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情入戏,秦音南唱。9月16日晚,在于杭州举行的第19届中国戏剧节上,由陕西戏曲研究带来的秦腔经典剧目《再续红梅缘》携10年匠心惊艳亮相,续写一段跨越时空的戏曲情缘,也让江南观众领略了秦腔艺术在粗犷豪迈之外,婉约细腻的另一面。
《再续红梅缘》演出现场
秦音南唱 舞台内外“再续前缘”
作为自2015年首演便广受好评的作品,《再续红梅缘》此次登杭并非首次——2023年,它就在杭州演出,受到戏迷热追。加之剧目故事的发生地正是杭州,因此此次再度赴杭演出,被剧组主创视为舞台内外“再续前缘”的生动写照。
取材于中国明代周朝俊的传奇作品《红梅记》,《再续红梅缘》讲述了裴瑞卿与李慧娘、卢昭容“缘分再续”的传奇爱情故事。
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工作人员介绍,此次赴中国戏剧节演出,《再续红梅缘》带来堪称“豪华”的演员阵容——主演李梅一人分饰两角:演绎李慧娘时,她以悲愤高亢的唱腔、刚劲利落的身段,将这位含冤而死、为情抗争的烈女子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诠释卢昭容时,李梅瞬间切换为灵动婉转的声线、娇俏鲜活的神态,尽显少女的天真烂漫与聪慧机敏,两个行当迥异、性格反差强烈的角色在她的演绎下无缝衔接,尽显表演功底。
此外,王航饰演的书生裴瑞卿,以清亮温润的嗓音与儒雅俊朗的扮相,完美呈现出角色的痴情坚守与文人风骨;李江伟饰演的反派贾似道,借阴鸷的眼神与夸张的肢体细节传递人物的专横跋扈,让“强权霸凌真情”的形象立体鲜活;黎鹏扮演的判官更打破传统阴森刻板的印象,被李慧娘的真情打动后尽显人情温度,连孟婆、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及小鬼也褪去幽冥角色的肃穆感,全程为良缘助力,为剧情增添了满满温情与趣味。
杭城观众感叹:“原来秦腔还有这一面!”
《再续红梅缘》不是本届中国戏剧节中唯一一部秦腔剧目,但它以细腻唯美的特色,让杭州观众看到了西北秦腔的另一面——剧中,水袖翻飞间藏着细腻情愫,手帕、凳子的运用见功底,吹火、斗篷等经典戏曲技巧的呈现则惊艳四座。主演李梅在秦腔主唱之外,还在剧中同时融入京剧、河北梆子、黄梅戏、豫剧四个剧种的声腔,勾勒卢昭容装疯时的复杂境遇,每一段演绎都尽显深厚艺术功底,更让杭州观众叹为观止。
《再续红梅缘》中展示的秦腔的吹火绝技
9月17日,陕西省戏曲研究院随团工作人员苏先生向记者回忆,16日晚演出现场,热烈的氛围超越台上台下的界限,掌声从头至尾不断响起,演出结束后,演员离场通道更早已被提前等候的戏迷围得水泄不通,许多戏迷纷纷上前想要与李梅、王航、李江伟等主创签名、合影、交流,演员们也放慢脚步,耐心驻足回应,一一满足戏迷需求。
《再续红梅缘》吸引杭州观众
“有一位从上海专程赴杭观看我们演出的西北观众李先生说,自己虽久居江南,却始终牵挂家乡秦腔,每逢长三角有秦腔演出,必到场支持。他认为,《再续红梅缘》不仅将戏曲‘十八般武艺’尽数展现,更在传统基底上融入新意,盼着未来能有更多秦腔佳作来南方演出。”苏先生笑着说,还有一位年轻观众一个劲感慨,自己才知道原来秦腔还有“缠绵温婉”的一面,以后要多多了解这一艺术形式。
演出结束后主演与观众互动
演出结束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获颁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牌与证书。《再续红梅缘》此次杭州之行,不仅为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更让西北秦腔与江南艺术的对话愈发动人。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孙欢图/视频受访单位提供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