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成宏斌这一轮“敖包相会”中的月亮,不经意就从心海深处升到了草原尽头的天空。清凉的光晕抚过每一株草、每一滴露、每一个蒙古包。微风里,草浪涌动,草的影子摇曳中斑斑驳驳。那浪尖之上,跳跃的爱与力
在单位上班那些年,我曾分管扶贫工作。单位的扶贫点是岚皋,具体在岚皋县花里镇的花里村和金寨村。由于工作原因,我每年必须去两次扶贫点,一次是研究决定扶贫项目,一次是项目验收总结。去得多了,岚皋的山水,特别
□王祥因为都不在一个城市里,我们一家便固定每周周末视频,开一次家庭会议,聊聊近况。又到周末,才知道母亲去姐姐那里照顾小外甥了,留下父亲一个人在家。想到下周就是情人节了,我打趣母亲道:“你这忙的,又
□李兴中前不久,我看了一篇题为《“鄂牛村”主人——段国超教授教学、科研评介》的文章。这是一篇评述我的恩师——全国著名鲁迅研究专家,渭南师范学院段国超教授教学科研的文字,内
□王彪有一种食物叫五香蚕豆。那是我在北方小村庄生活时吃过的一道美味,到现在近三十年再没有吃过。那时,本村没人做五香蚕豆,全靠外村一位卖豆人推着自行车沿街贩卖。每年他都会在村子里出现几次。我并不知道他从
□杨江锋记得那是小时候的事了,那时的我刚步入初中,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个好事,意味着我以后就能吃上“白面馍了”,但对家里人来说就是一件坏事。由于当时生活条件太差,我家也不例外,一家几口人凭借几亩
□罗锦高吟诵家书最好的诗句,莫过于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想想过去那些因战争背井离乡、四处漂泊的平民百姓,谁能写封家书报平安,足以慰藉长年累月抓心挠肝的牵挂,治愈那思念过度的忧伤。
□李霜氤经历了暂停学业和对前途的迷惘,又经历了重拾学业却不知何时毕业的波折,我的内心是沮丧的。2022年年末,我和亲友又陆续感染了新冠病毒,在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中来到了2023年。2023年会好吗?我心中是疑惑的。
□青木年前,矿区新能源光伏项目在苍村社区有一个电源点,站在单位办公楼的楼顶,可看到不远处的社区内有一排排老旧的窑楼,斑驳陈旧的外壁在冬日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怀旧的气息,我很是喜欢,想着这次可慢慢去探访了
2023年2月7日下午,华山游客中心票务部团队售票处,售票员们正在复核订单、填写报表,忽然,一群人涌了进来,说我们是来向你们表示感谢的,请接受我们的敬意。说着,十几个人排成一溜横队,齐刷刷地向售票员鞠躬,边鞠躬边说:“感谢帮助我们解决了订单问题,感谢一直以来对我们的支持。”鞠完躬,客人们又拿出两面锦旗,指明要送给售票处和售票员孙丹。
我1981年从工程兵部队复员正赶上我国改革开放,农村实行土地承包生产责任制的第一年,煤矿也实行用工制度改革,以农民协议工的性质,招收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去井下挖煤,协议工性质是不改变农民身份,待遇和固定工有本质的区别。煤矿是高危行业,享受不了和正式工同等待遇,分田到户的农村青壮年也不愿意去钻黑窟窿。我20出头,意气风发的还想干一番事业,毫无顾忌地报了名,成了蒲白矿务局白堤煤矿(后和马村矿合并,现已破产)采煤二队的一名协议工,开始了我井下长达十年的煤海生涯。
从前,烧馍馍是远行人的干粮。耐储存、便携带,使它成为黄河艄公和纤夫的最爱。粮食统购统销的年月,即便手里有钱,但若没有粮票,照样买不到吃食。有时候,即使有钱也有粮票,若过了上班时间,也找不到一家开门营业
咸阳安国寺位于仪凤街北口,原存明代古建筑三座,依次为安国寺、圣母行宫、关帝庙。据《旧咸阳县志》载:“安国寺,内石佛一、铜像三、一佛、一关帝、一无量。”寺院原有围墙,南北宽、东西窄,呈四合院状
李昆 绘“抓洋儿”是过去关中女娃经常玩的一种游戏,正月闲下来的时候尤其玩得热闹。“洋儿”是关中口语中的一种游戏用具,圆形,一般有鸽子蛋大小。可以挑选比较圆的石子,也可以用磨圆的碎瓦
□柏峰今年,是我父亲的百年诞辰。父亲身板挺拔、魁梧、敏捷。他在世的时候,很少谈起自己的履历与生活。有关他的情况,我也只是知道一鳞半爪,大致的情况是:他小时候,在本村的初小读过两年书。后来,因为家寒,也
□孙见喜芙蓉园的红墙下,悄然淌出了温润馨香的脂粉浴液,曲江的一池春水,就淡淡地被染红了,染红了;三五丽人逶迤而去,是哪位诗人的新词,让她们含英咀华?夕阳的余晖,迟滞着慈恩寺的暮鼓;明德门的城墙上,巡行
□高鸿家乡变化很大,乡村公路硬化了,河堤加固了,河水仄浅似一条蛛线,河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儿时那一滩滩金色的沙滩不见了。因为太熟悉这条河,它早已融入了我的身体。河水经年不息地流淌着,记忆被一遍遍淘洗、
□刘成章这片沃野,出小麦,出玉米,出一眼望不到边的蔬菜,还出杏子和柿子。这片沃野,也出过一些成语和故事,例如“泾渭分明”、《柳毅传书》等。这片沃野,叫作泾阳。现当代好几位引人瞩目的文化名人出
作者:李永刚 从小雪和大雪出发,穿越冬天的浪漫。
我常常在想,天下无一人生活在真空里,谁的生活中都有太多的鸡毛蒜皮。倘若把文学比作乐器,让它为生活伴奏,有时交响乐,有时钢琴调,有时小夜曲,则生活的滋味可能会更美妙,也会更令人神往。从小到大,仿佛文学都
读书,是我最喜欢做的事。对我而言,读书于工作、生活、成长都是最大的推动力。臧克家曾说,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这句话在耳边萦绕了二十多年,让我孜孜不倦去读书,追赶文学的脚步乐此不疲。回想起来,读
入春前,我干了一件从没做过的事情,我“绑架”了一个名叫李汉荣的陕西“老头儿”。这事儿干得漂亮,与其说是“绑架”,不如说无意埋下一个“圈套”,几个无意下来,汉荣老
《思于他处》是孙郁先生的一本评论集,亦不妨称之为随笔集。因为,先生的评论文章,是带有很强的文学性和诗意性的,可作为学术随笔阅读。文集,所收文章比较“杂”,但虽“杂”,却仍然可以对其
书桌上,放着王新民老师馈赠的《慈苑书韵》,封面极雅致,一股浓浓的翰墨清香扑面而来。伴着新年的声声鞭炮,我认真读着《慈苑书韵》,不觉入了迷,并陷入沉思。全书由“慈苑书韵”“说平论凹”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知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每当想起这几句简单的话语时,就勾起了我内心深处的往事,泪珠便扑面迎来,这不是简单的泪珠,是激励着我时刻前行的泪珠。 记得那是小时候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