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落实《关于加强“小远散”工会小组建设的实施意见》,提供送医上门、心理辅导等“点单式”服务,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
本报全媒体记者 牟影影
“这辈子都没出过新疆,没想到作为普通职工能有机会跨越几千公里来到北京,亲眼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新变化,感受到工会组织对偏远项目职工深切的关怀。”延长石油新疆勘探开发指挥部职工艾力夏提·伊斯马伊力在北京疗休养时,眼眶泛红地说出这番话。
在陕西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像他这样扎根深山、驻守荒漠、奔波野外的“小型、偏远、分散”(以下简称“小远散”)项目职工还有很多,他们为能源保供、地质勘探、工程建设默默奉献着……
如今,陕西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以“点单式”服务为纽带,从组织建设、服务下沉等方面发力,结合身心健康、生活保障、精神文化三个维度,联动系统内企业打造精准关爱体系,让“小远散”不再“远”,让坚守者心里更“暖”。
身心健康“零距离”
“您经常熬夜导致血压偏高,这是饮食清单,每周至少运动三次。”在陕煤集团蒲洁能化公司厂区,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专家为职工叮嘱着细节。
今年春季,该公司部分职工因过敏引发呼吸道疾病,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第一时间联动医疗资源,组建多学科专家团队带着设备、药品上门义诊,中医科医师还为职工现场推拿缓解颈肩痛。
这样的“精准医疗”并非个例。针对中石油陕西销售公司偏远加油站职工长期一两个人“孤独”工作,易滋生心理问题的情况,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联系省职工帮扶中心专家开展心理辅导讲座,上千名职工在“心灵加油站”里解开心结。
考虑到“小远散”项目难集中,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还开设法律知识在线大讲堂,聘请律师实时答疑,制定《劳动领域政治安全应急预案》,今年已化解职工矛盾纠纷12起。
更让职工动容的是“跨省”疗休养和夏令营的温暖。今年以来,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以职工疗休养和职工子女夏令营的方式,分批护送50余名像艾力夏提这样的一线职工及其子女走出荒漠、高原,走进北京、西安等地参加疗休养和夏令营活动。
今年,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出台落实《关于加强“小远散”工会小组建设的实施意见》,将守护职工身心健康作为工会小组建设的重要落点。“加强‘小远散’工会小组建设,核心是打通联系服务职工群众‘最后一公里’。”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主席庄华章说。
为推动工会小组应建尽建、服务资源下沉,庄华章多次带队到边远项目调研慰问,通过指导建会建“家”,精准对接职工需求,让送医上门、心理疏导、法律护航等组合拳落地见效,打破地域阻隔,让健康守护直抵一线。
生活服务“解民忧”
“300万元的治疗费压得我喘不过气,是工会和同事们给了孩子希望。”西北电建公司一位老职工激动地说。
当公司工会得知这位职工孩子确诊急性髓系白血病后,迅速发起爱心倡议为其捐款,善款精准用于治疗,这份“家人般的扶持”让这位老职工重拾信心。
解“大事”也顾“小事”。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五采油厂冯地坑采油作业区职工曾长期被“用水难、洗衣难”困扰——工服沾满油污,偏远站点又无清洗条件。
作业区工会打造“爱心洗衣房”,提供“收、洗、晾、熨、送”全链条免费服务,还贴心加入衣物香薰、纽扣缝补等细节。
“现在每天能穿干净的工服上班,心里舒坦!”职工们笑着说。
中化学城市投资有限公司项目分散在陕晋川冀浙等地,工会便通过问卷、驻点访谈摸排102项需求,推出“量体裁衣”计划:“车轮上的暖心驿站”每月送生鲜、药品到项目点,开设临时理发点;“云端充电站”建考证群、推行“师徒e线牵”;还提供家属“反探亲”住宿。
“以前买感冒药要走几公里,现在工会把‘便利店’开到工地!”河北峰峰项目部职工吴振宇感慨地说。该计划实施后,职工满意度从73.7%升至98.7%,离职率降至21%。
“小远散”职工的痛点,往往藏在衣食住行的细节里。如今,这类服务已在系统内“小远散”项目逐步铺开。“我们引导企业从紧急救助到日常关怀全方位发力,通过精准施策让每名职工都能感受到‘家’的温度。”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副主席孙洁说。
今年,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还开展关爱高温天气小远散项目劳动者专项行动,累计为37个特别偏远项目送出50余万元送清凉大礼包,让工会“四季送”活动不因距离而“缺位”。
精神文化“润人心”
“以前在合水油田,下班只能在宿舍刷手机,现在有了多功能厅,看书、唱歌、看电影,日子充实多了!”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十二采油厂职工口中的“多功能厅”,是该厂建成的集职工之家、党员之家、青年之家、民兵之家于一体的活动场所。
每到傍晚,书吧里的翻书声、唱吧里的歌声交织,曾经的“孤独感”被欢声笑语取代,职工还能参与管理,定期提意见优化服务,让多功能厅真正成为职工自己的“阵地”。
国网陕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在户外作业现场建起“休憩小站”,饮水机、取暖器、充电插座等一应俱全,成为野外作业职工的“暖心港湾”;延长石油新疆勘探开发指挥部的羽毛球协会、乒乓球协会成立后,工会提供资金支持协会的赛事,职工在比赛中凝聚情谊;大唐陕西发电有限公司优化各场站“幸福餐厅”,烹出“双满意度”……
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是“小远散”职工增强归属感的关键。2025年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预计投入60万元,持续支持此类提升职工生活品质的项目,让“小远散”项目变成“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舞台。
“‘小远散’项目是能源化学地质系统的‘神经末梢’,职工的需求就是我们的靶心。”庄华章说,我们始终以“精准化、人性化、常态化”为服务理念,让工会成为“小远散”职工最坚实的后盾,为陕西能源事业发展凝聚起温暖而磅礴的力量。
记者手记
职工明媚的笑容、感动的泪水,以及改造后的阳光花房里的书香、休憩小站的暖饮,这些细节远比数据更动人。
省能源化学地质工会的关爱服务,从送医上门、疗休养,到指导建会建“家”等每一项服务都精准戳中“小远散”职工的心窝。这份“把职工当家人”的用心,让深山荒漠里的坚守有了温度,也让工会成为一线职工心中最坚实的依靠。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