四平方米,屋下有轮子,可以随时拉走。铺子的主人大概不到四十岁吧,拄着左拐,是单亲妈妈,带着一个八九岁的男孩生活。这个男孩我常见,放学后独自从学校
7月17日,是杨绛先生诞辰119周年纪念日。杨绛,本名杨季康。跨越两个世纪的人生起伏,她是安静、优雅、博学的女性;在钱锺书眼里,她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先生之笔,于无声处见喜悲;先生之风,绚烂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