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工 > 劳动模范
本报全媒体记者 宁黛艳杨峰(中)正在讲解操作要点。(受访单位供图)10月18日清晨,薄雾还未散尽,航天六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车间内已是灯火通明。机床运转的低沉嗡鸣、钻头与工件的细微摩擦、锉刀划过金属表
记者:秦腔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陕西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更好地保护传承推广秦腔艺术,陕西各级相关部门和戏曲工作者开展了哪些工作? 李梅:秦腔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本报全媒体记者 牟影影“在数字经济主战场上,我们对每行代码的优化、每个漏洞的修复、每项流程的革新,就是为网络强国建设尽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10月11日,陕西省劳动模范、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西安
从在渝黔铁路夜郎河大桥现场“淬火锤炼”,到在宜兴铁路悬崖峭壁间开拓“生命线”,从抢险现场的“生死时速”,到亚洲最大吨位转体桥的“精度攻坚”,中铁一局八公司程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 沈虹冰 陈晨 蔺娟 张思洁 张申博梁增基路生梅张淑珍关中平原即将迎来秋收的季节,一抹阳光照进梁增基家的客厅。窗台上,6个摆放整齐的培养皿中,新出的嫩苗勃勃向上。“这是一个新培育的
原标题:扎根独山子34年,薛魁见证新疆乙烯行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 身边的大国工匠丨戈壁滩上的乙烯追梦人本报记者 曹玥1989年,薛魁选择成为正在建设、急需人才的新疆乙烯工程建设指挥部的一名&ldqu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旭东9月3日,天安门广场盛装以待,长安街雄师列阵,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在这个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日子里,来自陕西的劳
本报全媒体记者 董欣 8月28日,在法士特集团齿轮联合一车间,机器轰鸣声中,义锐正与两名年轻技工围在一台精密磨齿机前,半俯着身子认真研究讨论。这样的场景,在义锐技能大师(劳模创新)工作室很常见。 自
立秋过后的渭北旱塬,阳光依然炽烈。 8月14日,在咸阳长武县旱作小麦育种试验中心,科研人员正对今年收获的4000多份育种后代籽粒进行鉴定,92岁的省劳模梁增基坐在一旁悉心指导。 这里,是他倾注一生心血的
本报全媒体记者 宁黛艳8月19日黄昏,夕阳熔金,晚高峰车流在古城街道上奔涌不息。与白班师傅短暂交接后,西安好运汽车有限公司出租汽车驾驶员张望的身影便融入了渐起的暮色与霓虹中,开始了他的又一个夜班。俯身检查
本报全媒体记者 宁黛艳8月4日,暑期的校园一片静谧。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级技师丁海英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办公室,屋内不时传出电脑键盘敲击声和书本翻页的沙沙声,合成了她的“暑期旋律”。扎根
文/图 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代棣李永军(左)指导青年职工进行焊接。“手、腰、脚都得稳住,这样焊缝才平整,才能避免误差。”头戴防护面罩,身穿阻燃服,左手拿焊丝,右手握焊枪,在中车西安车辆有限公司实
本报全媒体记者 张代棣 左腿弓,右脚蹬,手中沉稳地推拉锉刀,随着碎屑飞溅,金属零件在“唰唰唰”的节奏声里逐渐显露出棱角……记者日前在陕汽控股陕西德信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钳工车间
通讯员 吴苏 7月18日,安康市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会议室内座无虚席,150余名卫生健康系统干部职工的掌声如潮水般涌向讲台中央的王荣荣。 在这场由市总工会主办的母婴护理赋能行动推进会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本报全媒体记者 李旭东赵洪璋工作照。(资料图)7月3日,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北校区,一尊石雕像静静矗立在图书馆前,雕像手捧书本,目视远方,仿佛在守望着远处的麦田。每当师生路过这里,都会看到雕像上那令人敬仰
本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刘海英7月12日,风尘仆仆的李军刚出差回来,就接受了记者采访。眼前的这位西北汉子,脸庞黝黑,笑容憨厚,握手时能感受到他掌心的老茧。谁能想到,16年前初出茅庐的项目试验员,如今已是中铁一局
本报全媒体记者 鲜康7月8日,夏日的宝鸡机床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鸡机床”)数控一车间,机油味混着金属碎屑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麻建军俯身在一台数控机床前忙碌着,他左手握游标卡尺,右手在操作
本报全媒体记者 牟影影“测绘人,就是没有过不去的坎、攀不上的坡!”7月7日,记者走进自然资源部第二地形测量队,三秦工匠、工程测量员党军勇这话一出口,话匣子就打开了。他指着桌上各式各样的地图册说
前不久,在陕西省2025年三秦工匠表彰大会上,陕西化建公司焊工汪江喜获“三秦工匠”荣誉称号。笔者近日采访到刚从国家管网西三线项目回公司的汪江,连日来一线奋战,他的眼睛布满血丝,神色略显疲惫,
本报全媒体记者 兰增干 通讯员 蒋晓强 李学利“要集中精力加快智能化车间的U肋全熔透焊接设备、接板机器人和隔板机器人设备的升级改造,为即将拉开的几座万吨大桥生产做好技术准备……”前
本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刘海英6月24日清晨,延长油田七里村采油厂机修车间内,程育文像往常一样组织班前会:“今天把四台抽油机拉到焦家岭维修点,维修时注意安全规范,大家抓紧时间,争取高效完成任务。”简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郝佳伟6月18日,位于海拔1000多米的秦岭山脉腹地,全国劳动模范、陕西交通控股集团西汉分公司秦岭朱雀隧道管理中心应急救援组组长盛沛,正在为打造秦岭测量隧道数字孪生系统安防体系建设而忙碌。盛沛
本报全媒体记者 牟影影6月20日,在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煤机公司)工会干事的引导下,记者走进机加一分公司,一台长10米、高3米的落地式数控镗铣加工中心映入眼帘。三秦工匠、数控镗铣工栗文岳正站在两
本报全媒体记者 牟影影“我主要从事煤矿井下钻探装备的装配调试和售后服务工作,不只是修,也要将现场问题进行收集反馈,相当于科研人员的‘眼睛’。”6月12日,在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郝佳伟 实习生 白家璇6月16日凌晨,西安地铁港务区车辆段,49岁的三秦工匠、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接触网工杨智刚,正检视着刚性接触网汇流排。31年来,从国铁到地铁,他把心血刻进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50004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