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2651)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看电影庆“国庆”
2025-09-22 15:09:50来源:陕工网
字体:【 】     分享到: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已经度过了60多个国庆节。最难忘的是1973年,也就是我13岁那年的国庆节,翻山越岭,步行20多里,享受了一次难得的看电影庆国庆的“精神大餐”。

  那年我正在小学四年级读书,国庆节这天早晨,得到一个消息,离我们20多里远的熨斗公社,把县里的电影队请来了,将放映一场电影呢!

  要知道,在我们程家公社,已经有一两年没有见到过电影队的影子了,于是我暗暗决定,要到熨斗公社去看一场电影!

  上午下课回到家里后,把几个刚上二年级的小伙伴找到一起,告诉了他们这个消息,想不到小伙伴们都异口同声地说:去!当回家告诉父母时,得到的却是反对。很快,其他小伙伴传来消息说,家长也不允许黑灯瞎火地跑那么远看电影。正当我们感到沮丧时,事情有了转机!同生产队的几个比我们大五六岁的年轻人也要去熨斗公社看电影。有成年人同行,家长们最后答应了我们的请求。

  国庆节那天傍晚,生产队收工以后,我们开始出发。从三里峡,经冯家亚,天色尚早,路也好走。然而,一过冯家亚,天就慢慢暗了下来,同时,路也全部是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不熟悉这山路的我们,只有手牵着手,小心翼翼地慢慢摸索着前行。当我们风尘仆仆赶到熨斗公社大门口时,黑压压的人群已经占据了整个公社门前的操场。还好,因为等公社的干部,电影还没有正式放映,只是在放映一些宣传时事政治的幻灯片。于是,我们开始四处寻找可以立足的地方。

  情况很快让人失望了:从银幕下直到操场的尽头,全挤满了人,连操场上的几棵大核桃树上,也有人爬了上去,趴在上面瞅着银幕。姗姗来迟的我们,根本找不到看电影的地方了。东寻西找了一会儿,突然看到,银幕背面有一块小空地,刚好能容纳一些人。于是,灵机一动,我们这群外乡人跑到银幕背面看电影了!说实在的,在背面看电影,一切都是反的,真是有些别扭,不过,一两年没看过电影了,大有“饥不择食”的感觉,所以即使觉得看着别扭也很满足。

  很快电影正式开始了。先是放映“新闻简报”,放完以后,银幕上出现的又是“如何防治小麦红蜘蛛疾虫害”的科普片。科普片放映结束,现代京剧《沙家浜》这部正片开始了。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这铿锵的锣鼓、悠扬的旋律,早已经从村头的大喇叭里听得再熟悉不过。不过,通过银幕看看“真人”演出,我们的兴奋之情自然而然地洋溢了出来。当郭建光等演员出现在银幕上时,黑压压的观众群中就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们也跟着银幕上的人,哼起那些京剧唱段来。一场电影,几乎变成了场上场下的互动,那场面真是热闹非凡。

  《沙家浜》方映完,已经是半夜时分。秋天的夜,透出浓浓的凉意。大家以为电影就这样结束了,操场上不少人准备退场了。这时,放映员讲话了。他说,为了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4周年,下面,我们将再放映一部战斗故事片——《渡江侦察记》!听到这话,刚才躁动的操场又渐渐恢复了平静。

  《渡江侦察记》,大伙是第一次看到感觉到很新鲜。所以,经过合计,我们都留了下来,继续耐心地享受这场“精神大餐”。夜越深,气温越低,露水也渐渐出现,打湿了人们的头发。出发时穿着短袖衣衫的我,不时打起寒颤。实在冷了,就在原地跺几下脚,增加一点热量,来抵御寒气的侵袭,坚持看着电影。

  电影结束后,已经是凌晨时分。四面八方的小路上涌现出了星星点点的火光,我们这群人,没有火把,只有借着别人的余光,缓缓地往家走。当大伙回到家里时,东边已经泛红了,太阳快露出了山间。

  (辛恒卫)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