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4649)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忆江南的秋
2022-10-28 14:01:10来源:陕工网
分享到:
  字体:【

  寒露刚过,秋季就已经真正到来了,今天早晨,冬霜把满地的小草披了白装,一刹那气温骤降,瞬间感觉回到了冬季,那“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的秋已尽,而我的记忆还停留在铺满落叶的街上看秋景,在秋天渐远的影子里捕捉这个季节里的最后“一朵花”。

  回想起4年前去过江南场景,虽不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最美的春季,但我却在秋日迟迟的江南里心生出一丝丝别样的情怀。“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江南的秋来的太迟了,不但草未凋,花未谢,叶也未大片的掉落。来时家乡的叶子已经开始大面积的飘落,一阵风吹过,漫天的落叶在风中起舞,街上积攒的落叶也会在寒风中窸窸作响,满地的金黄比落花还要烂漫,这让我不禁想起王小波在《三十而立》中描写的场景。而我到江南时,树上的叶子才逐渐泛黄,有的已经打着旋儿开始飘落,轻慢温柔的落到了寂静流淌的小河上,像一叶叶扁舟带着诗人的梦飘向远方;有的踩着欢快的舞点,像玉盘一样坠落到马路上,一辆辆车疾驰而过,它们被车轮带着去了另一个季节;有的凑巧落在了路人的肩上或头上,如果再幸运点,碰到了诗意且善良的人,这一枚枚落叶便成了他们珍藏的回忆。花开即景,叶落成诗。我总觉得叶落要比花开有意境些,毕竟独景不成诗,情景方可诵。

  虽然江南的落叶要比北方羞涩些,但它正体现了江南的温婉和柔情。在乌镇,在苏州,在田野郊外,都能看到流淌的小河,横卧的石桥,静默的蓬船,灰白的小屋。朴实的石拱桥横卧在寂静的小河上,石桥边依偎着一支摆着撸的乌篷船,岸边青石板铺成的小路上零星的走着各色的男女,石桥的另一头连着白墙灰瓦端庄秀气的江南小屋,屋顶上升起的袅袅炊烟飘到小河上,与早晚河面上蒸腾的水汽交融在一起,这河上的景便有了烟火气息,有了一丝生活的惆怅,而这屋子也因此沾染了水汽,平添了份水的灵动,自然的韵味,因而它们就成了大画家吴冠中笔下一幅幅秀美的江南水乡图。见到如此美景,我未拍照留念。我怕当手机定格的那一瞬间,它们便成了死物,成了实实在在的写生图。在我眼里,它们是有生命的,是有灵性的,使我这个西北来的男子内心柔软了许多。因此,无需拍照,景已住进我心里。

  冲着张继的《枫桥夜泊》带着敬仰之情我们去了寒山寺,竟然有所失望,寺已不孤静,也未有钟声入耳,无论如何让我也想不起《枫桥夜泊》中场景,庆幸的是同游中的小王是个知识渊博的“导游”,有他给我们讲解寒山寺的历史文化,即便浅尝辄止,也与当时寺院的情景是极相符的,要不我们这些门外汉只能瞪几眼溜之大吉。

  从苏州出来直接驱车前往沙家浜,原本以为沙家浜跟其他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一样,直到去了才发现沙家浜是芦苇的天堂,澄澈无际的湖面上到处都是一人多高的芦苇荡,虽然在家乡也见过很多芦苇,但从来没见过这么声势浩大的芦苇丛,再配上一大片曼姿摇曳的荷田,这景致真是妙极了。即使没有“映日荷花别样红”,但莲叶依旧接天无穷碧,河面上的骤风吹过,莲叶便像波浪式的涌起来,这让我想起《江南采莲曲》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因为去时已晚,我们未能坐上摇撸小船穿梭在芦苇荡中,不能回味当年阿庆嫂智斗刁德一、胡传魁的场景,不能体验“人掩芦苇中,只闻人语笑”的情景,然而沿着湖边小路慢走也别有一番韵味。移情于景,情怡景亦怡。一路上我们在小王和老张的斗嘴嬉笑中愉快的游玩了整个景区,湖面的大风把我们的欢声笑语吹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吹进了我们彼此的回忆中。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是心头无事挂,便是人间好时节。”虽然这几日温度已经跌破零度了,但我怀抱一颗温暖的心,“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任何时候映入眼帘的都是美的。秋已逝,冬已来,没人追的上时间,秋天的叶子落得比时间还快,但在这个已尽的秋日里,我捡拾秋天里最后“一朵花”。

  (台小刚 马晴盼)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4649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