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3日召开的秦创原发展论坛、硬科技创新大会开幕式上,陕西省2026年暨“十五五”第一批重点科技攻关指南方向、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点科技创新改革任务发布。
重点科技攻关指南方向300个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科学研究向极宏观拓展、向极微观深入、向极端条件迈进、向极综合交叉发力,重点推进“大型固体动力技术”“材料耐久和结构韧性”等50个重点方向的基础前沿研究。
面向经济主战场,紧紧围绕企业科技创新实际需求,重点凝练和组织推进“超细金刚线用石墨乳制备关键技术开发”“面向矿山多样性的采煤机多模态智能监测关键技术研究”等100个技术方向的“揭榜挂帅”项目。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围绕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光子科技、旱区农业等优势领域,重点推进“低轨星座导航增强系统技术”“大模型与智能体开放平台关键技术”“硅基光电子集成芯片工艺技术”等86个重点方向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乡村振兴、公共卫生、生态保护、公共安全等社会民生领域,重点推进“常见病、多发病诊治新技术”“废弃物资源化与生态修复”“事故灾难智能防控与应急救援”等64个重点方向的科技攻关。
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200个
在今年2月集中发布1000项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挖掘梳理,并经技术经理人团队等多方面调研论证,推出新一批高校、科研院所产业契合度高、转化前景好的高质量科技成果。
处于概念验证和小试阶段的,重点发布“全场景智能无线充电系统”“超短距起降大型货运无人机”“高速高机动成像雷达系统”“高精度三维人脸识别技术”等82项科技成果。

处于中试验证阶段的,重点发布“碳化硅半导体材料关键技术和装备开发”“可穿戴智能呼吸监测与训练系统”“非接触式半导体电学参数与缺陷检测设备”等64项科技成果。
处于产业化阶段的,重点发布“铜基复合新材料关键核心技术及装备”“大载重长续航智能蜂群无人机”“多光束点阵激光区域高效增材制造技术”等54项科技成果。
重点科技创新改革任务20个
以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牵引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聚焦培育高素质创新人才、强化高质量科技供给、推进高效率成果转化。
在扩大改革范围方面,重点推动“先投后股”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先使用后付费”盘活存量专利、“技术托管”提供专业化科创服务等5项改革拓面扩量。
在深化改革探索方面,重点推动深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多元化投入、强化技术经理人奖励激励、支持企业选聘“科技副总”等10项改革纵深推进。
在创新改革举措方面,重点启动横向科研项目转为纵向项目、建立“实验室+省属企业”协同创新机制、简化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管理流程等5项改革。
以上三类科技创新任务需求,各类创新主体、转化主体、参改主体,可结合自身基础和优势,围绕指南方向组建攻关团队、集成创新要素、加强供需对接、研究制定方案,于11月20日起通过陕西省科技业务综合服务信息系统申报科技攻关项目。(群众新闻记者 张梅)
责任编辑:白子璐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