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牟影影 见习记者 张希若)9月22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办的陕西省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省医疗保障局围绕老年人医疗保障需求,从药品可及、异地结算便利、适老化服务升级及长期护理保障等多方面精准发力,持续完善政策与服务,为全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坚实医保支撑。
在医保药品保障领域,我省加快落实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动态调整结果,新增91种药品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目录内药品达到3159种。同时积极推进中药配方颗粒医保准入,将221种符合条件的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显著提升老年人用药的可及性、便捷性,保障老年人对中药的用药需求。上线“医保药品云平台”功能,通过陕西医保APP可查询定点医药机构医保药品配备、结算等信息,还能实现导航购药,破解老年人“找药难、购药难”问题。
针对老年人随子女异地居住、候鸟式养老的常见需求,我省稳妥有序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门诊慢特病病种范围。新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冠心病、病毒性肝炎、强直性脊柱炎等5种门诊慢特病相关治疗费用跨省、省内直接结算服务,有效解决因异地报销不便影响疾病治疗的问题,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
为确保老年人等特殊需求群体能够更好地享受到医疗保障服务,增强其社会参与度和自立能力,专门对陕西医保APP进行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通过简化流程、辅助办理等方式,让老年人能够更便捷地享受到医保服务,帮助老年人等特殊需求群体更平等地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此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也在稳妥推进。2020年9月,汉中市被国家医保局、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第二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2021年1月1日起,该制度正式落地实施。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