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1949年,人民解放军发动解放大西北的强大攻势,胡宗南率部南逃,敌旅长方子乔带一部分敌军逃上华山,据险顽抗。解放军某团侦察小分队在当地药农常生林的带领下,绕小道,过天险,打破“自古华山一条路”的
鲁迅的论敌常对他有些恶形恶状的描绘,有夸张他被香烟熏黄牙齿的,有想象他“醉眼蒙眬”的,又是烟又是酒,撇开背景不论,单从这些字面上去看,鲁迅倒真像是“失意文人”,或是像个名士。实则鲁
——读阿莹散文集《大秦之道》 function anounce(){ var txtcon = '无论对于著者阿莹本人,还是对于陕西乃至整个中国散文界,《大秦之道》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这是一部主题散文集,在《汲古
□程晓艳 “有母亲在,便可以多少有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 老舍先生的这段话,让我进入不惑之年后体会尤其深刻。 我
几十年来,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晚上不管走到哪里,都能看到明亮的灯光,尤其住在大都市,晚上出门逛街,到处灯火辉煌,犹如进了仙境一般。回想起五十年前的农村,没有电灯,晚上黑灯瞎火,偶尔有一两家亮着煤
与亚平兄交往多年,知道他写过小说,但那都是十年前的事了。最近几年他在编刊的同时,一直都写的是散文。我特别喜欢他的文风,像他的为人一样,与人交往不争不躁,文字也总是不慌不忙,涓涓脉脉地慢慢流淌,清逸又真
小时候,铁路是奶奶嘴里讲不完的故事。1970年,在万人火热劳动的西韩铁路韩城段工地上,爷爷奶奶和公社的年轻人积极响应政府动员,架子车、铁锨、扁担将铁轨的长度不断向前推伸,终于在毛主席诞辰日前将铁轨铺至韩城
老伴儿买回来一把小蒜,立即闻到一股久违了的香气。我惊喜地问她是从哪里买来的,她说小区门口有一位老大爷在卖小蒜,买得人很多,她好不容易才抢到一把。“三月小蒜,香死老汉。”看到小蒜,家乡人的这句
槐花,乃洋槐树开的花。洋槐树,随意长在坡坎沟旁,随遇而安,从不选择环境。洋槐树,就如我们陕西人,天生的直脾气,热心肠,勤劳善良。流传千年的秦腔一吼,更是把西北人的性格表现得酣畅淋漓,更是关中文化的浓缩
写作除了为稿费之外,还为了更重要的那些。前些时,逢着某家媒体邀约谈“人生第一桶金”,这主题让我不由得失笑。我的第一桶金,自然就是稿费了。这“第一桶金”,怎么说呢,桶很小、特别小,金
钱玄同1918年1月起接编《新青年》,同年2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第四卷第二号是他责编的。他1918年1月2日日记云:“午后至独秀处检得《新青年》存稿,因四卷二期归我编辑,本月五日须齐稿,十五日须寄出也。&rd
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1886年5月1日,以美国芝加哥城为中心,爆发了全国35万工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的示威游行,经流血斗争获胜。为纪念这次成功的工运,1889年7月,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通过决议
咸阳市工人文化宫“职工摄影组”成员:文化宫摄影专干陈军令(左一)、陕棉八厂工人张艺谋(左二)、陕棉八厂宣传部干事刘彦臻(右二)、陕棉八厂工人张健(右一)合影陈军令(左三)、张艺谋(左四)等八
终于在那个冬天,我来到了一直期待的地方——古城丽江,古色古香的小城、热情淳朴的丽江人,都让我难以忘怀……至今我仍向往丽江的惬意生活。虽然游客很多,但不妨碍欣赏它安静、极致的美丽。
□李新全推开轩窗,和煦的阳光与清风扑面吹来。远看白云翻卷,近看草木绿遍山川。任风拂过心海,任花划落思念,不变的是内心的豁达与坦然。不问世事纷扰,不被俗事缠身,阳光正好,乘心还澎湃,乘岁月静好,手握一本
阳光明媚的周日,古城十字口街道人群熙攘,热闹非凡,多彩的广告旗迎风招展,充满激情的商业用语扑面而来,又一家特大果品超市开业迎宾。盛唐百果鲜超市日人流量达七八万人次之多,是十字口街道五家果品店中的佼佼者
每次看到弥勒佛的大肚子,我就会想起家里的瓦坛。这种大肚子的瓦坛,父亲说家里原先有两个,一个用来盛面粉,一个用来装水。装水的那个瓦坛在我小时候玩耍时被我砸烂了,但在我的记忆里好像没有做过这种坏事。问了母
有着中国最美乡村之称的安康市平利县,无处不景。桃花溪,据说是又一处九寨。150余名陕西工人报通讯员采风团,走进女娲故里,兴致勃勃入谷探秘,一睹桃花溪秘境。漫游溪谷内,步移景异,呈现眼前的是一幅水墨丹青的清
霾总有散的时候因为有风还有雨缘分也如这天空来不及思念牵挂却到分手的时候 痛也是一种享受如雨落下来没成为泥土却成了诗 情也许一秒钟就离开却要用一辈子忘记但是人还得有梦因梦才变得坚强人还得有爱失去了就会孤独
我去过一些名山,归来谈感受,三个字:不喜欢!名山的好,用不着我吹。名山的不好,可能一百个人有一百个吹胡子瞪眼。我不归纳,我只说我的感受。名山如名人,仰慕者众,慕名而往者多如潮涌。本为了游山却成了朝山。
“中国梦·劳动美”2019“五一”心连心特别节目观后感5月1日晚,陕西建工集团工会组织职工观看了“中国梦·劳动美”2019“五一”心连心特别节目,在气势磅礴的
姚雪垠(右)与茅盾合影1982年12月15日,是载入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天,因为这一天是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在人民大会堂隆重颁奖的一天。父亲的《李自成》第二卷和《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东方》《将军吟》《芙蓉镇》《冬天
1976年春,刚复刊的《人民文学》杂志约了在国内崭露头角的8名业余作者写稿。从1973年到1975年,由于连续三年在《陕西文艺》上发表三篇短篇小说,名噪一时的陈忠实荣幸受邀,赶到北京参加创作班,在此他结识了时任《北
——陈忠实三周年祭 function anounce(){ var txtcon = '作者与陈忠实(右一)忠实兄的三周年祭日快到了。回想起与他几十年的交往感慨万千,那三张与忠实兄的合影照片,始终在我眼前跳动。1998年
去年孟夏,在苏沟姨夫家门口的大路边,一簇草类植物引人注目,叶子油绿细长,四五株相互倚靠着挺身而起,箭一样刺向天空。一问才知,这便是我记忆中的毛蜡草,是姨夫去年特意从附近的山沟里挖回栽下的。在跟这里隔着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