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2651)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尘埃中散发的微光 ——读陈年喜散文集《峡河西流去》
2025-11-17 09:30:20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字体:【 】     分享到:

  叶柏成

  散文集《峡河西流去》是陕西打工诗人、作家陈年喜继《炸裂志》《微尘》后的新作。作品以故乡峡河为背景,通过成长经历中的乡村人物、童年记忆与打工生涯,展现生活隐痛与生命坚韧的双重奏。

  陈年喜在作品中始终控制着情感最柔软的部分,让文字保持人体的正常体温。写妹妹因暴雨阻路延误救治而夭折时,仅用“峡河发了大水,外出的路隔断了”寥寥数语,却透出被泪水浸泡的心灵。这种云淡风轻的笔触,反而更具撞击灵魂的力量。

  陈年喜在文集中用冷静白描的文笔,勾勒出在故乡峡河里故去亲人的沉甸甸的怀念,道出了自己在打工岁月里的所见所闻,也道出了打工族生活的艰难不易,为了生存而付出的沉重代价(自己身患难以治愈的尘肺病)。譬如写二狗的死,正月初五去山西二峰山挖铁矿,二月初就遭遇事故,由此揭示了井下工人工作的安全隐患。他们最终只是尽可能地为死者家属通过谈判,争取更多赔偿金,生命无价在此处只是一句豪迈的空话。

  《峡河西流去》没有对生活苦难的刻意渲染,没有对心灵期望的热情,更没有对生活中所遭遇的一件件扼腕痛惜的事件而感到绝望。作者只是把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咸呈现给每一位读者,让读者慢慢去体会。

  《峡河西流去》不仅书写了岁月的艰难困苦,也为故乡的民俗文化起到了宣传和传承的作用。《绝活》中叙述了木匠父亲可以“看棺断生死”的绝活。在《弹弓》中,叫瓶子的十二岁少年,把弹弓用得出神入化,弹无虚发,可以打掉三十米开外的烟头。这些绝技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的共同记忆和怀想。文集中除了有对生死大命题的思考,也讲述了《桐子的故事》《我们都有过光头的少年》这些充满童趣的故事。剥桐子炼桐油,用桐油灯看书学习,腊月里,孩子们个个将头发剃得光光的,迎接崭新的新春佳节。

  陈年喜的散文从开始到落笔,看起来有些随意,但情感隐忍,把控得当,语言平实朴素。语言中似乎带有乡土的粗粝,却质地清晰,带着作者自身的呼吸与文化符号。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不疾不徐,绝不张扬、不喧嚣的个人叙事风格中,向读者娓娓道来,那些在尘埃飞扬中、在山水草木中、在土地石崖的深处所发生的寻常故事,带着萤火虫般的微光。

  这些从尘埃中升起的微光,虽然脆弱却执着。它们让千山万壑贯通,让建筑拔地而起,点亮万家灯火。正是这些寻常百姓与打工群体,用不屈不挠的精神擎起时代丰碑,让祖国的风景绵延不绝。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50004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