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李远与卧龙岗
2019-09-03 15:19:58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曹桢

  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是个妇孺皆知的风流人物。诸葛亮在世间的遗存,莫过于南阳卧龙岗和成都武侯区的两处武侯祠了。在中国要瞻仰和研究诸葛亮,最好的也是这两个地方。

  李远就在卧龙岗上的南阳博物馆工作,与诸葛草庐朝夕相伴。这里古柏森森、修竹苍翠,祠堂高古、红墙夹道,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卧龙岗,显然是一处南阳人文景观的高峰。李远在这里做研究、搞学问,写出一本《访古寻踪卧龙岗》。李远的书里,都有哪些故事?翻看这本书久了,我自然也找到一些有趣的段落。这本书里有一些很特别的故事。

  南阳是个神奇的地方,李远在书里介绍了南阳的钟灵毓秀。“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白居易来到南阳时,惊讶于南阳的钟灵毓秀、万千气象,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卧龙岗上曾经走出了百里奚、诸葛亮两位丞相,让这一道土岗成为天下闻名之地。这里的秀美山水和历史人文,也曾令大诗人李白欣喜不已。他在《南都行》中写道:“走马红阳城,呼鹰白河湾。谁识卧龙客,长吟愁鬓斑。”

  在李远的几篇研究文章里,我们看到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诸葛亮用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一腔孤勇,表达了对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在宝鸡的五丈原去世之际,蜀汉的末路就已经注定。魏将邓艾伐蜀之际,诸葛亮的儿孙都血染疆场。当时,诸葛亮之子诸葛瞻、之孙诸葛尚守绵竹,诸葛瞻出城与邓艾决战,兵败被杀,绵竹失守。后主刘禅出降,蜀国灭亡。因为不辜负刘备沉甸甸的信任,诸葛家族为蜀汉流尽鲜血。

  诸葛亮死后,民间敬仰他的高尚人格,开始私下对他的祭祀。当时,魏国执掌了天下的政权,祭祀诸葛亮并不为当时的长官所喜。根据李远在《访古寻踪卧龙岗》中的研究,第一个在诸葛草庐举行私祭的,是魏国将军黄权。

  黄权先属刘璋部将,后来归顺刘备。在与东吴的交战中,黄权因“降吴不可,还蜀无路”,最终投降魏国。魏国封他为镇南将军。黄权是个正直且爽朗的人,虽然投降了曹魏,他依然经常公开称颂诸葛亮,这让魏文帝曹丕、大将军司马懿都很欣赏他。司马懿在给诸葛亮的信中写道:“黄公衡乃豪爽之士,无论何时谈起你,总是称赞、不改初言。”

  在三国乱世,很多家族的成员都各随其主,分属三国。诸葛亮的家族中父兄各事一国,黄权也是这样。黄权的一个儿子跟随他投降了曹魏,而另外一个儿子却因为留在蜀汉,最终和诸葛瞻父子一起战死在绵竹城外。

  黄权听说诸葛亮去世后,他来到卧龙岗上的草庵内,立起幡杆、点燃香火,将自己的一腔沉痛抑郁抒发出来。从此,南阳百姓开始自发来此祭祀诸葛亮,至今已经有一千八百年时间。

  根据李远的研究,岳飞也曾来到卧龙岗祭奠诸葛亮。

  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秋,一个风雨如晦的日子,一代名将岳飞走进了卧龙岗,夜宿武侯祠。雨越下越大,岳飞一个人在武侯祠内踽踽独行,他看着那些历代贤达称颂诸葛亮的诗词,“不觉泪如雨下。是夜竟不成眠,坐以待旦”。在潇潇夜雨中,道士献茶后,拿出纸来索字。岳飞在卧龙岗上流着泪写下的,正是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如今这一气壮山河的书法长卷,还静静地矗立在卧龙岗上的碑廊之中。

  隐隐长岗带白川,卧龙人去千余年。祠柏幽灵犹捧日,草庐无恙尚餐烟。李远的《访古寻踪卧龙岗》里还有很多奇人异事,这些故事不啻为解读卧龙岗文化的一串密码。




责任编辑:胡睿林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