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樊莎莎 2023年3月,春寒料峭,单位开展的小区间对标学习交流活动却进行得热火朝天,处处充满积极向上的气息。作为活动参与者,我怀揣相机,努力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珍贵瞬间。活动结束,我将照片投给了《陕西工
于利华 《女人woman》是一部关于女性的纪录片。 该片通过走访50个国家,真实记录了2000名女性对自己的评价,涉及怀孕、生育、教育、婚姻、经济独立等主题,以及自己所遭遇的“与众不同”,或痛苦
刘宁近日由陕西作家贠文贤创作的长篇小说《大梁村》问世,该著紧随当代著名作家陈忠实足迹,展现白鹿原上一个名叫大梁村的村庄,半个多世纪以来乡村社会的变迁和农民精神嬗变,以此折射当代中国乡村现代化和农民心路
周折 一篇标题为《战士心中自有责任田》的短文,刊载于1985年10月11日的《文摘周报》,摘编自同年10月1日本人发表在《陕西工人报》的一组人物通讯《英雄情怀,感人肺腑》。 1985年8月31日至9月3日,由原老
当银幕上的哪吒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时,整个影厅的空气仿佛被点燃。这个顶着烟熏妆的魔童,用他桀骜不驯的姿态在神话画布上撕开一道裂缝,让当代少年看见了自己灵魂深处的倒影。 命运的重锤在混
起床后天色刚微微泛亮,清晨的雨夹雪为公司带来一片宁静的氛围。厂区内的生产设备运转顺畅,发出嗡呜嗡呜的平稳声响,仿佛在与早晨的宁静对话。透过水珠斑驳的玻璃窗,看到树干上几只早起觅食的鸟儿,在冰凉的空
潘瑾 蒲城,被誉为“将相故里”,将,指的就是杨虎城将军,而相,指的则是清代道光年间爱国名相王鼎。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古城,文化底蕴深厚,一年四季皆呈现出别样的景致与魅力,静候着人们去探
张从军 今年春节我是在农村老家过的,住的时间也比较长。 按照家乡老辈人的说法,这是父亲去世后的第一年,他的灵魂是要回家过年的,我们全家如同父亲在世时一样精心准备着过年的一切。但真的到了团圆时刻
董信义是日午后,阳光稀疏,无绚烂之象。行走野外,脚下生风,指缝发冷,虽已立春,冬的凛冽尤在。但我和闻名都喜欢山野之趣,更喜欢在黄土沟道避风的土崖下,选一阳光普照之地,圈地架柴,支架搭火,煮茶闲语,成逍
曹彦强 春天的序幕刚刚拉开,汉中便迎来了今年第一场浅浅的雨。雨里含着风,风里裹着雨,雨里还夹杂着乍暖还寒的任性,夹杂着新蕊欲绽的初馨。纤细而坚韧的雨丝,于无声无息之间滋润着大地。 初春的雨,总
王天兴 7年有多长?是3年高中和4年大学时光的总和,也是我参加工作的总时长。记得毕业那年,我怀着忐忑和兴奋的心情坐上了去内蒙古的火车,从天亮到天黑,再到天亮,伴随着列车的提示音,我踏上了这片陌生又荒
张翼安 每到3月5日“学雷锋纪念日”,我就情不自禁地翻开已蒙尘的相册,端详着那张“红小兵最幸福73‘六一’留念”的旧照片,它总会把我的思绪拉回“向雷锋学习小组&rdqu
刘文萱 “华灯一城梦,明月百年心。”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城市的坊巷间便被一种独特的气息所笼罩。那是一种混合着食物的香气、人们的欢声笑语以及生活百态的韵味。这,便是烟火气。 俗话说
刘培英 母亲生得高挑,约一米六七的个头,清瘦、漂亮,是当地公认的美女。母亲的一生,充满了坎坷、苦难。母亲的手,格外与众不同,手掌宽大、黝黑、干巴,手背青筋暴起,如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又似蚯蚓,
李晓会 在我的记忆深处,老家的浆水宛如一首悠扬的田园牧歌,承载着无数温暖而美好的时光。尤其是在酷热难耐的夏天,一碗清爽可口的浆水面或浆水鱼鱼入口,那种沁人心脾的酸爽瞬间驱散了夏日的燥热,让人从舌
宋扬 大豆,让我无限怀恋,让我于记忆深处不断反刍过往岁月中丝丝缕缕慰人心魂的温暖情愫…… 那些年,在我们村,吃青豆炒肉就算奢侈的“打牙祭”。起锅前,再放一把切成圈的青椒提
侯恩瑞 我下牙中间往左数第七颗牙齿,不疼不痒地又掉下来一块。从去年开始,不知为啥我老爱舔这颗牙,慢慢的牙齿上就出现个小洞,我的舌头每天反复巡视这个小洞,结果这天就掉下来一块,牙齿的芯终于被掏空,
胡忠伟 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孙犁先生始终是以现实主义的革命作家身份出现的。其实,他还有另一个光辉的面影,他是一位出色的报人、合格的记者,更是一位优秀的编辑家。在长达60多年的写作实践中,他很好地把这
辛敏 乙巳年正月一次文友聚会,结识了《三秦宗教》杂志执行主编宁文英女士,聊了几句,得知她是我渭南老乡,便感觉亲近。聚会之后翻阅她惠赠的《三秦宗教》,看到她文章后面的作者简介才知她曾出版文学书籍6部
王慧春 我时常会想一个问题:在这个影像传播盛行的时代,想选择用文字描写一幅美景、呈现一段旅程、写实一份情感,到底还能写点儿啥?又该如何写呢? 但也在琢磨,照相机发明了,绘画没有消失,它成了艺术,
叶柏成 大约在2023年的时候,紫阳县作家协会主办的“紫阳文艺”公众号陆续推出农民写作者付调娥的散文,闲暇无事,就漫不经心地看了几篇,不觉眼前一亮,于是付调娥的散文进入了我的阅读视野。
王成祥 华夏文明五千年,《史记》独领三千年。历代对《史记》的研习不胜枚举,著作层出不穷。王利伟先生就是一位对《史记》有着独到见解和深刻体悟的年轻作家。他的又一部研究专著《来吧!跟司马迁聊聊》即将付
高志飞 在陕北这片被岁月精心雕琢、被黄土深情滋养的土地上,每一道沟壑都隐匿着故事,每一缕炊烟都蕴含着独特风情。提及陕北人过年的年茶饭,脑海中便回荡起陕北民歌“热腾腾的油糕摆上桌,滚滚的米酒捧
李焕龙 结缘《陕西工人报》,是1992年金秋时节。 这年夏天,我在供职的安康人民广播电台发起“恒河行”采访活动,步行走访这条本市最长境内河流的人文地理、报道该流域的社会变化。走到当年叫安
王成祥 人类文明进入二十一世纪,机器人的问世,AI替代人类从事的某些活动已经成为趋势,数字化互联网和人工智能deepseek的诞生,改变了传统的生存生活方式,人类必须重新认识宇宙,地球仿佛变成能够承载万物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