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贠格娥
母亲节,办公室的姐妹纷纷策划着如何给母亲来个充满仪式感的节日。而我的母亲在老家,在田野地头,在烈日下。
母亲节,对她来说,和往常是一样的日子。丈量十亩田地,为弟弟的婚事终日劳作、盘算、牵心……
我的母亲,和千千万万个农村妇女一样,坚强、勤劳、朴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小时候家里穷,我们家姊妹四个,爷爷奶奶都八十多岁了,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日子里,对于没有其他赚钱出路的父母来说,唯有多种地才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我现在脑海里最清晰的就是母亲农忙时一遍又一遍叫我们起床的严厉,还有冬天深夜那老旧的织布机梭子穿梭和脚踩踏板的声音,有节奏的一上一下,那是我们小时候的催眠曲也是清晨的起床铃声,有时候半夜从睡梦中醒来好几次都能听到母亲在织布的声音,有时候我会凑上前,望着母亲织布,母亲边织布边给我说,人生就像织布,干什么事情不能着急,这一梭又一梭的来来往往,看着很慢,但只要坚持,晚上熬个眼,一天下来能织上七八米呢,所以,织布不怕慢,就怕站,只要一直动着,总会收获你想要的。那时候听着似懂非懂,如今想起来确实是这样。
对于母亲,很多的记忆都停留在小学,那时候母亲还没有外出务工,我每天放学不管是去地里干农活还是在家写作业,都能见到母亲,所以也觉得小学的时候自己是最幸福的,但就在那简单幸福的日子里,有一件事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而且也一直影响着我。
记得那是个冬天,父亲身体不好,家里生计困难,也没有出去务工的门路,经母亲的朋友介绍,让母亲将村里小孩子的尿液收集起来,说是小孩子的尿一种药引子,我听说后,告诉母亲,太丢人了,不去!我本以为母亲也会拒绝,因为在我的印象里,母亲是个特别要强的人,这样“丢人”的事情,母亲肯定不会去做!可是,我错了,母亲跟父亲商量了一下,答应了。从那以后,那一整个冬天,每天早上和晚上都有一个女人,拉着架子车,上面放着带着盖子的桶,一条街一条街地收......
那段时间日子很煎熬,或许是女孩心思比较细腻,我一直在想母亲为了我们一家人的生计得有多么委屈自己的心,对于一个特别要强的人来说,这是多么难受的事情。后来我给母亲说能不能不做了,大家都省点,熬一熬冬天就过去了,母亲却说“瓜娃,你想太多了,做人要能屈能伸,面子是自己给自己挣的,我现在的“不体面”是为了你们能跟别家小孩一样体面的上学,体面的过年穿新衣服。再说了这也没什么,靠自己的辛勤换来的钱,用起来踏实。好了,别多想,你现在要是想给妈争气,好好读书,考个大学,妈就能享福了!”这件事情我从来没有给任何人说过,虽然已经过去了那么久,每次回想起母亲的付出、隐忍,都会泪流满面,现在每每遇到自己抹不开面子,“弯不下腰”的事情的时候,我都会想想母亲,眼前的一切难处都变得不值一提!
在母亲那里,我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现在结婚了,也组建了自己的家庭,但是每次放假,我都喜欢回母亲的家,一直觉得有母亲的地方才是我心里真正的家,在这个家里,我可以“好吃懒做”,我可以任性,可以无所顾忌暴露自己所有的缺点,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周回来不”“走哪了?”“想吃啥,我给咱准备”“你们别弄,我来,衣服弄脏了”“路上开车慢点”……这些话语里充满了期待、发自内心的爱还有最真挚的关心。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看到别人家办丧事,就心生隐忧,特别害怕,害怕自己有一天突然变成没妈的孩子,我不敢想象,回家再也不能说那句“爸,我妈呢?”“妈,我一会到”“妈,我想吃搅团”……
关于母亲,我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煽情的话语,只有苍白简单的描述,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普通、平凡却坚韧的女人。好在苍天不负有心人,如今我们姊妹四个都在城里工作生活,距娘家也不远,时常带着爱人孩子回老家“骚扰”。
在享受母亲满桌美味的同时,看着她在满堂儿孙的屋子脚步愈发地轻快,看着外孙们一个个狼吞虎咽的笑,愈加慈爱,母亲的脸,愈发地亮堂……
责任编辑:胡睿琳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