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留将根蒂在
2022-11-21 11:46:08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分享到:
  字体:【

  □侯美玲

  庭院有几棵柿子树,到了深秋硕果累累,惹得人垂涎欲滴。摘柿子这天仿佛一个盛大节日,大人小孩儿齐上阵,一家人望着红彤彤的柿子笑开了颜,孩子们早已按捺不住爬上了树。长长的竹竿伸到树枝上,柿子被一个个夹进布袋,树梢上的柿子最红最大,待我们奋力去夹,母亲在树下拦住大家:“留秋、留秋,不要摘完了,留给小鸟冬天吃。”

  寒冬腊月,厚厚的白雪封住大山,小鸟无处觅食,树枝上留下的柿子成了鸟儿的午餐,它们围着柿树啄来啄去,叽叽喳喳声中充满欢愉。到了春天,鸟巢多了几只小鸟,鸟妈妈带领小鸟忙着为树木捉虫,院子里到处鸟语花香,直到这时,孩子们才明白留秋的涵义。

  在云南怒江,至今仍保留着古老的割漆工艺,漆皮割得好与坏,与割漆匠人的经验、技巧与手法密不可分。通常情况下,割漆匠严格遵守时间节点,如果割太早,树叶还没长好,就会失去养分,不利漆树生长,所以必须等到夏至后开刀,寒露收刀。树皮割厚或割薄都出不了漆,还有可能割断树茎,导致漆树水分供应不足而渐渐枯死。漆树大小不同,可开的漆口也不一样多,漆口的开设位置同样影响漆树生长,漆口不可开在同一水平线,要上下左右适当错开。

  对于同一片漆树林,漆匠一般采用轮割法,一棵树间隔一年可以再割一季,割了第二季需要等三到四年时间才可以开始第三季生漆采集,这样做也是为了保护漆树。同一棵漆树,因为并不知道下一季是谁来割,大家互相遵守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无论谁都会在树上留下足够的空间,让后来者“有口饭吃”。当然,割漆时如果看到蚜虫、虫蛋破坏树木,也要主动将其消灭,为漆树除掉害虫。

  这些做法看似死板琐碎,却被割漆匠固守,因为这是保证漆树生存的底线,被称之为“活割”。《碧江县志》一书对“活割”有这样一句描写:“用利刀旋皮易断,须留肋路,若割断则木枯。”告诫割漆匠千万不能“死割”,以此保护漆树生命。

  鸡枞菌因为肉厚肥硕、味道鲜甜而被人们喜爱,和当地村民一起采鸡枞,如同观看一场赏心悦目的娱乐活动。采鸡枞不光要有敏锐的眼力和灵敏的嗅觉,还要知天时、明地利,因为哪些地方有鸡枞,只有当地人清楚,外人不得而知。

  一旦发现了鸡枞,村民蹑手蹑脚蹲下采集,绝不可高声欢呼,一旦将鸡枞从土中撬起后,就迅速用地上的土和松针掩埋菌坑,以防将“鸡枞娘娘”吓跑,否则以后它就不再出现。为了延续大山的馈赠,保护这人间美味,村民遵守规矩,没有人逾越半分。

  如今,人们明白了鸡枞菌的生长原理,知道这样做的目的是保护菌丝不被破坏,来年才会在原地长出来,但淳朴的村民还是虔诚地叫着“鸡枞娘娘”,小心翼翼守护着一个又一个“鸡枞窝”。

  古人说:“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这句话意在提醒人们敬畏自然,当我们向大自然索取时,一定不要纵恣过度,留秋、留根、活割,是为了让自然休养生息,万物才能不断繁衍,人和自然才能共生共存,最终天长地久。(单位:铜川市环境监测站)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