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宁黛艳)9月30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获悉,为扎实开展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促进各地互学互鉴,省发展改革委从“项目落地快、企业发展好、品牌效应显”三个维度,系统梳理总结各市县(区)亮点工作,形成今年第二批40项优化营商环境典型经验做法。
从维度来看,40项典型经验做法各有侧重,其中“项目落地快”12项,重点聚焦审批流程优化、行政执法规范、全周期服务保障等领域,如西安市推行“全程代办+容缺受理+提前介入+并联审批”模式压减审批时间;咸阳市建立“解难”机制破解项目建设堵点;延安市推出重大项目税费提级服务等方面,助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
“企业发展好”17项,紧紧围绕融资服务、人才保障、政策兑现、知识产权保护等方向,如铜川市以普惠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商洛市探索“科技副总”机制促进产学研融合,为企业发展提供全链条支撑;杨凌示范区金融系统以信用体系构建与应用为核心,依托信用价值为金融资源精准画像,有效破解“不敢贷、不愿贷”及“融资难、融资贵”的堵点痛点。
“品牌效应显”11项,涵盖政务服务创新、监管效能提升、特色品牌打造等内容,如宝鸡市千阳县以“证照联办”擦亮“千钧一诺·阳光服务”品牌;渭南市澄城县打造“澄心办”营商品牌;安康市高新区建立“全域联督”体系,形成可借鉴的标杆模式。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