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秦永毅 逮蚂蚱是小时候最喜欢的趣事之一。刚开始,我跟着父亲学,学了几次后,便急不可待地跃跃欲试了。跟父亲比,我的技术差远了。父亲可以在大白天徒手逮蚂蚱,甚至能逮住会飞的蚂蚱。而我只能在晚上趁着夜幕的
□刘颖红电脑旁种植着一棵文竹,少说也有三年光景了,不紧不慢地生长着,像时间的面孔,你在意时,它绿叶见黄;你无意时,它新绿婆娑。走过冬雪,遍览四季,像生命的刻度,精准而散漫。虽然没有长成花圃里待字闺中的
□刘治军 盛夏时节,一家人回乡下看望年迈的父母。汽车刚刚驶进乡间公路,便嗅到了故乡的味道,那味道熟悉而又甜蜜。我不由得放慢了车速,车窗外,翠绿连绵、风景如画。徐徐的微风夹着淡淡的泥土清香扑鼻而来,嗅着这
□冯嘉美姑姑退休后常去文化宫里看人家跳舞唱歌,她尤其爱每月的14日,因为会有话剧表演。我说,他们演来演去无非就是那几个经典的悲情本,演繁漪的阿姨估计都把泪哭干了。姑姑说,除非她死,她泪才干。后来,在一个
我的父母和千千万万的父母一样,平凡、勤劳、善良,所有的美德汇成了一条延绵不断流淌在我们心间最美的河,父亲是1973年背井离乡,作为知青投身来到渭北黑腰带-澄合矿务局这片土地上,在这里一干就是三十多年,这
□杨毅波感谢园林工人的精心栽培和管护。小区树不仅多了,且品种多样。除了我打小就见到的树种,如杏树、桃树、槐树、柳树、石榴树,还有十多种近几年才接触到的树木,如银杏树、桂花树、樱花树、枇杷树、女贞子,还
□王劭华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汉文陵就是汉文帝刘恒的霸陵。这位以仁德恭俭著称的皇帝,开创了中华文明迈入帝制时代的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后世称颂他为汉太宗文皇帝,享庙号并谥号&ldquo
□宁文英 我常常一个人默默地驻足在您的脚下心中升腾起万般敬仰的浪花 亿万年来东西南北来的妖风狂吼着撕扯着您肆无忌惮的雷电天崩地裂地要击垮您猛兽般的洪水横冲直撞地要摧毁您更有那战争的弹火激烈地争夺着要占有
□张兵战在我的办公桌里,至今还保存着一台黑色便携式的袖珍单放机。任凭岁月蹉跎,时光飞逝,任凭工作岗位的几次变更迁移,它都与我相伴,一同经历人生征途的风风雨雨,成了我精神世界不可遗弃的一部分。工作闲暇之
□李亚军夏天的天气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刚刚还晴空万里,现在天就暗了下来。正在午休时,炎热了好几天的窗外下起了雨,雨声像一支支歌曲,一阵赛过一阵,由“滴滴答答”渐渐变成“沙沙沙”,
许是生性与人相处慢热的缘故,喜欢的大多是适宜一个人经营的事物,比如读书、写字、画画、沉思、看风景……表面看似孤寂,内心感知却丰饶富足。其中,读书更是我长久以来未曾丢下的习惯。苏轼曾诗曰:&l
《风过窄门》是吕志军先生近年出版的小说集,收录了15个短篇,共计20多万字。志军先生是善于用故事说话的人,在他看似随意的叙述中,生命的丰饶与深厚,岁月的苍凉与欢愉,都伴着浓浓的生活之光向我们袭来,每一缕光
民间性既是戏曲的文化品格,也是戏曲的优良传统。 秦腔名家从舞台来到身边,秦腔艺术自心中响在耳边。 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为了让更多群众“零距离”感受秦腔魅力,从6月14日至21日,举办&ldqu
文人笔下,借民谣写陕西,往往是“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端一碗燃面喜气洋洋,没撮辣子嘟嘟囔囔。” 三千万儿女都吼秦腔,这话放在从前绝不夸张。稍有些年纪的陕西人,儿时必见
□路来森鸡有“五德”,谓之:文、武、勇、仁、信。鸡,又与“吉”谐音,寓意大吉大利,所以,以鸡作画,历来为中国画家所喜爱。以鸡为主题的画作中,其中一个侧重点,就是画鸡雏。宋朝时,画家
□白小兰几个月前,老家的姐姐打来电话,告诉我父亲摔倒了,幸好当时她在场,如果不是抢救及时,说不准……姐姐随后在家人微信群发出一组视频,画面中父亲头部血迹斑斑,鼻梁间贴着创可贴,一双因岁月流
□雨凡小长假回乡,无意间走进那个村庄,目睹那些清淡且静谧的生活,蓦然明白,那种缓慢,也是一种美,因为它隽永、绵长,叫人记得,更让人回味。这是个有着上百年造纸历史的小村子,因为纸张是纯手工制作,除伐竹、
□孙志昌一个卡车司机跑长途,行车途中经过一个小村庄时,一个中年农妇突然小跑着横穿马路,大卡车来了个急刹车,差点撞着农妇。农妇火冒三丈,冲到驾驶室前对司机没完没了地骂着。司机也不还嘴,点燃一支烟,慢慢地
□崔鹤同一天傍晚,爸爸兴冲冲地回到家,买了一包卤味,拎着一瓶白酒。妈妈望着爸爸笑容满面的样子,露出狐疑的眼神。要知道爸爸是个很节俭的人,很少出手这样阔绰。“单位给我加了半级工资。”爸爸兴高采
□黄平安曾几何时,耕牛是随处可见的。或在晚霞里,和牧人一道浴霞而归;或在草地上,低头贪吃细嫩的青草;或在田地间,与农人共绘一幅春耕图。那个时候,水田要三犁三耙,田泥才会细腻、松软、肥沃。旱地也要精耕细
杨爵拜水景点。 相传在明朝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以前,蒲城县南紫荆原下卤阳湖一带四季如春,荷香鱼肥。加上这里有一个清廉为民的好县令杨爵,百姓们过着平安富足的生活。就在湖畔百姓享福的时候,朝廷里一道圣
关中地区的夏收自芒种前后依次展开,到夏至前基本就结束了。在机械化尚未普及的年代,麦子从成熟到入仓,可谓“龙口夺食”。割、拉、打、晒、扬、藏,一道工序都不能少。最苦最累的是割、拉、打、晒,几乎
在彬州一带,以前夏收叫“龙口夺食”,意为夏收时节最为紧张忙碌,俗语云:“六月麦黄,绣姑娘下床。”不常出门的绣花姑娘都要参加夏收。那时,没有收割机,全凭人力收割、碾打、入仓。在这个过
乐居场旧景。陶浒 绘 我第一次知道乐居场,是三十多年前去那里探望一位朋友。那是一个傍晚,我穿过灯火通明、人流涌动的街道,在一条逼仄的巷子里,找到了租住的朋友。他租住在一个院子的三楼上,院子不大,但至少有
□董发亮昨晚,月当空,星眨眼,煦风过夏夜。端个木凳,冲杯泉茗,独上阳台,望着太空数星星。月牙弯弯,星辰无言,云朵翩跹,任自个呷口茶,守着一壶酒、一溪云,品着过往遐想天边。天边,有鹤飞来,带着远方父亲的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