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王纯 记得每年过年,家里都要蒸大馒头。母亲把馒头做成各种花样,圆形、花形、鱼形、刺猬形……各种各样的馒头蒸出来,冒着腾腾的热气,看上去喜气洋洋。母亲在圆馒头上点上红点,花形馒头上用红枣来
1 9 7 5 年,我(前左一)同工人师傅修厂区铁路。风雨人生路,江山万里行。漫漫征程,何以为家。我工作单位在铜川耀州6 9 号信箱,到1 9 7 4年建筑工程已接近尾声,原因是冶金工业部在陕的两大冶建公司(九冶、十冶)
□春草 清流悠远韵秦川,铁马秋风出潼关。礼儒乐史耀华夏,盛景雄姿有开元。
□华光耀 时间在这里停留情感被潮水拍动两眼相望道不出送别之声唯有沉默将心愿相许 不能留下吗目光锁住的那片枫林会挂满一片一片思念当冬去春来有鸟鸣伴着花开的声音在林间欢雀 汽笛响了思绪在船帆上一起一伏远处,海
□徐志刚在长安,李雪峰先生可以说是位特立独行的画家。他那以墨色为主色调的花鸟画,孤冷简约的画着一两枝虬曲苍劲的树干、几株奇花异草和几块奇石,一两只鸟儿或舞或唱、或捉对成偶或独立寒秋。即源于传统又不拘泥
□高鸿 去过汉中,但不知黎坪。想想秦岭大巴山的景致都差不多。西安是晴好的天气。到了汉中也是,虽是深秋,感觉还是有些燥热。想来越过秦岭应该更热,于是临走的时候连秋衣也褪了。汉中历史悠久,尤其是两汉三国文
□柯贤会 我永远忘不了生养我的老家,更忘不了老家那挂满果实的柿子树。老家位于秦巴山区的坝河镇,镇内翠峰迭起,溪流密布,气候温润,草木茂盛,特别适合柿子树生长。荒坡上、地坎边、房屋后、溪沟畔,随处可见大小
□韩星海 谁不夸自个儿的家乡好!我的家乡就在关中西部,佛教圣地--扶风法门寺端北的周原大地上。这儿有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东韩村,就是生养过我的地方。远看村庄,座北向南,头枕着巍然屹立的乔山,脚蹬着清澈长流的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情感纽带,是人类交流的主要工具,人类文明进化正是借助语言的功能,才得以留存、传承。作为人类繁衍进化的产物,不同的民族会有不同的语言,而同一民族,也会因特定地域而产生特有的乡音,如汉语方
□肖欣雨 似乎每个人从孩童起就有一个环游世界的梦想。倒不是真的要去世界的每个角落,而是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去看看不同风景。我也不例外,甚至于现在我还梦想去非洲看一次轰轰烈烈的大迁徙。没人能定义旅行,它可以
□李瑞华 小区附近有家裁缝铺,裁缝铺的老板叫老姚。老姚做的活可杂,平时除了缝缝补补外,他还做旗袍、卖布料,各种花色都有。老姚心细,做的活更细,吸引了不少女性。老姚不仅是做衣服能手,还会聊天,家长里短,只
□吴昆 公司要制作一个宣传MV,主要是宣传公司文化,介绍特色产品等,由于这个MV会在展会上播放,所以公司的领导们都非常重视,将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小张。小张是我们公司宣传部的干将,有着高超的视频剪辑制作技术
□ 闫陇辉 闲暇之余,打开朋友圈,浏览着僚友们丰富精彩的圈子,一则《“慢火车”串起小城故事》的美文推送,使我不禁感慨,刹那间小时候乘坐绿皮小慢车的场景历历在目。我家在宝鸡靠西段,临近甘肃,所在
彭祖作为长寿的化身,据说活了八百岁,这当然是传说。人类历史上,绝大多数人是“生年不满百”,能活过百岁的,便是大寿星了。毛泽东早年有句云:“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虽是对人
近日,电视节目《挑战不可能》中出现了关于有些语言单位到底是否是成语的热议。文化学者蒙曼认为,“喝西北风”和“加减乘除”都是成语,这让在场嘉宾和观众一脸迷茫。那么,“喝西北风&rd
柳青(1916-1978)是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种谷记》《铜墙铁壁》《创业史》、中篇小说《狠透铁》等。其中描写中国社会主义农业合作化运动的长篇小说《创业史》,是新中国“十七年文学
□赵攀强 秋是有颜色的,尤其是陕南的秋季,更是色彩斑斓。我喜欢在深秋的陕南,穿行于山岭之间,看漫山的红叶,看树上的红果,看蓝天的流云,看山水的倒影。无论走到哪里,都可见红绿相间,层林尽染。那红色有时点缀
□白描 我在泾阳县出生、成长、读书,后来从学校返乡做农民。十几岁时,去两百多里路外的煤矿拉煤,在火车站装车卸车扛两百多斤的盐包子,打土坯、盖房、扬场、犁地、挑土、担粪,干过很多苦活儿。有一阵子泾阳县城修
□第五建平 期盼的5G时代来了 担心的5G时代到了 5G是什么 是可爱还是可怕 是能走还是会飞 是老虎还是绵羊 是幸福还是灾难 有谁见到过 人类都是忙活 有人忙着研制5G开发5G 有人忙着打压5G阻止5G 5G
□第五建平 那年 你头不回地上了远去的汽车 把童年、把故乡、还有我 抛在了身后 我抱着你扔回的千层底 没感觉那句 什么年代了谁还穿这么土气的鞋 有多锋利 心却喷泉般向外冒血 繁华世界什么都不缺 可那
“你们这也太干净了,跑一趟划不来!以后我隔三天来一次可以吗?” “那咋行啊,三天这厨房还能进吗,还是麻烦你每天都来吧。” 9月26日,中铁七局西安公司晋城丹河项目部食堂管理员李师
□周虎子 称呼是一种文化,内含很深。一般说称呼要得体,礼貌,亲切。特别是单位里见人不可随便乱叫的。 正式场合,有职务的叫官名,有职称的呼职名。年纪长又无职务的称老师,年纪小的称小某,同龄的称全
一次,去上海的旧书店,是跟着淘书客去的。友人嗜书如命,唯一的爱好就是购书与读书。于是,我这才有机会听闻那家复旦旧书店,在五角场附近。书店开了10多年,复旦周围的小吃摊、打印店来来去去,旧书店始终岿然
《跟谁都能处得来》【美】莉尔·朗兹/著薛玮/译“社交恐惧”是当代青年的流行病。当你还处在校园和家庭的保护之下,害怕与人沟通,还能缩一缩躲到蜗牛壳里。一旦进入职场,你就被期待是一个专业、高
——读《燕语集》 周燕芬新著《燕语集》近日出版,这是她多年来的散文集萃,自称“小书”。然我看了则以为是“大书”,属学者散文一派。 与周燕芬相识,多有憾事,但也有趣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