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史飞翔 张立多才,人所皆知。首先他是一个编辑,主持着《陕西日报》副刊,引领陕西文学,催红发绿,功垂文坛;其次他是一个作家,凌云健笔,摇曳生姿,尤以散文随笔著称,《树荣》即是例证;再次他是一个评论
爱书多年,终有所获。人生最美的遇见,就是遇见了书。书是大千世界,书是百味人生,书是前进路途上的一盏灯,照亮了人生,照亮了生命。 爱书人最大的瘾,就是买书成瘾。我想,买书是为了读书,读书是为了更好
《时光雕刻者》这本书,已是我第三次读青年作家魏锋的文学作品了。读完这本书,印象最深的是魏锋与众不同的魅力,作为一名“文化打工者”,魏锋在时光雕刻中,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立足岗位,出色干好本职
□杨嘉城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伴随着夏末初秋的蝉鸣,雨水的味道也愈发苦涩了。秋天,是四季中最丰硕的时候,入冬的粮食有了,心就踏实了。同时也到了最喜人的中秋佳节,犒劳着人们丰收的成果,又是
□杜亚玲 我出生在“三年困难时期”,后来听大人们说那时吃过榆树皮、玉米杆、观音土。母亲告诉我,她生我后整天饿得前心贴后背,心里发慌,没有奶水喂我,我日夜哭泣不止。作为杜氏家族的长孙女,我一天天
□秦永毅 那天上华山游览,只想着尽兴而疏忽了索道停运时间,等到达西峰索道时,索道早关了,打电话问北峰索道,也是即将关闭,看来索道是坐不成了。看着同伴一瘸一拐的样子,如果步行下山,到家估计在后半夜了,我们
□任文 适逢暑假,我来秦岭探望文友。小住几日,十分留恋院里那绿叶扶疏、遮天蔽日的一大架葫芦。正是三伏天,架上的枝蔓和绿叶为院子开辟了一片阴凉。有十几个葫芦在人的头顶上荡秋千,更多的葫芦是从缝隙间偷偷看人
□缑晓晓 他没有把笼子里的鸟放出来他只是按着一些穴位借风琴吐纳秋意用一个中年的声音给不远处的芦苇格桑花交待着节气让河流有波动的起伏 他身旁穿裙子的女人滑动着手机,给秋风翻译一片树叶在枝头的心事一群蚂蚁用
□月亮红 葡萄熟了。小院儿里仿佛飘出淡淡的红酒香一群孩子把目光拴在葡萄架上晃悠悠地荡秋千 葡萄打开心结,晾晒在炎阳下。它的指尖抚摸着一些事物光滑表面背后的虚实枝蔓肆意爬过院墙给那些柔弱的花草撑起巨伞 鸟
□付海贤 在四季轮回中,许多人最爱秋天,因为秋天有别样的景致。 秋天晌午的骄阳,是秋天的“特产”。春天的阳光有些娇嫩,夏天的阳光有些热烈,冬天的阳光有些柔弱,唯有秋天晌午的骄阳,热情
□赵攀强 有天随人大代表视察旬阳第二中学,看到校园中心大道旁的标示牌上写着“蚁行路”三个字,觉得新奇,不知什么意思。回来我就打开电脑,查出关于“蚁行”的解释,有三种:一是指蚂蚁爬行;
□王慧春 疫情让“珍惜粮食”的话题再回寻常百姓家。其实,人的一生中,岂止只是珍惜粮食,还要从小学会珍惜,珍惜现在生活中的物什,珍惜所有遇见的感动,更要珍惜眼前有缘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
□周养俊 夏天已经过去了,“二十四个火老虎”挺厉害,头顶上的太阳依旧烈烈的,蝉还是那样没完没了的鼓噪着。也许是炎热没有散尽的原因,人们眼里还是单一的绿——翠绿、葱绿或者墨绿,总是与赤
□孙亚玲 早晨起来,推开窗户,又在下雨。在前几天的港澳游大巴车上,胖导游说:深圳的天气预报,就像男人的嘴一样不靠谱,深圳的天气,也像女人的脸一样,说变就变。在深圳的这几天,还真应了这句话,刚才还阳光灿烂
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的美食散文,为故乡高邮的咸鸭蛋成功“带货”;他的代表作《受戒》《大淖记事》,是评论界反复研究的经典母本
《人生如逆旅》(四川人民出版社2020年8月出版),是汪曾祺优秀散文的集合之作。51篇清新雅致的典藏之文,或记人叙事,或描摹四时风物,或感怀天地大美,或展示生活的闲情与逸趣。平实的语言,悠远的境界,极具&ldqu
□刘亮 爷爷是个老护林员,在一个叫榆林子的地方,地广人稀、森林茂密,爷爷工作的检查站就设在山下。检查站旁,是一条通往山里的柏油路,检查站门外,有一根挡路的铁杆,一边靠可以活动的螺栓钉在地上,一边用绳子拴
□张粉丽 白老师的姓,像极了她本人,白净、干练,无论穿什么样的衣服都是那么优雅、得体。而梅,又正好像她的品格,端庄、秀丽,有自己的办事风格及做人原则。初中三年,我们每天都在这位女神老师的关爱下成长。只是
□杨青梅 从母亲家出来,一阵风吹来,也夹杂着一股浓浓的花香扑面而来。时间飞快,当年的小槐树已成参天大树。沧桑30多年,故园已面目全改,但还是有痕迹可循的。西边档案馆所在的地方,曾是多年前我们的家园。当时前
□曹春雷 回乡下,帮母亲拔花生。一场秋雨过后,大地已经把一切都准备好了,只等我和母亲前来,把花生迎回家。是的,迎,在母亲眼里,她是在春天里一手操持,把花生种子嫁给了泥土,如今在秋日里接回家。不过是当初的
常言道: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此话可能说得有点儿过重,但本人一辈子的亲身受益体验,深感老师就是老师,永远都是学生的恩人和楷模。 小学先生 我出生在浙江乐清大荆镇一个农村鞋匠家庭。父母都是目不识
□杜亚玲 母亲总是站在场畔陪伴她的,是古老的碾盘碾盘已经很累它碾过的时光抖落在母亲的白发里 雪和雨,落在场畔云和月,落在场畔母亲的眼泪,也落在场畔场畔,就是一面咸涩的湖波光粼粼场畔,就是母亲的酸菜缸把日
□晓兰 此刻我坐在您的身旁轻轻把您呼唤,爸爸,爸爸却再也听不到您熟悉的声音看不见您微笑的脸庞 此刻我坐在您的身旁紧紧靠着您却再也感受不到您慈祥的目光体会不到您关切的眼神 您静静躺在那里躺在那冰冷的铁棺里我
□李明琴 一只粉嘟嘟的蜻蜓滑翔在我的鼻翼惊艳了山里的时光岁月瞬间,被不远处一个风筝荡得清新而遥远 你的手指划出一道温柔的曲线期待某个阳春三月有一只杜鹃能声声呼唤你的名字你说你的名字叫寂寞
□党益民 西域姑娘发辫长,浓眉大眼水汪汪。几回梦里奔西去,牵着双峰踏夕阳。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