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十九岁那年,我师范毕业,被分配到一个叫咸宜关的村子任教。这里山大沟深,一跨入十月的门槛,便寒气逼人。老校长在工作例会上安排了学生冬季取暖等事宜,要求每班盘一个泥炉子。就是用那种砖头垒砌、黄泥抹缝的泥炉子,二尺见方、一米高,一般都是砌在讲台旁边。
阎敬铭(1817-1892),字丹初,号约庵,清末朝邑县(今渭南大荔县)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考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后任户部主事。历任郎中、山东盐运使、山东巡抚、湖北巡抚、户部尚书,光绪时出任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要职。
幸福的味道总是大同小异,而各地的美食各有不同。
灞源镇隶属于西安市蓝田县,距蓝田县22公里,位于秦岭北麓,地处秦岭深山,是蓝田县的东部边沿,关中平原东南部。东接商洛市洛南县洛源镇,南接商洛市商州区黑龙口镇,西接九间房镇,北接渭南市临渭区桥南镇。地
近日,在西安博物院举办的“花月醉雕鞍——大唐金乡县主展”中,唐代的“动物”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庭院有几棵柿子树,到了深秋硕果累累,惹得人垂涎欲滴。摘柿子这天仿佛一个盛大节日,大人小孩儿齐上阵,一家人望着红彤彤的柿子笑开了颜,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爬上了树。长长的竹竿伸到树枝上,柿子被一个个夹进布袋,树梢上的柿子最红最大,待我们奋力去夹,母亲在树下拦住大家:“留秋、留秋,不要摘完了,留给小鸟冬天吃。”
小时候,每到深秋,漫山遍野的野酸枣就成熟了。蓬松的酸枣树一株挨一株,一片连一片,圆果实密密匝匝挤满了枝头。酸枣仁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的功效。隔三岔五,就有走街串巷的药贩子进村收购。
霜降,是秋天最后一个节气,我和霜有了共同的特点,岁月浸染霜华。霜染风华,我拿什么将过往岁月一笔一笔镌刻在记忆深处?
秦川的天气,虽是立了冬,但气温依然不是很低,让人们有些许温凉舒爽之感。柿子树依旧火红,挂在树上的苹果,悄悄地浸漫着诱人的果香。田野里的麦苗,绿油油的,吐孕着惹眼的青翠。农民弯着腰,从泥土中提出粉红色的地瓜。细长、粗壮的白萝卜,带着黄土的香味。红萝卜的缨子水灵灵的,在晨阳拂照下,更显精神。深秋、初冬也是大白菜成熟的季节,它们像士兵挺立在庄稼地里。村庄的街巷,煞是好看,玉米棒被扎束成一人多高的桩子,耸立在院子的角落。下树不久的石榴,整齐地排挤在农户的窗台上,给这农家院子带来了鲜活的气息。炊烟袅袅绕过屋顶,远远望去,给这蓝色的村子,涂抹出灵动般的景致。孩童玩耍的笑声,夹杂着姑娘的歌声,飘扬着活泼、感人的气息。
谁能帮我重返故乡——兼致青峰峡
辛丑春,赴蜀中瞻仰杜甫草堂,诗以纪感。
惠风和畅的日子里,我总是坐在阳台上看书,一看便是一下午。阳光在阳台上来了又去、去了又来,我看书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从清晨到黄昏,从日升到日落。我在时光中穿行,不知不觉,茫茫黑夜遮盖了万里长空,我还在阳台上,为了将书本里的最后一点内容看完。对面楼栋的灯都亮了,我也打开灯,依然坐在摇椅上。不知为何,脑海中总会浮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那梦中画境般的诗句。
顿悟大千世界的事,能用科学思维和公式推理计算出来的,可谓不胜枚举,唯有缘分不能。
在北方,杨树是最适合干旱少雨冬冷夏热四季分明的地域性气候特点的本地树种。它们不择地而生,既可以扦插也可以籽实栽种,成活率高,生长迅速,往往可以几十年上百年地长期生长下去,长成参天大树,其高大挺拔优雅茂盛不输于任何其他乔木。
喜欢读书,也一直敬畏于古人对读书的态度:“一日不读书,言语乏味,面目可憎。”我深以为然,所以一直保持着读书习惯,只是近几年忙于工作,没时间捧书阅读,买书的习惯仍在坚持,哪怕暂时束之高阁,
见字如晤,抚笺思人。深深怀念并切切感戴赐我函札的师友们。正是他们的厚爱,成就了我一段充实快乐的编辑人生。
□庞媛兜兜转转,似乎总与乡村有缘。五年前,在商州西南一个深度贫困村当第一书记,两年前由于工作调整有幸成为乡村振兴队伍中的一员,前段时间由于工作需要,再次进村入户。驱车在秦岭深处,往昔青翠欲滴浑然一体起
□卞毓方小时候,家里每年都要买四册黄历,祖父、父亲、大哥,一人一册,剩下的一册,备用,以防谁的损毁或丢失。既然大人备而不用,放着也是放着,我就拿来作我的历书。大人的黄历,会加上批注,诸如祭祀、嫁娶、出
□杨献平在几个团领导当中,可能是因为工作性质和业务范畴,朱总工程师是最“少话”的人,即使开会发言,也极其简短。后来我才知道,朱总话少不是工作原因,而是个人性格所致。从他的简历看,少小时候从新
□高涛朝后退,向角落隐藏,也就越来越喜欢独处。有人曾将寂寞分为十二级,最寂寞是一个人的旅行。一个人走向泾渭分明,尤其在冬季,更显得草木萧疏,禹禹独行。天地广阔,万物万象,一切都只剩下自己,也只属于自己
□吴沛山野间,树叶已开始泛黄,枝叶交叠中,偶尔可见零星的落叶。我不由想起黄土下的母亲。如果母亲还活着,应该是76岁寿龄,但是,她却在6年前的那个秋天永远离开了人世。原以为,时间会冲淡和平息一切,但岁月的暗
凤翔古称“雍邑”,位于华夏九州之一雍州腹地,是“成周兴王之地,嬴秦创霸之区”,为陕西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凤翔三绝(东湖柳、西凤酒、姑娘手)闻名遐迩。“三绝”之一东湖的历史
我与白鹿原有不浅的缘分,有些说头,不妨说说。1994年夏,我去西安打工,就在白鹿原半坡遗址附近的一块菜地。这是我第二次来古都,说打工还不准确,教书两年、长待农村的我,假期出来逛,见世面。印象很深—&md
农谚有曰:“霜降摘柿子,立冬打软枣。”霜降过后,火晶柿子成熟之时,古城西安就有了一种时令风味小吃——黄桂柿子饼。黄桂柿子饼,是以正宗临潼火晶柿子和面制成的甜味食品,既可当零食,又可
在老家村东的零河上,横跨着一座古老的石拱桥,名曰寇家桥。从桥西端北侧立着的一块石碑上得知:一九八九年五月,该桥被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寇家桥是家乡的桥。记得小时候,夏季酷热难耐,我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50004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