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文/马椿淋 他,总是我每日早晨出门见到的第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他是一个糟老头,无论阴晴雨雪,每天清晨,都会在我们家属院门口一间棚子前,守着一个生锈的大铁桶,洗着一堆青菜、萝卜、海带什么的,身边还
文/王思琴 1天空里弥散着看不清的雾,低矮的房檐是一排排暗红色的瓦片累积在一起,夜里的雨水从鱼鳞般的砖瓦间慢慢洒落到地面。从那斜切的雨滴里恍惚透出汤汁的一股清香味道,在这没有人的小街上极富有诱惑。
文/文雪梅 窗花是开在新年里的花,它曾耀眼的怒放在家家户户的窗棂上,清灵而隽永,甚至有幽幽的清香弥散开来。 记忆中,随着新年的脚步加快,不知不觉,集市上就有了喜气洋洋的卖窗花的人,那些揭窗花的
文/刘植荣 “学而优则仕”这一腐朽的封建意识一直占据着中国文化的核心,毒害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历朝历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做官是人们追求的首要职业愿望。今年,中国有近700万年轻人参加公务员考
文/文雪梅 窗花是开在新年里的花,它曾耀眼的怒放在家家户户的窗棂上,清灵而隽永,甚至有幽幽的清香弥散开来。 记忆中,随着新年的脚步加快,不知不觉,集市上就有了喜气洋洋的卖窗花的人,那些揭窗花
倏忽间,一年又到了头。不经意间,就过了太多的年。 就这样,在时光的河流里随波逐流,一年一年向前奔。直至物是人非。 我知道,在人们都忙着奔向马到成功的时候,我却躲在时光背后,放任着细密而粘稠的伤
文/陈良 水泊梁山集聚了108条好汉,他们来自四面八方,三教九流无所不有。实际上,这些好汉大都是迫不得已而上梁山的,真是自己主动上山的却寥寥无几。在众多好汉当中,林冲的上山最富有典型意义,逼上梁山这一
我们在路上行走着。从呱呱坠地开始启程,青葱岁月里,青青涩涩,跌跌撞撞,摸爬滚打,哭过,笑过,痛过,无论如何,路在脚下不断延伸,脚步永不停歇。 成长是一种代价。当我们睁着一双澄澈无比的大眼睛,怯怯看
文/黄金宝 窗外,下着雨。而我,喜欢这样的夜晚。雨是一种奇怪的东西,当它藏在夜里的时候,有说不出的暧昧,它可以飘摇在竹子的尖尖叶端,可以冒昧地撞在芭蕉的腰肢,当然它也可以噼里啪啦粗鲁拍打你房间的玻璃
正值隆冬,驱车来到四川省江油市,即刻被一种浓郁的诗仙氛围所笼罩,市区沿街的广告牌上都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仰望星空对天冥想的头像,到处都是以诗人字号“太白”、“青莲”命名的街道、商铺和公园,仿佛此地古称诗国
文/田家声 在北国,冬日里不下雪哪还叫什么冬天?雪是冬天的精灵。是造物主献给北中国的一份圣洁的礼物,也是北中国冬天的使者。“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伟人的吟唱是多么的豪迈,又是何等的气势
文/张鸣 洪宪帝制的时候,北京有位记者表现积极,对袁世凯自称“臣记者”,被媒体传为笑谈。帝制还没有结束,臣记者就已经混不下去了,只好夹起皮包走人。 后来历史的大势所趋,任谁也做不成皇帝了,中国近
文/李铁锤 人会走过很多地方,他最怀念的地方还是他的故乡,也许他会强烈地怀念故乡以外的某个地方,那一定是在那里他有过难以忘怀的人或者事,但那怀念的已经不是那个地方,而是那个人或者那些事了。这就像一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沉重的生活压力,让人在城市里待久了便有一种疲惫感。借着休年假的机会,我带着放暑假的6岁女儿回故乡,一是消暑,二是探望一下大半年未见的母亲。 吃过晚饭,一天的暑气
文/张来周 我的长篇小说《神禾原下的女人》由陕西出版传媒集团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此书属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是“西风烈·陕西百名作家集体出征”其中之一。有不少读者朋友和记者都不约而同地问到同一个话
飞机误点,到绍兴时天已经完全黑了。 吃过晚饭,朋友带我们乘游船观看绍兴夜景。讲解员是位小巧玲珑的绍兴姑娘,讲了些绍兴历史和文化,更多的则是让我们欣赏那些五彩的灯光和灯光里的人造景观,流光溢彩中,眼
文/刘毅 我曾问自己,我有土地吗?我不敢说有,也不敢说没有。我曾经是有土地的,那是我出生后,我有了户口,我便有了我的二分地。从我考上学后,变成了居民户口,我的二分地也没有了。没有了土地的我,就像一
生在西安,长在西安,我对这座古城怀着深厚的情感。城墙外的护城河对我来说尤为特别,这里见证着我的成长,充斥着我少年时的欢笑和梦想。 西安的夏天很热。小时候,我常跟随家人在傍晚时分外出纳凉,听大人们讲
年少时读文学史,对陶渊明、孟浩然一流的隐士很不以为然。觉得他们寄情山水是假的,是逃避现实,饿了吃生菜,渴了喝山泉,是懦夫行为。“干嘛不出来与黑暗势力作斗争呢?”我常常这样想。但随着马齿徒长,忧患日深,
文/刘紫剑 自巴颜喀拉山北麓逶迤而出的黄河,一路九曲十八弯,不弃细流,容纳百川,浩浩荡荡,横穿黄土高原,冲刷出一道天然大屏障——晋陕大峡谷,在秦晋豫三省交界的黄河三大古渡之一风陵渡处掉头东向,奔腾
开学伊始,当学校周边各网吧开始人满为患,当“宅男”“霉女”“网族”成为时尚,当我们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忙得不亦乐乎,你可曾思考过,今天你又被“网”住了多久? 那么,大学生究竟每天有多少时间在上网?
文/王正华 我爱写字,却写不好字。写了几十年的字,写出的字依然是歪歪扭扭,远不如别人的字秀气入眼。但我一两日若不拿笔在纸上划拉几个字,心底就难受,手也发痒痒,仿佛要失去什么…… 说我爱写字,有写
在我这样一位脚步匆匆的北方人看来,扬州瘦西湖除了没有杭州西湖的白堤和苏堤,没有断桥,没有岳庙,没有苏小小墓,没有白娘子与许仙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外,自然景色应该可以和西湖相媲美。不然的话,也不敢起一个与
文/田家声 一场秋雨一场凉。凉凉的秋雨淅淅沥沥,赶跑了张狂一时的“秋老虎”,也冲涤了人浑身上下的汗垢。田野里的玉米秆麻叶子,开始变枯变黄。长长的玉米穗颗粒饱满,等待着农人去收割。远山近山渐渐失去了夏
文/柳影 母亲在九十二岁高龄时,静静地在她的老屋告别了这个世界。老屋陪伴母亲度过了人生最后一段岁月。我知道她的灵魂将长久地厮守她的老屋,她没有遗憾。 老屋院里的菜地里,两行小葱格外翠绿,架上的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