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董志振 一鸣从小是个很听话的好孩子,品学兼优,曾连续两次考了全乡第一名,成了全家人的骄傲,是邻居们教育孩子的榜样。 那时一鸣一家人住在农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整天忙着侍弄庄稼和果园,一鸣
□野山 那天下午二三点,正在家里写稿子,电话响了,是侄女打来的,侄女说:“爹,我奶让我给你捎了一只老母鸡,已经杀好了,等一会儿我给你送过来。”我说,要不你吃了吧,侄女说,我奶非让我送给
□田冲 李小姐从小就失去了母亲,是父亲把她一手拉扯长大。如今,她大学毕业进了一家企业工作,整日忙忙碌碌,终身大事耽误了不说,也很少有时间照顾父亲。 眼看父亲的六十五岁生日就要到了,她还在外地出
□张笃龙 已过知天命之年,儿女双全,处在改革开放时代,亲历兴衰巨变。现在,每每参加新人婚礼,看着越来越奢华的新婚家具,思绪回到二十多年前我结婚时的情形,那时为了一套组合家具几乎与家里闹僵。现在想
□李沙铃 问:“现在”是谁?答:一位颜值至高的美女。 她有着明亮智慧的眼睛,有着劲健展阔的胸怀,有着博大深邃的思海,有着快捷似箭的步伐。 唱起歌来,歌声高亢。跳起舞来,舞姿优美。
□曹锋 (一)一轮红日冉冉升五星红旗迎风舞华夏儿女齐歌唱七十周年举国庆千里黄河虎咆哮万里长城龙吉祥蒹葭苍苍白露霜延长事业蒸蒸上巍巍炼塔洛河靓炼化儿女诉衷肠(二)力拔山兮气盖世红色延长百年兴延长打出一口
□孔明 提起陈更,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首先声明:我欣赏并佩服陈更。她是陕西咸阳的一个农村女娃,聪明过人,记忆力超强,读中学时就是个学霸,17岁参加高考,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被同济大学本科录取,读
□曹桢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是个妇孺皆知的风流人物。诸葛亮在世间的遗存,莫过于南阳卧龙岗和成都武侯区的两处武侯祠了。在中国要瞻仰和研究诸葛亮,最好的也是这两个地方。 李远就在卧龙岗上的南阳博物
□文锁勤 我从事监狱工作,单位在山区,地名很诱人,就叫杏树坪。这里春天迟暮,夏天暑热,秋天短促,冬季寒漫,是个山多、树多、石头多,鲜见城郭的圪老窝。同事戏说:“杏树坪这地方,不老的是青山,老
□孙剑波 26年前一个晨光熹微的清早,露珠还在草尖上打盹,村庄还在几点惺忪的灯火中沉睡,我和母亲已经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通往108国道的乡间小路上。那一年我幸运地考上大学,背起行囊,沐浴着秋后潮湿而清爽
完整保存至今的西安明城墙,共有大大小小十几个城门,其中不少都是既有官方的正式命名、又有民间的通俗称呼。以本文题目中列入的永宁门和勿幕门为例,在老百姓的街谈巷议中,几乎全都是被叫做南门和小南门的。
1954年,在全国青年积极分子会议上,王保京(中)受到毛泽东主席接见在咸阳乃至陕西,只要提及礼泉县烽火镇烽火村全国著名劳动模范、90岁的老支书王保京,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半个多世纪,王保京从一位普普通通
□田敬文 想起家乡,满是乡愁。家乡田岭是位于大秦岭腹地的一个小山村,那里依山傍水,民风淳朴,宁静祥和,环境静逸,山山水水依然秀丽,朱鹮仍在飞翔。 老家门前有一条土路,小时候,那条土路是我上学和
□解美强 巍巍秦岭山的北麓,一条河流从山中流出,名叫太平河,我的家乡在太平河畔,上世纪80年代的老家,生活条件比较艰苦,靠井水维持日常生活,我清晰记得7岁那年,我帮家里取井水,由于下雨路滑摔倒了,至
□梁山 这世上求人难,口难开,脸难看,特别是你无权无钱无力的时候,求人更难。 许多事情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求人不如求己,当你处在人生低谷的时候,当别人认为你无用的时候,千万别遇事乱开口求人,别
□曹春雷 秋夜,灯下,读《诗经》。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说的是蟋蟀,七月在田野,八月来到屋檐下,九月蟋蟀进门口,十月钻进我床下。读至此句,书中有虫声,
“闻亭”是清华建筑系主任梁思成为纪念闻一多而建闻一多治印闻一多发表《最后一次的讲演》清华园的清雅1932年8月,父亲应聘回到母校清华大学担任中国文学系教授,他谢绝了中文系主任的职务。1934年11月,新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此名取自遥远的古代诗集。《诗经·大雅》中,有“思齐”一诗,开首有这么几句:“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1956年至1964年进行整风以前这七年之间的中国文联,十分重视对党外艺术家的服务,提出“照顾那些阳光照不到的人,化腐朽为神奇”。按照这个思路,当时在中国文联组联部工作的佟韦先生负责联系周作人。
1936年10月,为粉碎国民党军进攻、争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亲自部署,彭德怀前线指挥,红军在宁夏海原、预旺和环县山城乡马掌子山、断马崾岘、哨马营一带与国民党军胡宗南部进行了一次重
□吴朝 阳历刚过三月,雅鲁藏布江还结着厚厚的冰,雅江两岸的那一行行沙柳才刚刚发出鹅黄的芽,一望无垠的大片草甸和草原,还是满目的萧瑟与枯黄,而我们这些工程人,却早已在这高原之上,开始了新的一个春天
□袁国燕 二十年过去了,我终于可以肯定,离开那个乡镇小邮电所,不是时来运转,而是命中注定。一个自带光芒的人,一定会点亮时光里的黑。 二十年前,我被分配在一个叫“司竹”的乡镇邮电所工作
□熊浩 清晨,丈余宽的白庙巷,依旧是满满的人,和各式早点热气腾腾的香气。 这是安康老城很陈旧的巷子,在周围错落的高楼中,保留着市井街坊的慵懒样子。今年端午,沿街就多了些小桌,摆放着各式家庭作坊
□王仕连 山高耸兮,华为攀峰。连天宇兮,开辟鸿蒙。万物互联兮,5G随从。更有余篇兮,昆仑在胸。
□徐文静 仲夏的一个傍晚,微风习习,远处不时传来几声知了的叫声。 我和闺蜜相约去大唐芙蓉园边散步。芙蓉园步行街两边的建筑古香古色,和远处林立的高楼大厦交相辉映,让人感受到一种古朴与现代交融之美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