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不知道是前世注定,还是今生有缘,我对阅读情有独钟。“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一日不读。”阅读已经成为我的一种习惯。我阅读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安康市图书馆。这座筹建于1979年的图书馆,
今年54岁的王计兵出生于江苏邳州。2002年,王计兵和妻子来到昆山打拼,和其他外卖员一样,他风里来雨里去地送餐;和别人有些不一样的是,他5年奔走15万公里,写了4000多首诗。2022年7月,一首名为《赶时间的人》的诗
春天是最适合写诗、吟诗的季节,长安自古为文人圣地、诗歌沃土,曲江流水踏春行、春风得意马蹄疾。行走在春天里,一阵阵温热夹杂着一丝丝清凉,减一件衣服不凉,套一层冬装也无妨,正所谓二八月乱穿衣—&md
“婚姻既是扩大的个人,又是缩小的国家。”这部以三代、四个女人的命运际遇为审美视点,全景式反映情感、文化冲突和爱欲挣扎的离奇故事,在复杂的建构中,表达出了对家庭伦理文化的思考。如果说《佟家大院
我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岳飞传》。那时上三年级,有一些识字量了。当我无意间翻阅父亲借来的这本闲书时,瞬间就被书里的情节吸引了。虽然自始至终都把“岳元帅”读成了“岳元师”,但不妨碍我
癸卯仲春,采风来到渭北高原上的澄合矿业公司权家河煤矿,但见矿井封闭,俱乐部关门,邮电所墙皮斑驳——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几乎是一片废墟。据陪同的煤矿负责人讲,这里开采于1970年的煤矿曾两度关闭,2015
□许晨冰蓝田公路段因多重缘故,职工年龄断层非常明显,35-49岁之间几乎是个空白,于是在单位里要么被叫“姨(叔)”,要么开口就是“姨(叔)”。姨叔们各有本事,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上,他们都
□王国梁有一个片段过去四十多年了,却一直刻在我的脑海中。五月,阳光和煦,空气中弥漫着花草的香味。父亲正在磨那些农具,小院里连风声都听不见,只有农具与磨刀石摩擦发出的“刺啦”声音。我蹲在父亲旁
□朱辉楼下小赵两口子在吵架,老房子隔音不好,内容我听得清清楚楚。小赵从事平面设计工作,比较自由。每天都在家工作,白天遛狗的责任就落在了他身上,然而他怕街坊邻居说闲话,误以为他“吃软饭”,于是
□马亚伟那时候我大概七八岁,刚刚能拿得动扫把,母亲让我扫院子。我几乎是双手抱着扫把,吃力地扫起来。忙了半天,院子终于被我扫得干干净净了。母亲看到我扫的院子,欣喜地说:“闺女长大了!”说着,她
□崔道斌我们单位机关大院里,有一个搞场区保洁的小伙子。这个叫伟子的小伙子是一名智力障碍者,只读到小学毕业,就辍学回家。看着伟子一天天长大,父母为其今后的生活犯了愁。单位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待伟子年满
□钟读花烙饼者,是一对夫妇,很年轻,看上去三十岁左右,夫妇俩都胖乎乎的。红彤彤的脸膛,透着太阳的色彩,溢出一份憨厚和朴实。一切,都因陋就简。房子是木板搭成的简易房,几块木板,就那么东拼西凑,一座房子就
□王晓伟“我是离开了咱们班组,又不是离开了单位,还是每天可以见面的!”老孟话虽这么说,但我和工友们高举着酒杯,谁都不舍得饮下。他满眼感动,笑着表示这劳模是“借”的,工友却是永久的。
关中人的饭食当中,面,总能被行家做到极致,也能被食客吃到极致。就像这西安城里的腊汁肉揪面片,看似其貌不扬,实则颇有讲究。吃过一回,就能记一辈子。那还是几年前的暮春,陪友人从大唐芙蓉园转回钟楼附近时,已
下午正散步,忽然听到“叮咚”一声微信提示音。打开手机,是一个新朋友发来的消息:“下午好呀,忙什么呢?” 这个朋友是十几天前才添加的。那天,忽然收到一个标注为“我是×&
(一) 开天辟地头一回,拴牢得大奖了。昨天,拴牢忽然接到邻省一家地区级文化馆的通知,说他的文章在征文比赛中获得二等奖、2000元奖金,邀请他参加将于近期举行的颁奖活动。 “肯定要参加。这是我人生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讯(记者 刘诗萌)近日,我省富平籍作家、诗人麦秸首部散文集《从富平到绍兴》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全书约16万字,收录近年来创作的散文60余篇。该书内容分为“富平篇”“
在古城西安,崔文川算得上一位特别的爱书人、读书人,他爱书、读书、买书、藏书,还设计制作藏书票,创办文川书坊,设计编辑出版图书,如痴如醉,乐此不疲,多年来个人藏书近30000册,满满放了近30个书架,俨然一个小
文学创作,有时似乎是个人兴趣,有时似乎又是一种社会责任。退休之后,有了时间也有点闲钱,而我又不大吸烟、不会饮酒、不打麻将、不热跳舞,只是喜爱旅游。儿女们都过得不错,我身无大碍、足力强健,除胳膊因骑车摔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人生有这三重境界,读书亦然。 学生时期,躲在被窝里打手电筒读书、夜晚跺脚在感应灯下读书,虽不能与古人头悬梁锥刺股、
微风,携着三月的芳菲掠过我的笔尖,用细腻而温柔的声音,叫醒每一个沉睡的文字。盛开一簇娉婷,如烟的记忆收集着每一份感动……
□张博只见在车水马龙、高楼林立中,一块打着灯光的篮球场特别醒目。看上几十秒的篮球赛,是我每日下班后的保留节目。下班途中,车子依旧停在了立交桥上的红灯前。等待时,身子不由地往后靠了靠,头微微侧了过去,透
□孙冬刚爸爸的一位同学在档案馆工作。在“专题征集复退军人照片档案、实物档案”活动中,她得知同城一位老人,珍藏有抗美援朝纪念章。做档案工作的职业敏感,促使她拜见了军功章的主人——一名
□刘瑜前几天和朋友一起去参观博物馆,在一个展厅内,展览着各种植物的标本及模型。展厅的一角,陈列着大大小小的树木横截面,一个个木质的圆饼、一圈圈清晰的年轮,仿佛在向人们诉说它们曾经走过的岁月。忽然,朋友
□刘椿山八楼,是人民医院内科住院部八楼。在这一楼住院的,全是肾病患者。母亲患有尿毒症,她是这一楼的常客,住院次数多了,和医生护士都成了熟人。那天早上,母亲一起床就说头痛头晕,还想吐,双腿酸软得站都站不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