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工网—陕西工人报讯(全媒体记者 牟影影 实习生 王梦圆)11月4日,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陕西养老服务类社会组织通过服务延伸、专业提升和规范引导,持续织密养老服务保障网。
省民政厅引导社会组织精准瞄准城乡养老服务短板,推动服务供给从“有”向“优”升级。在城市,依托陕西1.6万个养老服务设施,打造嵌入式服务载体,已建成4929个城市老年助餐点,通过“助餐+助洁+助医”组合模式,解决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日常难题。在农村,依托互助幸福院、慈善幸福家园等载体,引导社会组织提供托养、送餐、健康监测等基础养老服务,破解农村留守老人照护难题。
引导社会组织从人才培育与标准落实双向发力。人才培育方面,支持承接政府补贴性培训任务,参与构建“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全链条培养模式,针对养老护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职业开展培训,每年计划覆盖2万人次。同时组建志愿服务队伍,形成专业力量与志愿力量互补的服务格局。标准落实方面,支持行业协会牵头推动《陕西省养老服务条例》落地。
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监管体系建设。在行业自律方面,引导养老服务行业协会加强诚信建设,建立行业规范,引导养老机构合规运营。在监管协同方面,配合落实养老服务数字化平台建设,参与“一床一码”监管体系构建,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透明度与可追溯性。同时参与信用“红黑榜”制度建设,协同防范养老服务领域风险。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