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连忠照 过年有人喜欢有人害怕 喜欢的,是因为过一年就增加一岁害怕的,是因为过一年就减去一岁 人生,对有的人是加法过一年就多一年对有的人是减法过一年就要少一年 活着,是月圆月缺盈亏轮转努力在自己得失由自然
○宫佳年末,北方一场大雪晶莹了山河。打开朋友圈,发现雪无处不在,街道、树梢,甚至连院里闲置的小水桶也没放过,雪在桶沿上箍了柔柔白白的一圈,俏皮又养眼,不禁为朋友独到的抓拍,暗暗点赞。雪至,总让人联想到
○张培胜时光不近人情,忙碌间,旧年便被2019代替。总有一些不安,总有一些被折腾之感,荡着旧年的失意,飘着旧年的遗憾,跌跌撞撞进入2019。新年有新年的好,孩子们都这么说,伴着长大一岁的期盼,对新年怀着别样的
○马亚伟时光飞逝,2018年到了尾声,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概括今年的生活,就是“忙,并幸福着”。这一年,是忙碌的一年。不论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我都在尽全力付出,当然收获也很多。2019年像一位美丽的
——读张焕军散文有感 与焕军交往有几年了。近来,又花了些时间,认真读了他的一系列散文、随笔。发现其人不仅好,而且文亦好。人好,可交朋友;文好,自然有可学之处。如今,许多人的人文是对不上号的
我五岁零一个月(旧法算是六岁)就进家塾读书,初读的是《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等,后来就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四书,最后读《诗经》《书经》《周易》《小戴礼记》《春秋左氏传》。当我读《
□曹春雷暮色向晚,倦鸟归巢,牛羊回圈。山顶上的夕阳一点点坠下去,村里的炊烟一点点矮下来。碗,就是在这时候出门的。去哪里?街上。大碗、小碗,蓝边的、白边的……群碗汇聚。这些碗,都是粗瓷的,看
陕工网讯 我养花,几乎每养皆不活,慢慢总结出经验,开始不断变换花的位置,放在离人很近的地方一段时间,赏心悦目后再放回窗台,让它透透气,每当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时,这些花花草草就一个个伸长了“胳膊腿&r
陕工网讯 牛耕时代,牛是农户人家重要的一员,牛的健壮与否,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这户人家的实力。我家的牛,是一头外号为“媳妇牛”的慢性子黄色母牛。“媳妇”这个词,在农村老家,有一种意思是
前两天,约功成名就的李哥小聚。刚坐定,李哥随手从裤兜里掏出一瓶黑乎乎的罐头,递给我。我说:“现在谁还吃罐头,不健康。”李哥轻描淡写地说:“不是罐头,是放假回老家自己做的辣子酱,全是今年新
□李思纯二十二年前,我第一次投稿,第一次收到编辑回信。阿纯:妳的诗文都不错,很敏感、细腻的心灵,用词很精致,富有一种婉约的节奏感,也具有意象性。妳该是适合写诗的。我会在第12期“依萍热线”选用
□韩进午后饮醉一抹夕阳红爬上酒醉的脸庞暮光迷恋世间物凡事皆以为大空 再醉夕阳浓浓时光写满苍穹的人生被云载走不复还美酒似霞醉人眼 踌躇之间疑惑皆付之一笑随余晖落尽明了不明了不再重要天际仿若应着心里的透彻奏
□李涛这一生,你会遇到很多人。风来了,云走了,太阳来了,雨走了,就这样,终有那么一天,你会遇到一个如彩虹般绚烂的人,这时候,其他人只是浮云罢了。爸妈都是四十年代人,如今均已七十多岁。每次回家,看到如孩
——赠友人 □徐剑铭入夜时你凭栏远眺,看看月亮,想多少人已入梦乡,多少人还在路上;黎明时你把窗棂打开,放晨风进来,看多少人已在路上,多少人还在梦乡。 春天来了,你到河边走走,看几簇岸柳已
□赵国强作为山东人,我特别不爱吃煎饼。周围同事和朋友都很诧异,明明大街上卖的山东煎饼酥酥脆脆,咬一口满嘴留香,那么美味的食品为什么不爱吃呢?其实,大街上卖的煎饼和我们山东人日常吃的煎饼压根就是两码事。
□王庭德人们赞美春夏秋的诗文比较多,有许多诗文脍炙人口、富有哲理,让人难忘。我近日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早冬》一诗感触颇深:“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
如果说一年中,有哪一个节日的实用意义大于纪念意义,那就是元旦。 元旦这天,也许并不具有浓厚的历史色彩和人文光环,它味道不如端午,浓情不如中秋,也不像国庆一样重大,更比不上春节的盛大与隆重
□陈仓年末岁首,老鹰召集鸟类,隆重召开年度产蛋成果汇报展示会,鸟儿们献上最大最鲜最漂亮的蛋,供评委会评选。为了争先创优得大奖,麻雀献上一颗鹅蛋。蛋比鸟大,天奇地怪!鸟儿们议论纷纷,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
□杨志勇驻扎在扶贫村,我在最初调研贫困家庭致贫原因和脱贫致富措施的同时,发现村里的富裕家庭有很多值得贫困家庭学习借鉴的方面,且呈现了一种文化现象。富裕家庭最明显的共性是,无论老幼,浑身上下、从里到外彰
□闫岩一百年前,戊戌嘉年,癸亥良月。俄国革命,唤起民众,山河新容,真理东送。马列主义启迪思萌,古老神州,中山偶遇鲍罗廷,灵魂对接,情怀相融。苦难共同,使命共同,决心共同,遂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神州大地
(李武强)难得今晚领导没有应酬,新钢办公室主任宋舟喝完妻子熬的小米粥后,感到特别舒服,便十分惬意地躺在客厅沙发上,一边剔着牙,一边看着新闻联播。“这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放在茶几
深秋的早晨,我们一行从西安出发,开始寻访灞源之旅。灞源镇是一座古镇,坐落在高速路旁,街上行人不多,商店、饭馆也不多,令人瞩目的是卖豆制品的商贩,我们寻问去麻村的方向,一位老者顺手一指,说:“向东,
(一)喜欢在阳光下眺望远方贪恋那光彩夺目的景致仿佛如此便握住了岁月握住了远去的芳华但时光是无形的它飞逝的脚步令人彷徨谁也看不到它的身影谁也听不见它的脚步就这样从指间的缝隙中悄悄地、悄悄地带走了过往、留
□徐力当舞台上赵本山扮演的黑土操着浓重的东北口音讲述着自己家三十多年前那唯一的“家用电器”——手电筒,引得台下观众一片哄笑时,这让我想起了我家第一件真正的家用电器——电视
□张思逸志在千里,必行千里路。已往不谏,来者可追。生而当有志,且志在千里也。宗悫志于“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李贺七岁即作《高轩过》,王勃直言“不坠青云之志”,周恩来志于“为中华崛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