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黎盛勇家乡人都把紫薇叫紫金花,它和紫荆是不同的品种。现在,家家房前屋后的绿化,差不多都栽有这种树。另外还有的就是枣树、桂花树……栽这些树,按老辈人的说法,有“早生贵子”“兰
□张久仲我从1985年开始收藏门票。一次去武汉出差,当地好友陪我参观著名的黄鹤楼,黄鹤楼门票是书签形,高16公分,宽4公分,门票底色是紫色,上端两角画有两朵白云,云彩下方用黑彩绘画着宏伟的黄鹤楼,楼下方一个大
□姚秦川由于工作的缘故,我所在的部门经常会收到一些读者朋友的来信,来信的内容五花八门。前几天,我收到了一个上五年级的小女孩写来的信。小女孩今年10岁,叫笑笑。笑笑的信是这样写的:“看到这封信的叔叔或
文已有错,而要说成无错,尚须辩才。辩而强词夺理者,谓之拙;辩而逢源成理者,谓之巧。巧可以起死回生,亦可成就另一番境界,足见话有三说,巧者为妙。“枕石漱流”,比喻隐居山林。典出《三国志·
《诗经》开篇第一首就提到荇菜,它是一种水生植物。“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诗经》不仅是中国最早
光阴荏苒,岁月无言。我的办公室曾悬挂一幅老照片“咸阳古渡”,它摄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0月25日,距今已有87年,比我的年龄还大!该幅旧照是同事送的,每当文朋诗友来我办公室,皆会反复欣赏,问这
——记忆里的钟楼新华书店 钟楼新华书店 陶浒 绘东大街上不光美食诱人,精神上的文化大餐也是西安独一份的。钟楼新华书店是西安最大,加上外文书店、美术图片社、连环画书店、少儿读物门市部这么全的书店
人届不惑之龄,记性却越来越差。有时即便是昨天发生的事,今天可能就忘得一干二净了。这大概是因为大脑“内存”有限,经过数十年的无休止“写入”,为了腾旧纳新,而自动完成的信息“覆
□宋扬那年,他两岁。那辆绿皮巨无霸从山坳里撞出来,弹跳着撞进他的视野。巨无霸的呼吸声一开始只是刚刚盖过河滩上的蛐蛐声,盖过平静流淌的水声。它的喘息一点点粗壮起来,它在凹凸不平的土路吼起一溜黄尘。巨无霸
□诗村浐河边白鹿原下土堆上的洞穴、茅屋就是你的家 你掺扶着老祖母来了穿过六千年的烟雨上山狩猎下河捕鱼在树上摘野果在土里种谷物尖底瓶子上的人面鱼纹记录着传说 多么和谐的族群多么文明的部落人们竟没有私心杂念
□春草暑浓荫深山水碧,东昌府邸与君期。一杯一盏难语尽,叹感时日如过隙。迢路连牵秦鲁地,世事沧桑情不移。唯念康泰多胜景,登高遥望把茱萸。
□刘小元铜川印台有一个地方叫凤凰山,它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我想,能叫凤凰山的地方一定是个好地方。进入六月中旬,时令已是仲夏,两天的中雨给渭北高原彻彻底底冲了个澡,让山川更加妖娆、更加浓墨、更加活力四射、
□田家声写花鼓还得从我懵懂记事时说起。那时乡村娱乐活动十分贫乏,逢年过节除了草台班子偶尔演台大戏,最容易看到的就是那被人称作地蹦子的花鼓小戏了。正月里,我常常和小伙伴相邀去邻村,或跑数十里到被人们称为
□孔明拜互联网所赐,拜电脑、手机普及,拜交通信息发达,地球真变成村了。一个人只要有手机,只要肯上网,只要加好友现身互联网,地球上角角落落的人和事不但瞬间可以知道,而且瞬间可以传播。从前人好像都在旮旯犄
□王全峰 砖瓦作为建筑行业的必需品和传统技艺,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物质文明进步的承载形式之一,在人类远祖由穴居野处走向上栋下宇的历史过程中发挥了无法比拟的作用。从考古资料看,我国从三千年前的
雷抒雁先生的诗歌、散文都是我喜欢阅读的。《扫云》是作者从数百万字的文章中精选的80篇佳作汇集,作品时间跨度大,是作者各个时期的思想、情感以及经历、阅历的留影和映照。因此,这本书更具有收藏和阅读价值。《扫
□亚玲 惠霞最近的持续高温,让人每天都焦躁不安,不由得会想起三月初春的凉爽,还有窗外的那棵白玉兰。这棵玉兰树紧邻政府大楼,办公室的窗户就刚好正对着树冠,只见树干挺拔磊落,树枝优雅向上,用玉树临风形容它再
□高慧心偶然翻出了几张老照片,泛黄的边角留下了岁月的痕迹,跨越时空,让我得以领略母亲年轻时的风采,虽然母亲常说:“你比我漂亮多了!”我只是笑笑。因为在那个没有美图、没有滤镜的时代,为数不多的
□王慧春四时迭起,万物循生。春华秋实,夏炽冬雪。夏是秋的坐骑,驮着变幻的云,急骤的雨,似火的骄阳,驮着生长、成熟、收获,走在春与秋的征程上。小暑刚过,年初的疫情蔓延至此时,学子们的高考推迟了一个月之久。
□孙文胜晳,是关中人口中“漂亮、俊美”的意思。漂亮到了啥程度?像旦娃。这“旦”,指的就是秦腔中的正旦(青衣)。关中人有三大爱好:看戏、逛会、咥黏面。看戏属精神生活,是吃饱了、喝足了
□诸荣会常听人说:“如今都已经是键盘时代了,为啥还要强调写字甚至练习书法呢?”其实,这是一个如同问“当今快餐和外卖这么方便,为啥烹饪和饮食反倒越发讲究了呢?”一样,是一个不成问题的
一个夏日早晨,我这个北方的“旱鸭子”,独自到神奇秀丽的“蓬莱仙岛”上旅游观光。迫不及待赶到海岸边上的一座岛屿,站在一块礁石上,尽情观赏着碧波浩渺的天水一色,聆听着海涛声声,突然间,
□春草雾笼山色远,水映禾苗间。耕牛夕阳去,笛鸣牧童还。蓝屋袅炊烟,柴门闻母唤。稚时最为趣,闹市心不闲。
□陈仓黄婆年过半百,头发花白,脸色蜡黄,到处寻求美发白肤秘方。牦牛屯巫婆说:“吃甚补甚,黑芝麻黝黑,老酸奶乳白,天天吃黑芝麻拌酸奶,头发乌黑发亮,皮肤美白润泽。”黄婆轻信不疑,立即行动,预订
□姜波上世纪90年代,在陕北榆林的农村,对老人和孩子来说,看戏可是一件大事。榆林虽然地属陕西,但远离关中,很多地方靠近山西,甚至与山西仅隔一条黄河,口音、习俗、饮食更类似山西,当地所演唱的戏曲也并非秦腔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