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瑾
整整一周时间,我捧着《山河故人》这部40多万字的厚重小说,认真阅读。跟随着红莲、海兰,我仿佛回到了遥远的童年,回到了故乡的过去,看到了年轻的母亲、幼小的姊妹、故乡老人亲切的样貌和我朴素纯真的儿时生活图景。
尽管与作者存在代际差异,但作品却跨越时空,让我重温了乡村生活的本真面貌。通过父辈的艰辛与幸福,深刻感知时代变迁的脉络。作者将这部作品献给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故乡与母亲,这份深情成就了创作的初心。
作者怀揣对故乡与母亲的挚爱,历时十五载潜心创作,以《山河故人》为逝去的乡村、母亲与童年立传。作品超越个人叙事,以微观视角呈现宏观历史图景,生动描绘陕西西府的民俗风情,折射中国乡村的时代变迁。
作为现实主义力作,小说以南河滩村为叙事空间,通过主人公的生活轨迹,展现改革开放背景下乡村的蜕变。作品既讴歌劳动人民的伟大,也见证政策带来的民生改善,堪称一曲时代的壮丽赞歌。
小说中,南红莲是一位生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高中生,她温存孝道,却嫁给了祖上曾是大地主家庭,还有强烈重男轻女思想的孙有成,为了家庭和儿女,南红莲终日辛苦操持,谦恭礼让,甚至忍辱负重。南红莲的小女儿孙海兰,一出生就不受父亲及家族待见,然而在母亲的护佑下,她性格泼辣、聪明、好学,从小能吃苦、会干活,敢于抗争命运的不公,像男孩一样好玩,有冲劲、有胆量,凡事好奇、爱思考。作者以这两个人为主人公串起了三代人的命运轨迹,展现了一幅西府乡村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生活图景,并试图探寻时代的印迹、探讨人性的侧面。
小说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小说章回体,四卷八十一章,结构严谨精细,在小故事的构建累积中完成宏大叙事,多用倒叙、插叙完成人物画像和事件推动。语言简洁精确,通俗易懂,有古典评书风格,西府方言、谚语、俗语、俚语运用贴切,幽默风趣,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特点,使小说生动有趣。尤其是对儿童的心理刻画以及对动物的拟人化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小说中让人难忘的还有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西府民俗风情的描摹和展现。比如庙会、年集、嫁娶、丧葬、花馍等等。作者对这些民俗风物进行分类刻画,精雕细琢,读到这些章节,让人感叹作者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力和领悟力。
在小说中,我读到了命运的不济、生活的贫苦,读到了个体和时代的苦难和心酸,但作者的笔调却是平静的、轻松的,好多地方充满了风趣幽默,甚至让人忍俊不禁。渭北高原、秦岭、渭河以及在这一方山河上生活的女人、孩子以及男人,终究在时代的洪流中奋勇向前。渭北高原上的众生,正如元宵灯火般闪耀着生命的热情。
期待《山河故人》续作早日问世,祝愿作家文澜珊在文学道路上再创佳作。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