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李爱丽 一夜的寒霜缔造出华贵的叶子枝头上的绚丽犹如二月的花开那飘落的风姿更像六月落蝶的样子优雅飞散,轻盈飘逸随风纷纷聚在池中 秋,我来了戴着口罩,穿着大衣走在纷纭的市井里惊叹独挂初冬的柿子霜叶悠然地铺
□武广余 总会有高低曲直也会有泥泞平坦既然已经上路就应该风雨兼程傲视霜雪 喜迎春天真理皆蕴于实践崛起多发于苦难成就来源于智行伟大出自平凡世界缘于生命而美丽宇宙因为运动而壮观河堤不敌蚁穴滴水可以穿石汇百川
□王海米脂能够被称为文化县,首先要有文化特点。作为文化县,米脂的文化特点是什么?传承了多少历史文化基因?米脂人说,我们有民歌、秧歌、腰鼓、剪纸、唢呐,有杨家沟的红色文化。提起米脂,人们想到的是“米
□白来勤在我的家乡国际港务区新筑镇一带,蘸水片片绝对是村人们喜闻乐道的美食。所谓蘸水片片,其实全称应该叫“蘸蒜泥醋汁的手擀面片片”,属于关中面食中的一枝奇葩。众所周知,关中盛产小麦,南来北往
□周琳越长安城北不到40公里,巍巍嵯峨、悠悠清峪,那是生我养我的家乡。三原史称“甲邑”,古称“池阳”,因境内有孟侯原、丰原、白鹿原而得名。在三原县嵯峨镇天井岸村,有一个直径不到300米的
王阳 杨宜勇 著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国就业是大民生。本书从经济学的视角深入分析当前我国就业领域结构性失衡问题,并就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以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提出政策建议。
刘佳 著本书内容包括10章,约18万字,研究了从工人阶级形成发展的历史逻辑,劳模精神形成发展的社会阶级基础,中央苏区时期劳动竞赛,以及从再造新人、国家建设、制度形态、教育资源和劳动文化五个方面阐述劳模精神
那年冬天,和朋友小聚。我因事迟到,急脾气的好友却未恼,盈盈一笑,摘下耳机,和我打招呼。原来,等我之际,她听着《明朝那些事儿》的讲书,已然入迷,忘记了等待之苦。她向我推荐:“你坐班车上班,单程就要近
“往事依稀浑似梦,都随风雨到心头。”对于从事写作的人来说,创作的每一个主题都要有由头。这些年来,支持我写作的内生动力主要来源于我内心情感的种子,一篇篇发表的文章,我们看到的是这种子慢慢地生根、发芽、破土的力量,那么谁种的种子呢?这要感谢我的亲人,让我在亲情中历练、成长。这要感谢党的教育和培养,让我可以在家风追忆中,磨砺初心和使命。
□王奕君依依近视,却不愿戴眼镜。每天清晨,她眯着眼睛,端详镜中面庞白皙、五官清秀的自己。她笑一笑,自信满满地去面对一个朦胧而美好的世界。街上车水马龙、高楼林立。依依走在五光十色的街上,绽放着纯净的笑容
□赵凌飞“快点起床,上学要迟到了!”“放学一回来就玩,快点开始学习了!”“快点睡觉,要不明天起不来了!”自从孩子上了一年级,我的嘴巴就像上了发条,这些场景在家里重复上演。
□靳秀萍豆粒般的雨点疯狂砸着车窗玻璃,这一波雨水刚刚被雨刮器推下去,又有一波顽皮地爬上来,平日温婉的雨点此刻一点儿也不顺从雨刮器的指挥。前方一片朦胧,好在轻车熟路,我只能跟着感觉开车。车内七岁的侄子因
□程毅飞晚饭后,我去丹江边散步。走到江滨公园旁一片林带,听到一阵繁复嘈杂的鸟叫声。声音有高有低,有急有缓;有的清脆,有的黏糊;有的激扬,有的婉约。抬头看时,才发现在一棵老槐树上栖落着一群鸟儿,它们数量
□屈皓2008年2月27日,是距我当年高考剩下最后百天的日子。上午最后一节是数学课,老师在认真授课,我们聚精会神地听讲。突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眼前的一切。我向门口瞥去,原来是大姐夫。“老师,不好意
□曹矞生命有限,时光无限,我不敢说时光是什么,却能说时光像什么。我在生活的长河中寻寻觅觅,想办法找到时光留下的印痕。如果说生命是宇宙的奇迹,是地球亿万年进化的结晶,那么我要说时光是宇宙的又一个奇迹,它
我不大喜欢吃葫芦头,却很喜欢吃梆梆肉。导师生前喜欢此食,于是也似乎成了师门的传统。隔三岔五,师弟召唤:“走,葫芦头!”而我心里想的,却是梆梆肉。这是不是有点相亲相上闺蜜的感觉,于是有点罪恶感
□杨万明以前每次回老家,我都要去老徊垣转转,那儿是留存我初始记忆的地方。徊垣不算太大,也就百十来米长,有三四十户人家居住。几幢向东的青砖门楼高大雅致,宽大的窑洞蓝砖跨面,上面刻有龙凤呈祥,瑞兽祈福,略
□诗村 深秋枫叶红了大大小小的树上悬挂上了桃红、酒红、紫红……在蓝天下燃烧微风吹过一片片,蝴蝶似的飘落顷刻间山坡上,小路边,溪水旁就成了红色 这红色耀人眼睛,醉人心扉这红色深沉、透彻充满诗情
□罗锦高骊山之巅环山路的开通,给骊山又添新景象。牡丹沟上端的盘山路像条游龙,纠缠着山腰,纹花了山崖,勒瘦了山坡,转晕了山头,朝云端里蹿去。这是临潼城区西庵村通往仁宗庙的二级公路,属西安二级网化工程之一
□俱新超驱车路过一条河时,我驻足片刻。岸边立了一排排树木,循着河水淌过来的风刮在脸上,有些生疼,我忽觉有了冬的味道,正是“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言:&ldquo
□刘治军 母亲的箩筐悠闲地躺在草垛上从开春到立冬从未如此清闲过 春天,母亲用它运送种子把土豆、红薯、青苗……一粒、一苗地播进土地 夏天,母亲用它盛装蔬菜一筐一筐的新鲜蔬菜把家染成了最幸福的颜色
□文雪梅似乎还在昨天,不知不觉间,一脚就踏进了冬天的门槛。在北方,节气和人的脾性一样耿直、任性,说变就变,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彼时,瑟瑟的枝头开始瘦下来,空气中夹杂着一丝薄凉。北风一路呼啸,恰似得胜的
1936年9月,丁玲从上海登上西行的列车,到达西安,决心投奔陕北红色根据地,寻找一个革命作家的精神归宿。11月1日,在党组织的安排下,丁玲经过三原、耀县、宜君、洛川,沿着洛河北上,一路艰苦跋涉,到达保安。丁玲
“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便是读书的妙处。我认为书有奇“香”,闲暇之余翻阅书籍,就如同走进了新的世界。现在读书花样变得多起来,电子书、听书等不胜枚举,但我还是喜欢老一辈人的读书
两百年前,商州出过一个县官诗人叫王时叙,有首《中妇》,我以为挺好。中妇,即成年妇女,或曰家庭主妇。全诗四句:起早眠迟事事修,助忙中妇费绸缪。时携箕帚来场上,也送壶浆到垄头。儒生们讲究修、齐、治、平,农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50004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