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全媒体记者 郝佳伟 图/本报全媒体记者 鲜康
以“秦匠千年 智造未来”为主题的陕西展馆精彩亮相。
9月23日,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内热闹非凡,第三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暨大国工匠论坛在此拉开帷幕。陕西省总工会携“秦匠千年・智造未来”主题展区,以古今交融的设计、硬核亮眼的展品惊艳亮相。
跪射俑静静伫立,与一旁的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模型形成跨越时空的“对话”,青铜铸造的古朴纹路与智能制造的精密线条交相辉映,生动勾勒出三秦大地工匠群体“守千年匠心、创未来智造”的精神图谱。
步入展区,四大功能分区逻辑清晰、亮点纷呈,全方位呈现陕西省总工会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匠人才培育、职工创新活力激发上的扎实成果。
“秦匠铸魂千年传承”展区内,一块动态影像屏循环播放着何尊、兵马俑、马宇百戏俑3D复原影像。从商周时期青铜铸造的何尊“宅兹中国”的铭文匠心,到秦代兵马俑千人千面的雕塑技艺,再到3D技术对古俑细节的精准复刻,影像以“从古代秦匠智慧到现代技术复原”的叙事脉络,让观众直观感受千年秦匠工艺的传承与延续,仿佛穿越时空见证三秦大地的匠心积淀。
“大国制造陕耀时代”展区则尽显陕西制造的硬实力。1:10比例的新舟700客机模型线条流畅,机翼细节栩栩如生;自由飞飞翼布局变稳验证机模型展现着航空领域的技术突破;大型航空器上表面巡检无人机系统的机械臂灵活转动,模拟着对航空器的精准检测……据展区工作人员介绍,该区域共陈列16件展品,涵盖航空航天、能源装备、智能制造等领域,每一件都承载着三秦工匠的技术突破,见证着陕西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跨越。
“在展区看到航天重器,亲切感油然而生,希望通过此次大会,把陕西航天科技展示出去,展现我们陕西产业工人的风姿。”大国工匠、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数控车工何小虎说。
“智造创新秦创未来”展区是职工创新活力的“集中秀场”。职工创意作品“乘风破浪”以金属材质勾勒出航船破浪的姿态,“展翅高飞”则用精密零件拼搭出雄鹰展翅的造型,传递出产业工人的创新激情。基于大模型的人工智能识别模型实时演示着对工业零件缺陷的精准识别,1:10仿真珩齿机模型的齿轮咬合间,尽显现代制造的精密之美,让观众切身感受到“创新”已成为陕西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薪火相传创新赋能”展区内,LED大屏滚动播放着“大国工匠”“三秦工匠”的工作场景——有的在精密仪器前专注调试,有的在数控机床前精心磨炼。展区一角,全国劳动模范、绥德剪纸非遗传承人武燕展示了她为此次大会精心制作的剪纸作品《工匠精神》。“这幅作品是我为此次大会亲自制作的,希望通过剪纸的形式,把工匠精神发扬光大。”武燕说。
剪纸一旁,羌绣作品的彩色丝线在镜头下交织,蛋壳刻字的细微纹路清晰可见。这些展示不仅让观众沉浸式感受三秦工匠精益求精的精神,更彰显出陕西产业工人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
“此次参展不仅是‘秦匠’风采的一次集中亮相,更是搭建了交流合作的桥梁。”陕西省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陕西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持续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进一步激发职工创新活力,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凝聚更多“工匠力量”。
其他省份代表参观陕西展馆。
观众参观角磨机“蛋雕”技术。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