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在西安举行的2025硬科技创新大会光子产业高峰会议上,陕西光电子先导院宣布,其建设的“8英寸先进硅光集成技术创新平台”(简称“8英寸硅光平台”)已正式通线,填补了区域硅光芯片中试领域空白。作为陕西“追光计划”实施以来的标志性成果,该平台将成为陕西打造千亿级光子产业集群的核心支点,为“追光计划”从蓝图迈向实践注入关键动力。

陕西光电子先导院总经理杨军红介绍“追光计划”进展及硅光中试平台
光子技术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引领性技术。2021年,陕西立足自身优势,前瞻布局,在国内率先发布“追光计划”,持续推动光子产业集群快速壮大。4年来,陕西光子产业实现跨越式成长,企业数量攀升至370多家,产业规模从150亿元跃升至365亿元,初步构建起“材料—芯片—器件—系统”的完整产业链条,为100余家初创企业解决了“研发难、流片难”的问题。

陕西光电子先导院总经理杨军红介绍“追光计划”进展及硅光中试平台
硅光技术作为AI算力、智能驾驶、量子通信等前沿领域的核心支撑,正处于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的关键期,但其产业发展长期受限于中试资源集中的困境。据陕西光电子先导院总经理杨军红介绍,全球硅光中试资源多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国内企业依托国外平台流片需支付高昂费用,且面临流片周期长、产能优先供给受限等问题,自建产线则需巨额设备投入,让中小企业和科研团队望而却步。作为破解这一困境的“硬核方案”,2023年底启动建设的光电子先导院8英寸硅光平台总投资7.5亿元。截至2025年9月末,已完成全部场地及硬件设施建设。平台通过引进比利时IMEC“130nm硅光芯片工艺包”,引入光刻、刻蚀等60余台(套)关键核心设备,已构建起自主可控的先进工艺体系,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

光电子先导院8英寸硅光平台白光区
“8英寸硅光平台的通线,彻底补全了陕西在硅光芯片中试领域的短板。”杨军红说,作为“追光计划”的核心支撑平台,光电子先导院已累计投入约15亿元构建“6英寸化合物芯片+8英寸硅光芯片”双中试平台。此前6英寸化合物平台已服务50余家企业,如今硅光平台的加入,将与西安科学园的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光子传感园的产业化载体形成联动,为“追光计划”培育千亿级集群提供从基础研究、中试验证到量产落地的全链条支撑。
此次硅光平台通线,使光电子先导院形成“6英寸化合物芯片+8英寸硅光芯片”的双中试平台格局,成为国内少数具备全链条中试能力的创新载体。“8英寸先进硅光集成技术创新平台的通线,彻底补全了陕西在硅光芯片中试领域的短板。未来,平台将加速应用于人工智能、光通信、光计算、智能驾驶、低空飞行、医疗健康等领域的产品迭代进程,将大幅缩短光电、硅光客户的流片周期和研发成本。”杨军红说,8英寸先进硅光集成技术创新平台虽然刚通线,但已经与十多家头部企业达成意向合作协议,并吸引了多家外地企业聚集陕西。
“海外代工厂解决不了研发阶段所需的高度定制化需求,但在光电子先导院,排队等待中试的时间少了、交流的效率高了,速度比在国外做中试快5倍以上。”深圳瑞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汪洋说。
“从化合物半导体到硅光集成,我们正以平台能力跃升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杨军红透露说,下一步,他们将推进异质异构集成平台建设,构建“化合物半导体+硅光+异质异构集成”三位一体的平台架构,实现从材料生长、芯片制程、器件封装到系统测试的全链条覆盖,为光通信、生物传感、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提供关键支撑,助力陕西成为光子产业高地。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关颖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