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全媒体记者 宁黛艳
金秋时节,叠翠流金。秦岭腹地,山川如画。
历经周赛、月赛的层层筛选,9月26日晚,2025年“村光大道”年度盛典——农民丰收·冠军之夜总决赛在安康市宁陕县滨河公园群众大舞台拉开帷幕。
舞台之上,是精彩绝伦的巅峰对决;舞台背后,是工会服务的全程坚守。自5月“村光大道”活动启动以来,宁陕县总工会紧扣县委中心工作,将服务“村光大道”作为履职重点任务,坚持靠前服务、宣传赋能、协同发力,全力做好宣传推广和服务保障工作,为“村光大道”舞台注入源源不断的“工”力量。
靠前服务,暖心行动提升游客体验
“这杯柠檬水太及时了,你们真贴心!”8月23日,在“村光大道”人流高峰时段,外地游客李女士接过工会志愿者递来的冰镇柠檬水,连连称赞。这一幕,正是宁陕县总工会“靠前服务、主动作为”的暖心风景线。
“村光大道”是宁陕县打造生态旅游品牌的重要载体,每逢活动日人流量激增,这对服务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县总工会主动担当“娘家人”角色,联合团县委、县妇联成立“工青妇”联合服务团队,在活动核心区域设立“携手工青妇闪耀村光路”服务点,为现场观众提供防暑物资、休憩指引等多元化服务。
诗词接龙吸引文学爱好者驻足竞技、“表情包猜成语”让孩子们在趣味游戏中学习传统文化……在“村光大道”活动现场,精彩远不止于台上。为缓解人员聚集压力,县总工会精心策划,推出“场内看比赛·场外玩游戏”趣味活动。在工作人员带动下,大家踊跃参与,现场欢声笑语不断、掌声与喝彩声迭起,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此外,县总工会持续擦亮“夏送清凉”服务品牌,聚焦“村光大道”全周期保障群体,制定“分片走访、精准配送”方案。后勤保障人员、环卫工人、公交司机、快递员、媒体记者、公安交警……忙碌在“村光大道”活动现场及周边的身影,都被纳入服务范围。一份份装有藿香正气水、清凉油、矿泉水、洗漱用品的“清凉包”,为高温下的劳动者撑起“清凉伞”。
宣传赋能,多元渠道扩大品牌影响
“村光大道”不仅是一场群众文化活动,更是展示宁陕生态之美、文化之韵的窗口。“酒香也怕巷子深”,县总工会在做好服务保障的同时,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矩阵,不断扩大“村光大道”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有幸来宁陕采风、学习,这里风景秀美、物产富饶,我觉得自己内心是非常受教益的。”7月29日,在宁陕县总工会举办的“秦岭书韵·宁陕有约”读书分享会及采风活动现场,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说。
这是宁陕县总工会通过文化赋能提升品牌内涵的一次有益尝试。“举办读书分享会,旨在引导职工从读书中汲取文旅融合发展的智慧,启发大家把书中所学与实践相结合,助力打造特色文旅品牌。”宁陕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何承广说。活动邀请了多位知名作家和文化学者,以书为媒讲述宁陕故事、讲述“村光大道”故事,获多家媒体转发报道,有效提升宁陕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体验。
县总工会还通过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村光大道”活动资讯,发动干部职工每日转发精品内容,形成“人人参与、共同炒热”的氛围。同时,联合团县委、县妇联挖掘青年故事、巾帼事迹,积极向媒体平台投稿,构建多视角传播格局。
持续发力,长效机制筑牢发展根基
“村光大道”并非“一阵风”,而是宁陕县撬动生态旅游、发展直播经济、推进乡村振兴的“支点”。县总工会秉持“短期服务保障、长期赋能发展”的思路,将工会工作与县域产业需求深度融合,为“村光大道”注入可持续发展动能。
在培育直播经济方面,县总工会牵头策划“村光赋能·直播竞赛”活动。在“村光大道”舞台搭建直播赛场,动员县内青年主播、返乡创业者、巾帼网民等群体参赛。大赛设置“文旅推介+农产品带货”两大赛道,选手在直播中融入了“村光大道”精彩片段、宁陕旅游景点及特色农产品内容。既提升了参与者的直播技能,又借赛事热度为宁陕特色资源“带货”,为当地直播电商产业储备专业人才。
同时,县总工会主动对接陕西省职工国际旅行社,联合开发“村光大道”专属旅游线路——线路既涵盖“村光大道”活动现场,也串联起宁陕的乡村民宿、生态景区,兼顾职工休闲需求与乡村特色体验,吸引外地职工来宁陕旅游、观赛,直接带动当地餐饮、住宿、农产品销售。
宁陕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总工会主席余永军表示,未来,将继续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化与各群团组织的协作,不断优化服务内容、拓展服务范围,让宁陕的“村光”更持久、更闪亮,为县域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会力量。
记者手记
一杯杯解暑的柠檬水,一场场精心策划的趣味游戏,一份份直达一线劳动者手中的“清凉包”……这些细微之处的关怀,汇聚成工会“娘家人”实实在在的温暖。
然而,宁陕县总工会的作为不止于活动期间的保障。“村光大道”总决赛圆满收官,但工会服务的热忱依然延续。直播竞赛培育专业人才、专属旅游线路拉动当地消费……这份“工”力量,既有直达职工心坎的温度,更有推动乡村振兴、服务县域发展的力度。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