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在北京奥运会上分组形势艰难,迄今为止各媒体已有多次纸上谈兵,而30日对澳大利亚队的热身赛更让人体会到困难的真实。
55:67,这个比分很能说明问题。一方面,中国队进攻问题仍旧没有解决;另一方面,中国队的防守确实提高了不少。比赛中可以看到,中国队多次拦截对方的进攻,让澳大利亚队难以组织起流畅的进攻,这是尤纳斯接手中国队三年来最大的进步。但同时中国队全场失误25次,组织后卫换谁都无法将球传到姚明手中;易建联更是全场只有3次投篮机会,1分未得。中国队内外脱节的老大难问题仍旧存在,强对抗下技术动作变形,战术散乱,三年前的诟病三年后还是老样子。
澳大利亚队赛后也说,中国队后卫无法将球传给姚明;尤纳斯则更加直接,说中国队后卫太紧张,越紧张越失误,越失误越紧张,变成了恶性循环。张庆鹏说自己打得太保守,李楠则认为太慌乱,不适应这种身体对抗。这已经不是技术和能力层面上的问题,而是心理问题了。缺乏自信,场上自我调节能力差,三年的欧洲拉练把中国球员的胳膊练粗了,但心血管还是太细。
在刘炜受伤下场后,陈江华和张庆鹏轮番上阵担当组织重任,但都收效甚微。两人都是以突破见长的后卫,但对澳大利亚队全场只有一次突破到篮下进攻。澳大利亚队球风泼辣,身体对抗小动作极多;而中国队显然极不适应这种打法,在几次失误之后就缩手缩脚,担心失误增加。2006年世锦赛上中国队就输在这方面。失误多,不会传球,本希望这两年能有所改观,现在看来却令人失望。
这种情况下,更显出刘炜的重要性。姚明赛后说,刘炜和他打的时间最长,是中国队后卫中最有经验的球员,从比赛中也能看出,只有刘炜能够把球传到姚明手中。由于多年的磨合,刘炜已经练到不需要看姚明就知道球该传到什么位置。另外,刘炜更喜欢抛传,而不像其他人那样直接传给姚明。感觉刘炜在场上时眼里始终有姚明,有球总是会先给姚明;而其他组织后卫常常在姚明要到位时也看不到,看得真让人着急。
其实,刘炜并没有法宝,他只不过相信,姚明是中国队最稳健的得分点,而且相信自己一定有办法将球传到内线姚明手中。中国队打法虽然简单,但姚明出色的能力总能保证战术的成功。以姚明为轴发动进攻,他自己位置好就打,不好就传出来。这一战术从尤纳斯接手中国队时就确定了,然而直到现在还没有很好的贯彻。关键时刻队友还在想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而不是让姚明去当这个“关键先生”。 (单磊 凌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