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手机站 今天是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42651)
留言板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新闻 唐诗中的热门意象,在曲江新区感受唐诗的魅力
2025-11-04 10:15:47来源:西安报业
字体:【 】     分享到:

  渭水流经万古情,曲江池馆草青青

  唐诗中的热门意象,在曲江新区感受唐诗的魅力

  “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曲江,位于长安城东南,是唐诗中经常出现的意象,在《西安市打造唐诗文化品牌实施方案》出台后,曲江新区在文旅演出、数字创意等方面,重现唐诗意境,激活历史文化资源。10月31日,西安市政府新闻办组织“‘诗道终南 心意长安’西安市打造唐诗之都”曲江新区主题采访活动,中省市媒体先后到大唐不夜城、曲江飞行剧院、大唐芙蓉园唐诗峡、唐城墙遗址公园等点位观看围绕唐诗诗句创作的文艺节目,进行唐诗答诗互动等,深刻感受到唐诗的魅力,也感受到作为唐诗中“热门意象”的曲江在唐诗之都打造中的重要地位。

唐城墙遗址公园:打造“家门口的诗词盛宴”

  “各位看官好,你们可知我是谁?”当日下午,当记者一行人赶到唐城墙遗址公园,只见“李白”已经在这里“恭候多时”,要和媒体记者们对诗了。事实上,为了让市民游客沉浸式感受唐诗的魅力,中秋国庆期间这里就举办了的“诗意风雅集”社区诗会,融合了诗词诵读、书法演绎及古乐演奏等演出,还设置了诗词场景布置,“诗词接龙”“诗句寻景”等互动环节,有效增强了市民的参与感,让唐诗从静态的景观走向动态的生活。

  唐城墙遗址公园西起唐启夏门遗址,东至曲江大道,位于雁南二路与雁南三路之间,全长4.2公里,宽100米,占地约633亩,于2008年7月1日建成开放,是西安人家门口的公园。整座公园都以唐诗人物和唐诗意境展示为主题,是集诗歌哲学、美学体验、生态园林为一体的休闲文化长廊。

  唐城墙遗址公园,“李白”与采访记者现场对诗。

  公园唐城墙遗址公园“以诗造景、以景传诗”,公园里有诗词壁画、碑刻雕塑等静态文化景观,更拥有像回音壁、唐诗迷宫这样国内少有的唐诗互动设施。唐诗迷宫收录近百首经典诗作,让游客在探寻中与诗句不期而遇;吟诗坛借助“回音壁”效果,让诵读声自带韵律,坛身镌刻的诗词更成了天然的“唐诗课堂”。此外,李白的《早发白帝城》等名作通过雕塑、书法等艺术形式融入景观,使唐诗从文字变为可感可知的视觉符号。公园既是遗址保护区,也是市民游客的休闲空间,更是诗词交流的“活态平台”。在这里,诗词不再是静态的文字,而是晨练老人随口吟出的佳句、孩童在雕塑前跟读的启蒙,是社区诗会里邻里共赏的文化盛宴,让唐诗真正融入日常,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精神纽带。

  工作人员介绍,围绕“唐诗之都”建设,今后唐城墙遗址公园立足现有资源,围绕“场景营造、活动赋能、体验升级”等层面,让唐诗文化可触可感、可参与可共享。依托园内现有唐诗景观与文化雕塑,持续深化场景营造,让“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落地,进一步强化“诗景融合”的文化沉浸感。同时,定期开展“唐诗人物情景还原”活动,邀请“李白”等诗人,在对应诗词景观旁进行浅互动,重现盛唐文人风貌。公园也会将“社区诗会”打造成常态化文化品牌,以“家门口的诗词盛宴”为定位,结合传统节气或节日设定主题,如清明“咏春忆古”、中秋“望月思亲”等,吸引周边居民、学生、游客广泛参与,让唐诗从“文人雅事”走进“全民生活”。

大唐不夜城:实现从“观诗”到“入诗”的沉浸式剧场

  “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这是白居易《胡旋女·戒近习也》诗中的名句,大唐不夜城的编导以此为灵感,新创排了情景舞蹈《十部伎·敦煌绮梦》,以“西凉伎”为主题概念,再现盛唐文化中的敦煌艺术精华,更加直观地向游客展示丝绸之路文化魅力。而在《诗弦潮韵》中,王维、李龟年身着飘逸诗人长衫,却一人抱吉他弹唱人间烟火,一人执萨克斯吹奏东方意境,将古典诗词的隽永与现代音乐的潮酷融合,用独特的“诗乐混搭”风格,演绎既有水墨意境又具街头潮流的国潮新声,让千年诗意在旋律中焕发年轻活力。

  大唐不夜城的情景舞蹈《十部伎·敦煌绮梦》。

  大唐不夜城的情景舞蹈《十部伎·敦煌绮梦》。

  曲江旅行服务文化推荐官金翰告诉记者:“大唐不夜城于2024年作为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演绎了《山河诗长安》节目,节目以大唐不夜城为舞台,通过顶尖的AR技术,让‘诗仙’李白跨越千年,与当下的长安城深情对话。一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已不仅是一句诗,而是连接古今、激荡所有华夏儿女文化基因的媒介。节目播出后,成千上万的市民与游客,从四面八方涌向大唐不夜城,自发地聚集在开元广场,形成了‘千人齐诵《将进酒》’的名场面。这也敦促我们通过演艺活化,实现从‘观诗’到‘入诗’的沉浸式剧场。不单是《十部伎·敦煌绮梦》,街区多个文旅演出都以唐诗为蓝本,展现了诗词文化魅力。如《琵琶行》不再是文字,而是通过琵琶女与白居易的隔空对望,将诗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复杂情感演绎得淋漓尽致;‘盛唐密盒’以当下流行的盲盒互动形式,让狄仁杰、苏无名等历史名仕与游客对诗,知识输出轻松有趣。同时,我们致力于增加唐诗的日常化与趣味化表达。通过街头对诗、研学课程等活动,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参与式生态。游客不再是被动的接收者,而是唐诗故事的共同讲述者和传播者。”

  大唐不夜城的《诗弦潮韵》表演。

  大唐不夜城作为全国首个沉浸式唐文化主题街区,不仅是西安的文旅名片,更在传播唐诗文化方面承担着重要工作。从“贞观之治”的励精图治到“开元盛世”的万国来朝,街区一系列主题雕塑奠定了宏大的历史叙事背景。而“大唐群英谱”雕塑群,更是将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诗人形象聚合,再现了盛唐文坛群星璀璨的现场感,让游客仿佛步入一场千年前的文人雅集。这些雕塑与街区其他典故雕塑相结合,共同讲述了唐诗诞生的时代土壤与精神内核。此外,街区将诗人IP活化,通过《华灯太白》行为艺术,李白不再是遥远的课本形象,而是那位在月下灯前吟诵“举头望明月”的鲜活诗人;《诗书百晓生》则对杜甫进行了创造性转化,让他从“苦情诗人”变为一位幽默博学的“长安文化向导”,通过与游客的问答、任务挑战,让唐诗文化在轻快的互动中深入人心。这些IP已成为游客心中大唐不夜城的“明星”和“老朋友”。此外,街区还配备了“诗意长安”灯光氛围装置,将诗句以光影形式投射在建筑与树木之上,实现“一步一诗,移步换景”;青岛啤酒大唐交易所推出“太白三百杯”“盛唐将进酒”等融入唐诗意境的酒品、“唐食坊”唐诗烧等,都将唐诗元素深度植入产品与空间叙事,让诗词文化不仅可看、可感,更可品、可购,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沉浸式体验闭环。

大唐芙蓉园:一座立体的,可行走的“唐诗博物馆”

  “绿蚁新醅酒,下一句是什么?”当记者一行人来到大唐芙蓉园,迎接记者们的就是唐诗问答。如果说在大唐不夜城能够感受到浓浓的盛唐氛围,那么在大唐芙蓉园中,则能够直观地感受唐诗的氛围。大唐芙蓉园本身就是一座立体的、可行走的“唐诗博物馆”。

  据介绍,在中秋国庆期间,大唐芙蓉园推出了唐诗接力赛,将含有“长安”词汇的唐诗上句整理1400张便签,统一置入盲盒。游客可于游客服务中心随机抽取,取出后现场对下句,以此获得纪念奖品。

  大唐芙蓉园秋景如画。

  在大唐芙蓉园中,唐诗峡作为核心文化区,是唐诗建设的标志性载体,将精选的经典唐诗,由著名书法家书写,镌刻于天然的岩石之上,让游客在峡谷溪流间漫步时,就能与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等名句不期而遇,实现“诗景一体”的沉浸式体验。“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唐诗峡中,王维携书童以情景演绎的形式展现“空山不见人”的禅意诗境,这也是景区非常有意兴的演出,真实再现了唐诗中的情景。此外,大唐芙蓉园还打造了“长安诗会”全新诗词互动演出,紧扣诗歌文化核心主线,创新融入诗人故事、笔墨艺术等具象化表达,将诗人风骨、汉字神韵融入特色演出。

  大唐芙蓉园中,唐诗峡作为核心文化区,是唐诗建设的标志性载体。

  大唐芙蓉园文化推荐官王青介绍说,“我们聚焦于让唐诗从静态的文字转变为动态的、可参与的现代体验。这正是我们‘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就像各位刚才体验的 ‘唐诗接力赛’,我们将传统的背诵记忆,变成了有趣的、具有盲盒惊喜感的互动游戏。类似的,我们还引入了诗词擂台、飞花令大赛等环节,让唐诗在竞技和趣味中焕发新活力。此外,在景区内的演出《鼓》中,我们通过宫廷燕乐这种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观众直观感受到唐诗作为‘歌词’的韵律之美和盛唐气象。另外,我们会在节假日设置诗词互动装置,比如彩霞长廊我们会挂满诗词风铃等,让唐诗融入游园的每一步,成为游览的亮点。”

曲江飞行剧院:飞跃长安,独揽一座诗城

  此行还有重要一站,就是体验曲江飞行剧院,这里可以说是将科技和唐诗结合的典范。一进入剧院,就会发现“唐诗密码”,“李白”从光影中走出,随口吟出“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有游客立刻接话:“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一唱一和间,盛唐的诗意就飘进了心里。转角,伴随着舞姬轻旋,乐伎奏出《琵琶行》,沿着仿古长廊走,灿若银河的廊桥月色映入眼帘,墙上的丝绸之路投影缓缓流动,驼铃声顺着光影漫过来,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好像真的站在了千年前的商道之上……

  真正体验飞行时,灯光暗下,20米超巨球幕亮起,《长安之上》的“飞行航线”正式开启!座椅缓缓升起,耳边传来风的呼啸,低头是大明宫的威严肃穆,兴庆宫里的美人犹抱琵琶半遮面;下一秒,视角飞向盛唐天街,飞檐斗拱间流光闪烁;再往前,曲江池水波荡漾,甚至能“闻”到荷花清香……6分钟的“飞行”,把“春风得意马蹄疾”的畅快、“三月三日天气新”的悠然,都变成了可触可感的感官盛宴。

  曲江飞行剧院里,“李白”在光影中吟诗。

  以往提起盛唐,我们多是“听说”“看见”,而在曲江飞行剧院,我们能“走进”盛唐。它用“飞行”的视角打破了时空限制,用全感官体验拉近距离,让“唐诗文化”不再是书本里的文字,而是一张古都西安的文化名片,一次能留在记忆里的鲜活旅程。曲江飞行剧院运营总监马振兴介绍说:“曲江飞行剧院作为全球第一座以唐诗为主题的飞行乐园,由国际顶级飞行剧院团队斥资上亿,以世界级规格打造科技与建筑融合的奇迹之作。曲江飞行剧院以科技为骨,文化为魂,让每位观众掠过千万人影,实现观众‘飞越唐诗长安’的沉浸式体验,独览一整座诗城。以180度球幕投影、全息影像、多声道环绕立体音效及动感座椅等多元技术。在内容创作方面,围绕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唐代诗人经典诗篇进行主题设计,将每一首诗绘成一幅画,搭配音乐音效,演绎唐诗中的意境,以长安城、灞桥、曲江池等历史文化地标为主要场景,打造兼具文学意境与视觉冲击力的数字化剧目。我们期待其能成为西安文旅新地标,为推动唐诗文化品牌建设、促进文旅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曲江处处有诗意,2026年“长安灯会”将提前至元旦

  曲江处处都是文化、处处充满诗意。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申书宇告诉记者:“作为全市文旅融合主阵地,我们将依托优势资源,聚焦文旅融合,深挖唐诗内涵,按照‘以诗为魂、诗景一体、诗游融合’的原则,以项目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以产品为支撑,努力推出更多具有唐诗韵味的沉浸式文旅场景,着力推动唐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据她介绍,曲江新区将进一步打造系列IP演艺,围绕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著名诗人、经典诗篇,持续推出全新沉浸式互动演艺,让李白、杜甫等唐诗人物从诗句中“走出来”“动起来”。同时,向外国游客宣传中国传统故事,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并将聚焦场景串联,打造诗游曲江动线。大唐不夜城以 “演艺 + 科技 + 体验” 打造全天候唐诗盛宴,《十部伎·敦煌绮梦》《诗弦潮韵》等诗词演出互动构建沉浸式体验场景;大唐芙蓉园通过动态名画演绎与长安诗会系列互娱演出,结合非遗鼓乐,实现从 “观诗” 到 “入诗” 的深度体验;唐城墙遗址公园以 “一步一诗一景” 融合生态与生活,通过诗词氛围营造、社区诗会活动将绵延4.2公里的夯土城墙化作流动的唐诗画卷。此外,还将打造多元消费场景。创新开发唐诗文化主题餐饮、旅拍产品、文创产品,打造大唐芙蓉园唐诗主题宴会,推出“大唐诗韵香卡”“诗仙盲盒”等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品,将唐诗美学融入现代生活方式,构建全新体验式消费新场景。

  另外,申书宇透露,2026年“长安灯会”举办时间将提前至元旦,届时灯会将围绕“唐诗”“文物”“非遗”三大核心主题,营造“一步、一诗、一景”的沉浸式场景,让广大市民游客走进唐诗的世界,感受穿越千年的诗意与美好。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静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窦翊明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

新闻推荐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50004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