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2651)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底店坡今昔
2025-10-20 09:57:55来源: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字体:【 】     分享到:

  米姣姣

  当无人机的镜头掠过铜川北部山峦,一条巨蟒般的道路盘桓于沟壑之间——青石旧痕与柏油新肌交织,这便是底店坡。从富平薛镇蜿蜒北上,穿陈炉古镇,越金锁雄关,终抵陕北苍茫。它在地图上不过浅痕,却承载着铜川城的呼吸与心跳。

  老一辈人说:“底店坡的石头会说话。”骡马蹄铁凿出的青石凹槽里,印着关中布匹的纹路、浸着北山荞麦的清香。这里曾是商帮络绎的咽喉,铜铃摇碎黎明,货栈吞吐春秋。而“宁洗搅团锅,不走底店坡”的谚语,道尽了十五里险坡的艰辛。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拉煤汉子弓腰攥紧车把,手扶拖拉机在“石头梯子光光路”上吐着黑烟。尺高的青石被车辕磨成镜面,映照过无数张用命换煤的黝黑脸庞。

  陈炉的窑火是这条路上不灭的星河。窑工们在倾斜的窑洞中垒起日子,老匠人裂口的手指让泥坯生长出元代曲线。那些颠簸下山的瓷器,何止是碗罐?更是一个民族在困顿中对美的倔强守望。而野鸡花、雷家坡等煤矿的名字,曾是地图上灼痛的黑点。卫星俯瞰下的铜川竟一度“消失”——煤灰如同一层厚重的尘幕,吞噬了山的轮廓,抹去了水的波光。

  转折生于阵痛。如今的底店坡,柏油坦途取代了嶙峋石阶。山褪煤尘披青衫,水涤污浊漾绿绸。光伏板的冷蓝取代了驴驮煤筐,卡车长龙运送的不再是粗瓷,而是锂电池与绿色能源相关产品。那些在直播间售卖“青瓷雪糕”的年轻人,他们的祖父或曾在矿井中凿取光明。煤矿博物馆的老矿灯与智能钻头隔空对望——同一片土地,同一腔热血,不同的征程。

  站在风箱口,长风依旧清凉。这条被时光磨亮的脉络,串联着铜川的过去与当下:它吞咽过骡马的嘶鸣,消化过工业的铁焰,如今正分泌新生的浆液。酸枣树在放牛娃的坡上结籽,陈炉电窑跃动着幽蓝火焰。十五里坡路是一把双面刻度的尺:一面量着煤尘蔽日的沉重,一面刻着青绿交辉的轻盈。

  它终将告诉未来:所有压进车辙的重量,都是托举新生的基石;所有在黑暗中凿光的人,都会在长路上留下不朽的碑文。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50004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