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工网讯(麻庆瑶) 9月29日,在黄河干流右岸神木市马镇镇葛富村,随着水电十四局承建的大禹沟一级泵站机组平稳启动,黄河水经两级泵站提水加压,穿越10座明流隧洞、7座暗涵与7座渡槽,顺利汇入黄石沟水库,标志着榆林黄河东线马镇引水工程入库段试通水任务圆满完成。
榆林东线引黄是榆林水利发展史上投资规模最大、输水线路最长、引调水量最大的水利工程,是榆林实施国家水网建设战略,协同构建国家陕西水网榆林横线的骨干水网工程,是破解榆林水资源瓶颈制约、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化基地、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项目于2017年10月正式启动,2019年9月19日开工建设,水电十四局承建黄河取水枢纽、一二级泵站及范围内相关工程。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和输水安全挑战,从黄河岸边的取水枢纽建设,到两级泵站的协同提水攻关,再到绵延穿越黄土高原的输水线路铺设,项目团队科学组织、攻坚克难,充分依托深厚的技术底蕴和成熟的项目管理经验,成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与管理难题,有力保障了工程安全、质量、进度等各项目标的圆满实现。
试通水阶段,项目团队强化“监测、调度、应急”三位一体保障:110千伏开关站与10千伏电气设备实现零差错运行,流道充水、泵组带水调试等20余项试验一次达标,全过程安全监测数据均处于可控范围。“每一个参数达标,都是对工程质量的直接检验。”项目负责人表示,此次试通水不仅验证了系统联动能力,更为后续全线贯通积累了实操经验。
榆林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757立方米,水资源短缺曾是高端能化基地建设的“拦路虎”。工程建成后,每年2.5亿立方米的黄河水将精准输送至神木窟野河河谷区、锦界工业园等四大工业片区,不仅能满足工业生产需求,更将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区域产业升级提供坚实支撑,彻底改变以往“靠天取水”的被动局面,成为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的生动实践。
责任编辑:王何军
关注公众号,随时阅读陕西工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