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学
看着密布的彤云,心思随着时间活络起来。毕竟能在炎热的夏日里,感受到雨水带来的清凉,的确是一件很惬意的事。尤其是高温持续了好一段时间后,更是喜欢这份舒爽。
夏日虽酷热难耐,却是生长的季节,田里的庄稼趁着这个时候拼命长,各种花儿在阳光下更是开得热烈奔放。大自然的美,从来都是丰盛端庄的,尤其是夏天,云彩漫过天空,万物欣欣向荣。树上、地上、水里到处郁郁葱葱的一片,尽情展示着季节的魅力。看那田野里的庄稼,玉米拔节的声响盈耳,稻花飘香熏醉了一个个村庄,还有菜园子里的黄瓜、豆角,伸开繁密的枝叶,翠绿了一个夏天的渴望。
夜幕降临,汉江河畔隐隐约约传来似有若无的流水声,美丽富饶的汉江城依偎在这里。居住在江北的文友说,江北亲水广场夜色迷人,夏夜时分人车如潮,车满为患,亲水广场下面的汉江风光旖旎。我不免有些迫不及待,身披晚霞,兴致勃勃向江边奔去。
又一次来到位于湖北省钟祥市的莫愁湖畔。
我是一名90后,记得上小学时,老师教我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觉得旋律和歌词都充满力量。回到家里,我问爸爸:“共产党是个什么人呢?”爸爸说:“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那您是共产党员吗?”我问道,爸爸微笑着点了点头。我高兴地边跑边喊:“爸爸是共产党员!”这让儿时的我对党有了朦胧的认识和向往。
荷塘鸭戏舞,风温知小暑。岸边烟柳蚱蝉鼓,画栋亭阁歇坐,觉夏酷。
世上的好有许多,秦晋之好,确实好。说来也怪,我一个晋人,他一个陕人,却一见就像兄弟,亲切。
“七一”前夕,青年作家金步摇两部长篇小说《寇准》《永葆真心共产党员谢葆真》先后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和未来出版社出版发行,一时间在陕西文坛传为佳话。不了解的人只说这女子“厉害”,了解她的人都知道这成绩来之不易,是她多年艰苦努力的成果。
田师傅是西安远东公司(原西安机械厂)一位钳工高级技师。我进厂的头一天他就对我说:“世界上第一台车床是钳工纯手工扣出来的,现在还存放在德国工业博物馆。”他多才多艺,是对国家有着特殊贡献的一位高级技师。
一场夏雨突然而至,赶走了连日的闷热。雨滴打在玻璃窗上,画出一条条竖直的水线。被风一吹,那水线又变成了斜线或者曲线,婀娜多姿,煞是好看。
听到几个认识的在校学生私下商量,暑假准备去哪打游戏、去哪旅游。我知道他们家境并不富裕,问他们为什么不去勤工俭学,帮父母减轻一点负担呢?他们说,家里不让,怕累着……他们问我上学时寒暑假都在干什么?我看他们有兴趣,就和他们聊起来。
我的父亲朴实无华,大爱无私。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我们始终高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敬爱的党,我有千言万语想对您说。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重温入党申请,我感慨万千。如今再次面对庄严的党旗,重温坚定的入党誓言,我的内心激情澎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发自内心地感到光荣和自豪。
“私淑”一词,典出《孟子·离娄下》:“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赵岐注:“淑,善也,我私善之于贤人耳,盖恨其不得学于大圣也。”
大山选择了环抱河流而碧绿葱葱;河流选择了汇入大海而浩瀚无垠;黄鹂选择了栖息森林而婉转悠扬;雄鹰选择了翱翔蓝天而搏击长空;牛羊选择了依偎草原而膘肥体壮;种子选择了扎根土地而五谷丰登;杨柳选择了沐浴春风而垂青溪岸;桃李选择了沉醉暖阳而斗艳芬芳。
七里铺的唢呐南桥的锣,贺敬之那年回来过。
七月是属于红色的,承载 永不熄灭的火炬
正是“子规声里雨如烟”的暮春时节,五月的陕北高原,像被巨大画笔濡染过一般,绿肥红瘦、澄碧可人。春风入怀,激情难抑,我们来到了心心念念、先辈们为之流血流汗的这方热土延安南泥湾,睁大探寻的双眼,感受先辈们可歌可泣的创业史、奋斗史。
坐落在江苏省徐州市南郊凤凰山东麓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高38.15米,塔身正面是毛泽东主席题写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九个镏金大字,四周的围廊上,镌刻着三万多名烈士的名字。
每一次来到这里,总是心潮澎湃,情难自抑。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回想当年,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征程中,无数革命先烈为了国家和民族抛头颅、洒热血,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共产党人的信念与忠诚。这是用鲜血、汗水和智慧铸就的一百年,是在苦难中赢得胜利、在奋斗中赢得未来的一百年。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的100年之际,我的回忆大门渐渐打开,当年入党的经历一幕幕浮现在我的眼前,感慨万千。
小时候在农村,能读到的课外读物很少,所以在墙壁上糊的旧报纸我都喜欢歪着头细细品读。一次去姑姑家,有幸得到两本《星火燎原》,回家途中我便陶醉在故事情节里,到家后,便迫不及待仔细阅读,我被那些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英雄气概所折服,特别是关于长征的记叙,书中红军翻越雪山的彩色插图,冲击着我的内心。中国工农红军转战大半个中国,一路浴血奋战,舍生忘死,用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传播着中国共产党人改天换地的革命理想,这种精神力量,犹如清晨的一缕阳光,温暖和感动着我,在我心里升起信仰的光芒,指引我前进的方向,照亮我前行的脚步。
陕工网——陕西工人报 © 2018 sxworker.com. 地址:西安市莲湖路239号 联系电话:029-87342651 E-mail:sxworker@126.com
陕ICP备1700069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1120250004 陕公网安备61010402000820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陕工网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或镜像 网站图文若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