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见习记者 刘海英)9月30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陕西以硬措施压实耕地保护责任,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国土空间发展,以系统性治理守护生态安全,多项工作成效显著,为全省高质量发展筑牢资源根基。
在耕地保护方面,陕西构建五级田长制网格化管理体系,逐级签订“军令状”,连续4年每年拿出1亿元表彰耕地保护先进单位。通过建立“四早”机制、开展“金风”行动,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行为,同时推动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一体化管理。“十四五”以来,全省新增耕地208.6万亩,连续4年实现耕地面积“净增加”,截至目前,全省实有耕地面积4604.61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面积3378.98万亩,均超出国家考核任务。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稳步开展。省、市、县三级国土空间规划已批复实施,“3+2”主体功能区分区传导至乡镇,“一群两屏三轴四区五带”开发保护格局加快构建,西安-咸阳一体化、黄河流域(陕西段)等区域(流域)规划编制完成。全省已编制村庄规划6632个,1048个乡镇规划落地,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同时,陕西按“四统一”规则推进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自然资源业务联通办理和规划备案在线审查。
用地保障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陕西将用地审批“三周清零”优化为“12个工作日完成审核”,开展用地用林用草联动审批试点,600个省级重点项目用地保障率达95.83%。“十四五”期间,全省完成国家战略性找矿任务,新增煤炭优质产能945万吨/年。
在生态保护上,陕西编制完成省市县三级生态修复规划,秦岭山水工程累计修复生态58.38万亩、河道岸堤修复长度709千米。省级山水项目治理75万亩,历史遗留矿山修复6.4万亩,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任务。
此外,陕西扎实推进地质灾害防治,今年以来成功避险33起,避免181人伤亡。今年新启动避险搬迁1070户,截至目前,今年已交房955户、交房率89%。历史遗留不动产“登记难”问题集中整治成效显著,累计化解53.6万套房屋登记问题,完成“交房即交证”18.1万套,“交地即交证”2450宗13.8万亩,群众办事体验持续提升。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