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陈冬梅我非常喜欢自然界的植物们。它们安静,不多言多语。很有风度地站立在泥土里,一心只想长高、开花,长出一个个斑斓的春天,秀出一个个金灿灿的秋日。它们心情很好从不发牢骚,就喜欢静静伫立在城市的各个街道
□丫头“厨房是一个女人的出发点和停泊地”,这句话出自徐坤女士的小说,我感同身受。外婆是我眼里第一位厨师长。记忆中的外婆,常常坐在灶屋的矮凳上,用火钳将柴火烧得旺旺的,抡着一个大锅铲不停地在锅里
□付海贤 小时候想象中的西安是天堂没有贫困和忧伤只有富足和快乐 是乐园没有艰辛和烦恼只有轻松和自由 如今的西安是工作和生活的城市晒蓝天骂雾霾安稳中不乏忧愁 是出发和回归的圆点上城墙走丝路平凡中寻找诗与远方
□张思逸桂林,桂花之林。汽车行驶九百多公里,来到这个秦时便建城的桂花古都。一如南方的湿热,桂林的空气仿佛让人置身于温暖海洋。不同的却是桂林的楼,这里没有西安的幢幢高层,桂林的楼普遍不高。若说西安是一棵
□袁秋乡念贻是一个才子,也是一个静静的暖男。每一次见他,远远地就招手,圆圆的脸上带着满满的笑,明亮温暖犹如一朵葵花。念贻进报社时,我已离开,所以和他的相见相遇,不是谈工作就是在工作。看起来比较疏离浅淡
初恋是爱情里最珍贵的时光,因为失去了,所以才会更加怀念。对于我来说,很幸运初恋是那个和我一起走进婚姻殿堂结婚生子的女人。没有一见钟情,也没有浪漫的邂逅,没有惊天动地轰轰烈烈。只是在一个朋友安排&l
近日,著名漫画家、散文家丰子恺的散文集《简单甚好》,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本书讲述了丰子恺在简单中见快乐的人生哲学,表达了生活无论是平坦还是坎坷,人只要怀抱一颗简单的心,一切向自心寻找,就能摆脱生活
——读秦人散文集《春花秋月》 近读作家秦人的散文集《春花秋月》,文风朴实、亲切自然,既充满了浓浓书卷气,又言之有物,生动形象地反映了作家的思想轨迹,也触发了我的同感,遂写下一些感想。这部散文集
世间有这么一种情愫,虽不能时时相聚,却能一见如故,这便是同窗之情,文友之念。初冬寒风习习。陕西工运学院八五级三位老校友,亦是文友的胡文学、李靖瑜和笔者事先约定:“以书会友”。老来怀旧,掐指一
听说我的包联户梁正武从外地回来没几天,就在电话里跟村干部争执起来时,我很是吃惊。57岁的梁正武,住在城关镇龙王庙村五组。他个子不高,平时见人总是笑眯眯地,言语极其和善,这样一个亲切随和的人,为何跟村干部
“打开邮箱─选择收件人─写明发送主题─书写或粘贴内容─添加相关附件─点击‘发送’命令”,一篇稿件便瞬间发送完成了。现在我给报刊、电台等媒体投寄稿件时,全都在电脑上用电子邮箱完成的,
□张永峰在写一份工作汇报时,需要今年夏季工会“送清凉”的数据,我就从档案里翻出当时“送清凉”的报账票据,所需要的具体数字一目了然。同时,报账手续里,区总的文件、领导签过字的请示,&l
□同亚莉丈夫从沿海开放的城市出差回来,感叹沿海城市发展快,政策活之余,还讲起了两次遇到小偷的经历,令人耳目一新,不得不感叹如今小偷手段的多样化,而且其中不乏“文明”之辈。第一次在公交车上遇到
《红楼梦日历:锦色版·二〇一九》新书分享会日前在北京举行。活动邀请为日历中出现的7种色系、52种颜色定色的黄荣华,日历的编者之一郭亚妹,与读者探讨《红楼梦》中出现的颜色。一部《红楼梦》,也是一部完整
打开我的“收藏册”,里面除了面值、规格不一的邮票和数量很少的书签外,最扎眼的收藏品恐怕要数那几十张“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全国通用粮票”了,我之所以至今还珍藏着40年前炙手可热的&ldquo
井勿幕史实和西安勿幕门由来 勿幕门民间又称小南门,位于西安南城墙含光门与朱雀门之间,是民国时期开辟的城门。勿幕门为单门洞,门内为四府街。上年纪的西安人大多能说出,“勿幕门”是国民政府为纪念革命
□阎保成父亲一生没有啥爱好,唯独喜欢喝茶。在父亲看来,茶是世间最好的东西,好的茶大都生长在云雾缭绕的南方山区,经雨露滋润,赋予了很多好的东西藏在茶叶里面。父亲说,茶是上天赐予人类最好的饮品,尤其是茶中
□陈仓时至深秋,富平县绅士杨彦龙先生采摘成熟的柿子,他故意不摘完,在柿子树顶上留着一层鲜红鲜红的柿子。树上有美食,喜鹊天天来,叫喳喳,直到冬天到来,腊梅花开,喜鹊上梅梢。俗话说,喜鹊叫,喜事到;俗话还
□杨志勇在扶贫村随着调查了解的深入,结合自己的见识和经验,脑子里产生的帮扶点子似乎一个劲儿往外涌,也自信地认为,这一个个点子如果应用到实际中都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当组织落实的时候,我发现这些点子
从左至右依次为李希凡、周燕芬、刘炜评、张华李希凡先生于10月29日去世,享年91岁。突闻噩讯,心情既难过又复杂。当代研习中国文学的人,很少有不知道李先生的人。治学勤奋加上时代的因缘际会,使得李先生不仅以新中
□田光明在秦岭北麓,有个地方叫三官庙,隶属渭南临渭区管辖,人们把那儿叫山里头。我就生在山里,长在山里,是地地道道的山里人。上学、工作几十年在山里度过,万千的艰难和困苦,都已成为了过往,深深回忆,对我感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1周年暨铁道兵转工34周年□贾鹏翼那一年祖国母亲的需要我们离开了军营温暖的怀抱惜别时的阵痛男儿们的泪水滔滔举起最后一个军礼八一军旗如泰山般巍峨 多少次打开箱子抚摸箱子底
□崔向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乡村的炊烟是最暖人的,特别是傍晚时分,夕阳余晖将尽,百鸟争相归巢,千家万户的炊烟和天上的云朵一起袅袅飘香。柴草的味道渗透进每一寸褐色的土地,经过无数个春夏
□曹春雷民国老课本有趣、有味。有这么一篇课文,只有四句话:“三只牛吃草,一只羊也吃草。一只羊不吃草,它看着花。”很有画面感。草地青翠,繁花点点。三只牛和一只羊都低着头,一刻不停地吃草。草那么
□黄山二胡是个比较乖张的乐器,民间多称它胡琴,一般人弄不了它,可凡是会摆弄它的都了不得,一抻手,随便一支小曲儿,都能搞出那么凄美、圆润、悠长的响儿,这不是一天两天的功夫。简简单单的两根弦,破破烂烂的一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