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老家,我最爱在黄昏时分蹲在家里的菜园边,夕阳的余晖穿过丝瓜藤蔓织就的帘幕,在泥土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将番茄染得愈发娇艳,也为茄子镀上一层朦胧的紫晕。母亲正在采摘晚上要炒的青菜,她的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孩子的脸颊,指尖微微一掐,一颗鲜嫩的青菜便落入菜篮。
“这菜啊,是通‘人性’的。”母亲抖了抖菜根,泥土落在地上:“你看……你给它干净土,它还你干净菜。要是图省事用了化肥,那菜看着水灵,吃起来味道可就不对了。”家里的菜园虽不大,却很是热闹:辣椒性子烈,越晒越红;韭菜最豁达,割了一茬又长一茬;黄瓜则是个讲究的主儿,沾了污渍就长斑;南瓜却随和,找个角落就能安家。
暮色渐浓,菜园渐渐安静下来,白天的喧嚣褪去,只剩下泥土呼吸的声音。偶尔有晚风掠过,叶子们才会窃窃私语,交换一天的心得。这些蔬菜在黑暗里依旧努力生长,遵循着最朴素的规律: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不争不抢、各自安好。母亲炒的菜上桌了,简简单单的蒜蓉调味,却有一种阳光和雨露的清香。“快吃吧,咱自己种的,放心。”那一口脆嫩清甜,是超市里最贵的有机蔬菜也比不上的,那是时间的味道,更是诚实的馈赠。
回到城里,我在朝南的阳台上也开了一方小小的绿色天地。辣椒、小番茄、青菜,在盆盆罐罐里安了家,朋友笑我瞎折腾,说这点收成怕抵不上买盆的钱。他们不会懂,每次下班回家,为菜苗松松土、除除草,看他们一日一个新模样,那份喜悦远不是金钱能衡量的。在为菜苗整理枝叶的片刻宁静里,我其实也在悄悄整理自己的内心,剪掉多余的欲望,扶正偶尔歪斜的念头。
那晚和母亲视频,她一眼就瞧见我放在窗台边的辣椒结了两个果,虽然还小,却已经显出了勃勃生机。母亲在屏幕那头叮嘱:“记得时常看看,别让草占了地方。”我不禁心头一动,是啊,我们每个人心里都该有片菜园子,要时时照看、常常打理,好让该长的好好长,该除的及时除。贪念像野草,一不小心就会疯长,虚荣像害虫,专挑最嫩的叶子下口,唯有日日勤勉、时时警醒,才能守住这片心田的洁净。
夜深了,我站在阳台上,看着自己种的小番茄在月光下泛着微光,叶子在晚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恍然明白:最好的生活方式,原来就藏在老家的菜园里。它干净地生长,知足地收获,不争春,不怨秋,这样的日子,才是最踏实、最有味的。(路晓霄)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